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华
(保山市中心血站,云南 保山 678000)
在临床中,血小板的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在常温下并不能良好保存血小板,因此冰冻血小板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冰冻血小板在融解时受诸多因素影响,容易出现絮状物,影响血小板质量,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1]。本次研究为分析血小板融化后出现絮状物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讨,选取发放至保山市人民医院的出现絮状物而退血的37袋冰冻血小板进行研究分析,现将报告整理如下。
选取2011年4月至2018年11月发放至保山市人民医院总共821袋冰冻血小板,其中2011年4月~2015年8月期间发放的310袋冰冻血小板中,有35袋出现絮状物,退血比例是11.13%。2015年9月对其采取针对性措施,发放的511袋冰冻血小板中,仅有2袋出现絮状物,退学比例是0.39%。
采用的相关仪器有:血细胞分析仪(迈瑞)、血小板震荡仪(赫尔默)、-80℃超低温冰箱(sanyo)、百级净化间、一次性注射器、二甲基亚砜(DMSO)、冰冻血浆融化箱(潍坊汉唐)等。
1.3.1 献血者选择标准
献血者均全部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2)献血者在献血前填写“献血登记表”及“健康情况征询表”;(3)献血者外周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等达到要求。
1.3.2 冰冻血小板的制备及融化过程
利用运行正常的血液成分分离机按血小板采集相关标准进行血小板采集,采集的单采血小板应无冲红、脂浆、黄疸、纤维蛋白等出现。单采血小板采集后,将其放置在血小板震荡仪中,在其有效期内将二甲基亚砜(DMSO)按5%的比例以每分钟1ml的注射速度注射到单采血小板中,同时不停的晃动使DMSO与血小板悬液充分混匀,保存在零下80℃的冰箱中。在血小板进行临床输注之前,将其从零下80℃的冰箱中拿出,放置在37℃~42℃的循环水浴箱中,使血小板开始融化,在其融化过程轻微摇晃袋体,血小板没有出现渗漏或絮状物时才能将其输注在患者体内[2]。
根据冰冻血小板制备方法、震荡情况、配制及注射DMSO方法、是否速冻、存放形式等进行对比观察,探讨冰冻血小板融化后出现絮状物的原因。
成分科没有血小板震荡仪,批量制备时不能快速完成,以致单采血小板在完成冰冻前有一段时间得不到震荡混匀,而且制备后到供血科完成冰冻前滞留时间较长,制备过程不完善,使得絮状物在血小板融化后得以出现。
配备DMSO时发生水和作用,会释放一定热能,制备人员因发热产生恐惧心理,在制备过程中未能对其进行混合摇匀。
成分科在对血小板中注射DMSO时,每个人在制备操作中受操作习惯差异的影响,对DMSO的注射速度高低不一,过快或过慢均会对冰冻血小板的制备造成一定影响,容易使其出现絮状物。
供血科在制备冰冻血小板后,将血小板直接放入在零下80℃的冰箱中,在大量制备血小板过程中,存放入冰箱时温度上升较快,血小板不能迅速降温到达冰点,其存放过程中出现异常,容易出现絮状物。
在2011年4月~2015年8月期间,保山市人民医院解冻后频繁出现絮状物并退血,对血小板絮状物出现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1)成分科中没有血小板震荡仪,批量制备冰冻血小板时不能快速完成,以致单采血小板在完成冰冻前有一段时间得不到震荡混匀,而且制备后到供血科完成冰冻前滞留时间较长,使得血小板出现絮状物。
(2)成分科在配备DMSO时由于水和作用会释放热能,制备人员因恐惧未对血小板进行混匀。
(3)在向单采血小板注射DMSO时成分科因个人操作差异使得DMSO注射速度过快或过慢,影响其絮状物的出现。
(4)供血科对制备后的冰冻血小板直接放入-80℃冰箱,批量制备存放时冰箱温度上升较快,起不到迅速降温通过冰点的作用。
(5)供血科存放冰冻血小板时存在堆码层数过高的情况[3]。
针对上述分析的絮状物出现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并于2015年9月开始采取应对措施,在冰冻血小板融解后絮状物明显减少,应用效果显著。
(1)成分科应分批制备血小板,使得单采血小板离开震荡仪的时间减少。
(2)成分科配备DMSO时应进行颠倒混匀,使其充分混合。
(3)在注射DMSO时需保持匀速,避免过快或过慢,以1ml/min为宜,同时不断摇动血小板袋体,促进DMSO充分混合。
(4)冰冻血小板制备好后进行速冻,完成后再放-80℃冰箱存放。
(5)供血科存放冰冻血小板时尽量减少堆码层数。
(6)单采血小板尽量在采集三天内完成冰冻血小板的制备[4]。
综上所述,机采血小板是临床中常用的采集方法,有效解决临床血源问题,将血小板冰冻可有效利用于临床应急用血中,但其在融解中容易出现絮状物,影响输血质量,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血小板使用的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