郭海英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6)
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强大的凝聚能力,“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个由“知、情、信、意、行”多种因素构成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人们“最终认同的价值观一定是符合自身价值标准和利益需求的”[2],因此,建立在认知、笃信、意志、力行基础上的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产生共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可或缺的要素。培养大学生共情能力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且是大学生成长发展和养成健全人格的需要,更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共情能力,并以此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固化和升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共情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概念。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共情即同理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同感或认同感。共情能力就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通常被描述为一个感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感觉自己好像就是另一个人,感觉自己进入了别人的思想,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度去想、去感知、去行动[3]。因此,我们可以把共情能力理解为个体能够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感受他人、接受他人并与他人产生共识与共鸣,以及由此产生积极外化行为的能力。
共情能力是一种人格特质,是由多种心理要素构成的组合体。从动态发展过程来看,共情能力主要由认知、情感、理解、应对等要素构成。认知是个体对自身情绪(情感)、身外事实的识别和判断,这是个体产生共情能力并形成实际行为的基础和前提。一个人如果没有认知即识别能力,就无从产生情感共情。生活表明,一个人从幼儿时起就能通过观察来识别熟悉人甚至陌生人的表情、情绪变化,并做出一定的反应,从而调整情绪和行为以与外在环境相协调。情感能使人产生对他人情绪的替代性分享,即看到他人的不幸或者快乐,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并把自己置于相同情境从而产生相似的情绪体验。情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日渐形成并发展、成熟,是共情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理解是共情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形成道德人格、强化价值观的基础。理解共情是指人在认知共情、情感共情的基础上,将别人的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内化为主体自身的需要与体验的能力。换句话说,理解共情是充分调动和运用各种感觉器官的过程,是用情感点燃情感的过程[4],也是点燃自身内在需要的过程。应对是一种情感表达能力,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道德生活实践其实就是对生活的共情应对。我们会因好人好事而感动,受到鼓舞后愿意加入好人行列并提升自己的道德行为水平;我们会对因心情失落而哭泣的人给予同情和安慰,使他们的心情平静下来,这些行为都是共情应对。生活中有许多人善于融入周围环境,因此很容易被别人认可和喜欢。可见,应对其实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技术,是个体道德水平和人格行为能力的体现。
卡尔·罗杰斯认为共情是一种未被欣赏的存在,一个人无论倾听、同情、理解、分担,还是尽力为他人着想,都包含着积极的道德力量,都是利他的行为,是主动自觉的善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可以分为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无论哪个层面的价值内容都可以归为和谐的建构,倡导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共情能力的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协同一致的。同时,共情能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又具有积极能动的促进作用,其中认知共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决定着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水平。情感共情反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肯定向度和喜爱程度,影响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一定的灌输教育,而价值观的养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反复性、长期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做到静下心来不浮夸、不急躁,真心悦纳且认真强化价值观理论的学习,并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人我”关系的本质及必然性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共情理解能力。共情应对是大学生对认知、情感、理解的落实及检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个体道德行为水平和社会文明的标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包含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蕴含着社会主义制度质的规定性,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简单明了便于理解记忆的12 个词语,规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持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理论课教学。思政理论课是高校重要的必修课,但大部分学生片面地认为思政理论课是公共课,没有专业课重要,而且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又太过抽象,学习该课程只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因此,他们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学习浮于表面,缺乏对其深刻内涵的理解和认知。由于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解性学习,缺乏科学的思维方法论,一些大学生不会历史地、辩证地思考和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的思想内涵,更谈不上在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在生活中往往以感性化、情绪化方式来处理矛盾冲突,有些人因行为过激而违反校纪校规或违背公民基本道德要求,甚至触犯了法律。
情感认同是指大学生在深刻认知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满意、喜爱和肯定的态度。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高,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是非分明。但是,个别大学生对手机和其他媒体终端有强烈的依赖性,常常通过微信、QQ 等渠道与他人交往,缺乏面对面交往中应有的真情流露和情感共鸣,在虚构的世界中缺乏自我约束力,再加上受某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往往因为情感需要和利益需求而改变初衷,动摇信念,甚至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错误的抉择。比如,个别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后就“万事大吉”,思想上不求进取,学习上得过且过,生活中计较利益得失,对他人感情淡漠甚至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时也会因日常小事而大发脾气。
