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月梅
(运河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徐州 221300)
“对分课堂”这个理念,首先是由复旦大学的张学新教授提出来的,该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巨大创新。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前人已经在很多学校以及不同专业的课堂上使用了相应的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在研究中发现对分课堂的课上讲授效果比传统课堂讲授的方式要好很多。
所谓对分课堂,就是把要给学生讲述的东西分为三个过程,即教师讲授、学生的内化吸收和隔堂讨论。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就是把课堂的一半时间分给相应的老师来讲授知识和不断地引导学生,而另一半时间主要是交给学生,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自己进行消化和吸收。在对分课堂中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学生讲解一些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发挥的是引导作用。在该堂课结束后的一周的时间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去内化吸收,随后在课堂上通过讨论的方式不断地进行学习巩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后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督促学生对于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更多的准备,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会起到更明显的效果。
当今社会的普遍问题就是大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容易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而降低学习的兴趣,而英语课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也是十分头痛的一门课程。现在的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大大减少,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听力课程十分枯燥乏味,缺少学习英语的兴趣。目前很多学校开设的英语听力课程是每周一次两学时,两节课加起来的时间大约在90分钟左右,上课的方式是老师播放音频或视频等材料,让学生根据发放的练习题进行答题,等学生答完题以后,老师开始讲解相应的答案,最后公布正确的答案。周而复始,两节课结束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降低,同时学生也会感到非常疲惫。在进行听力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就会一笔带过,这样一来教学的效果不是特别的理想。
同时,老师在听力课堂授课结束后,在课下也没有提供十分便利的途径让学生巩固所学,因此现在的很多学生在课后很少进行听力训练,但是如果仅仅依靠在课堂上进行听力训练,是远远达不到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要求的。学生在上课结束以后进行听力训练,主要是凭借个人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在课外进行练习的很多材料基本都是模拟题或往年的真题,这种传统的学习听力备考的模式效果不够明显,同时在听力的内容以及训练方式方面过于单调,是十分枯燥乏味的。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去高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学习,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英语训练,是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值得思考的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在当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的诸多不足,可以采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英语听力教学。在该模式实行的过程中,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教师讲授阶段、学生的内化吸收阶段、隔堂讨论阶段,以下是三个阶段的详细课堂设计。
这个阶段主要是让教师讲述相关的内容,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听力课程的主体部分,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这一部分的主题。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让学生根据相关的材料来标注出在听力练习过程中的要点。紧接着教师要讲授本单元所学习的有关听力技巧,让学生找出听力方面固定的信息点,在这个过程中播放相关的录音,让学生关注听力材料中出现的关键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同时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影片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听力中出现的人物,增加对所做试题的理解。在基本的讲授过程中,老师尽量不要去提问学生,来营造一种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也不用过分地担心听不懂之类的问题,也不用去回答老师的问题,能够保持相对轻松的状态,避免了焦虑感觉的产生,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过分的压力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第一阶段的讲授结束以后,进而要进行的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己进行独立的学习和更多的拓展学习,维持的时间大约是课后一周左右。学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来充分地理解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讲授的内容,在课后也要自主完成一些相关的作业和练习题来进行巩固。教师可以给学生在相关材料上做一些标记,例如一遍就能听懂的内容、相对复杂的内容,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来做出不同的划分。这样学生在课后就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反复地听自己听不懂的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完成课本上以及材料后面附加的所有练习题。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的口头陈述作业,例如介绍自己的生活、兴趣、爱好等不同的内容。在这个阶段,学生是靠自己来安排学习时间的,主要看学生的积极主动程度,但是也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设立明确的目标,让学生根据所设立的目标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严重的模糊性,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老师一定要当好引路人,给学生指明道路的方向。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训练与提高。如果没有目标和方向,学生盲目地进行学习,反而会增大学生的压力,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在应用对分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最大的亮点和创新点就是第三阶段——隔堂讨论阶段。这个环节是对学生在上一环节的检测,同时也是考验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能力和协调方面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先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里有四到五个成员,最多不超过五个,下一步就是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包括复习上节课学到的相关技巧,同时还要讨论相关的课后练习题。在小组成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以后,要给每个小组成员发言的机会,来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心得,要讲出自己在听力过程中听不懂、没有理解的地方,成员之间互相解答困难。接下来是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里展示自己口头陈述的内容,让其他小组成员作为裁判来给学生进行评分。这个过程不能持续过多的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过多的时间会占用课堂时间,导致下一步的工作无法完成。此环节之后要进行的工作,就是每个小组要派一名代表来把自己本组的讨论内容向全班同学展示出来。在学生展示完以后,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内容来进行评价,针对学生的精彩之处给学生鼓励,对于学生不足的地方也要提出建议,并且让学生继续改进。在全班同学的小组代表完成讲解以后,教师要对本次的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给学生指出整体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好地增强课堂的氛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中,大多数的教师比较注重知识传递的过程,但是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内在吸收。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对于所学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吸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课程的内容。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学生在课余时间里给自己规定时间以及学习的内容与深度学习的手段,这些都是由自己来完成的,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将课堂的一半时间来交给学生,这对于老师在授课技巧方面的要求会有所降低,能够减轻教师的一些负担。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能力,如果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仅仅是给学生传输知识,那么对于讲课的效果来说并不明显,同时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利用对分课堂教学的方式能够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能够把课程的重点、难点讲述出来,能够更加有效地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从而根据自己存在的不足,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与此同时,在与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也能够有利于教师知识的更新与发展。
在第三环节隔堂讨论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够在这一环节相互交流,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于内容的理解,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解答疑惑。在进行课堂展示的环节,整个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在进行小组讨论的环节中,同一小组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协作,不同小组之间的同学还能够根据某些观点进行辩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既能够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友谊。学生在自己探索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增加对于所学知识的了解,会对特定的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领悟,这一环节具有重大的意义,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对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对分课堂这类教学模式有效地传承了以往老师讲授教学的精华,同时又进一步融合了学生之间探究讨论等多种学习模式的特色,符合在当今社会大学课堂教育的实际情况。教学实践表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听力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地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这一学习模式是值得广大高校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