从属性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具有思想性、科学性与政治性相统一的特征。个别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思政理论课教师虽然没有一味照本宣科进行理论说教,但是教育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种缺乏针对性和鲜活感的灌输与说教,很容易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学生难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少数大学生由于认知简单与感性、情感善变与淡漠,对现实问题认识浅薄、分析不透,影响了自身的理解力。理解力的缺失容易带来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进而影响人际之间的平等与和谐、团结与协作。
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是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长期磨练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更需要深入系统的学习和坚持不懈的行动。然而,由于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投入的保障资金不足,一些高校共情教育平台建设不到位、践行活动流于形式,难以满足大学生共情能力训练的需要,使得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应对能力,难以有效应对社会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与重要问题。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而且将影响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有些大学生缺乏科学的理性认知,情感发展不稳定,应对方式往往流于形式或随心情而定。比如,有的学生心情好时就乐于助人,心情不好时连公益活动都不愿意参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如前所述,共情能力培养不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协同一致的,而且对后者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和思政理论课教师应该不断地研究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采取科学举措,提高大学生的共情能力,推动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固化与升华。如前所述,共情能力主要包括认知、情感、理解和应对四大要素,因此共情能力培养便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种思想观念要想成为指导社会生活的力量,成为人人自觉信奉的信条,不仅要面向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更要能反映生活、融于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12 月7 日至8 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活化,不仅是一种要求,而且是一种趋势,因此大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必须面向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需要。
为了强化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工厂与田间地头,走进生活场景,把理论内容还原到生活中;可以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案例式教学、辩论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时效的现场教育增强理论的科学性、真实性和权威性;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学院、班级微信公众号平台,以“每周固定学习日”的方式推送时政信息,使学生的认知学习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相统一。
任何学习活动都是认知与情感统一发展的过程,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情感认同是人们行为产生和保持行为始终如一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环节。情感认同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高校教师应该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中国精神和民族情怀,利用现代多媒体视听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手段,通过图片、音乐、漫画、微视频、微电影等方式再现社会生活,让理论更加感性、接地气,让学生感受到理论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情感的交流和鲜活的生活。教师还应该利用微信和QQ 等平台,“以平等的身份成为学生微信或QQ 好友,以聊天的方式来交流,以娱乐的方式进行说教,以图片、表情安慰甚至小红包来增进感情,这样才能易于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5]。教师还要讲求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言语组织和表达技巧,改变过去“强势话语”和“高压面孔”,做到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从而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理解始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倾听。大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应该遵循灌输与疏导相统一的原则,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改变“我说你就得听”的说教模式,以倾听式教学实现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平等对话。教师只有设法让学生乐于倾听,才能使他们明白事实和原委,理解别人的感受和愿望,从而达成思想认识上的一致。高校教师还应该拓宽研讨话题,开展形式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在倾听与交流中互相学习、增进友情。理解还是一种积极的合作。平等诉说、真诚倾听和有效沟通,是人与人理解与合作的基础。而合作不仅是人的一种需要,也是人的一种观念和能力。因此,高校教师还应通过开展合作式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高效参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应对能力,促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是高校思政教育和思政理论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所在。大学生由于缺乏丰富的人生经历、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在走向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表现出相对偏弱的应对能力。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来拓宽大学生应对能力培养平台,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应对能力,在活动中巩固应对能力,在践行中养成应对能力。在校内,高校可以依托学生会和社团组织,通过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应对能力训练,强化学生应对能力;在校外,高校可以通过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为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提升应对能力活动平台,鼓励大学生把学习与创业结合起来,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和公益事业,在服务社会中不断提升自身应对能力。
总之,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知行统一”的不断发展的过程,高校必须重视引导大学生参与实践训练,在长期反复磨砺中提高大学生的共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