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柳洁,黄旭科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源泉,是时代发展的持续动力。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这充分体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学生创业就业质量的重要作用和对国家创新驱动的重大影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的学科。将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充分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构建新的育人模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主体,其心理反应和变化与外部环境尤其是高校的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高校准确分析并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学习动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影响其学习效果。其次,高校调查研究并精准引导学生掌握在创新创业课程学习中的学习策略,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对陈述性知识及程序性知识进行区分教学,能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实现相关知识的转化和迁移,促使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因此,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对受教育者在创新创业课程学习中的行为进行分析,能深入准确把握其学习心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另一主体为教师。在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中,教师的素质起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教师创造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成败。高校鼓励教师使用创造性的授课方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教师在进行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前,针对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学生学情进行合适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最后,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及创新创业课程特点制订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能使教学有序且有效地进行。因此,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对施教者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的行为进行指导,有助于提高创新创业课程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性。
教与学是以复杂的信息交互作用为特征的主体互动系统,处于这一系统中的师生都是信息加工和表达的主体,都有自身的特点和活动规律。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促进教学主体(主要指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为一体的非传统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创业时所需要的品格精神,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准确把握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差异,如认知差异、人格差异等,这样有助于因材施教,采用有差别的教学策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高校要深入把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的教学心理,这样有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引导其改革教育方法。
1.学习动机不足
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其理想和志向水平的直接影响,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往往具有较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主观因素方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养成创新创业的必备素养,这需要依靠学生的高水平学习动机。然而,当今部分高校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在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的学习中兴趣低下且态度不端正,认为创新创业课远不及自己的专业必修课重要,在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创新创业课程实践任务时态度随意。学生不具备高水平的学习动机,直接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收效甚微。
客观因素方面,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部分学生家长仍持传统就业观,认为创业就是做小买卖,是没有保障的工作,他们依旧希望孩子找到一份“铁饭碗”的工作。同时,家长认为孩子在大学里应该提高专业技能,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必要学习创新创业类课程。家长的这一育人导向直接减弱了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学习动机。
2.存在个体心理差异
在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下,学习者心理方面存在认知差异、人格差异等,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与教学情境中存在学习风格和策略方面的不同。同时,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效果。
在认知反应类型的差异层面,学生分为思考型和冲动型两种类型。思考型学生遇到问题时往往比较谨慎,在解决问题时对各种可能性都进行考虑后才会选择最佳解决方案。冲动型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总是操之过急,遇到问题不经全面分析便仓促做出决定,尽管比思考型学生的反应速度快,但往往准确性不高,且推理能力较低,创造能力较弱。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布置的课程任务往往是极具创造性的,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冲动型学生表现较差,他们不能全面分析教师给出的条件线索及其彼此间暗含的关系,片面仓促地展开设计,往往不能做出有效的创新创业成果。
在性格差异层面,学生分为存在独立型和顺从型两种类型。独立型学生的认知方式是场独立型,对于问题有发现和解决能力,且有自己的主见。顺从型学生的独立性不强,难以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而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恰恰是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部分,那些不敢打破常规,习惯按以往轨迹学习的学生,在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路上,往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1.缺乏专家型教师
斯滕伯格认为,专家型教师具备几个基本特征,其中首要的是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专门知识包括学科内容的相关知识以及与具体内容有关的教学法知识等。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说教式”解读概念原理的教育形式,它是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与现实相契合的先进教学理念、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管理实践经验。然而,当前多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队伍不精,基础薄弱,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培训,只是延续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学理念,难以激发大学生学习创新创业课程的热情与兴趣,也难以促进其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2.教师教学效能感不高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它决定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成绩。[1]当前,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多为非科班出身的辅导员或其他学科的专任教师。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他们往往不认为自己能完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他们的教学理念更多地停留在实现概念教授,完成教学计划的认知层次。这导致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学生接受程度不高,直接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教师教学热情不高,学生学习情绪低下,创新创业意识唤醒不充分,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不足,因而教育教学效果较差。
在创新学习的过程中,心理学家从多角度对头脑中的知识观念实现重组的过程进行了解释。其中,维果茨基的联想论、芬得利和拉姆斯登的激活论以及芬克的生成论都说明了创新过程归根结底就是将既定和公认的理论体系和其他理论体系中不同的成分进行重新组合和定义,从而创造出新的记忆结构的过程。
著名创新研究专家伦克(Runco,1991)指出,想要挖掘学生的创新性潜力和塑造创新性思维,学校和任课教师须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机会锻炼创新性思维。其次,教师要具有足够的创新行为的示范能力。最后,要重视和鼓励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努力和成就。[2]因此,高校可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建设,从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着手,探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1.营造鼓励创新的校园环境
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和高校的重要职责。高校须顺应社会发展,致力于营造具有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的校园文化并建立新型的创新创业育人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为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因此,高校要努力抓好第一课堂建设。此外,高校应全力打造校内实践育人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建设,提供创业资金、创业培训及相应技术支持,搭建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新项目孵化基地等创业平台。同时,还应努力让企业入驻校园,支持优质企业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为直接的实践场所,让其成为学生学习、模拟、锻炼的重要平台,打通高校与企业建设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如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高校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3]线上平台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开发线上创新创业培训和交流平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破常规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另外,高校应通过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目的。同时,高校应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为横轴,以“线下—线上”为纵轴,四位一体全方位构建校园创新创业环境。
2.培育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一个庞大且具有青春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是实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基础。高校想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效,最根本的就是拥有一支有扎实教学功底和最新教学理念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性的激发和创新性的培养与教师的创新性意识、能力和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4]目前来看,大部分创新创业课教师不能深入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发展规律,从而造成“填鸭式”教学,大大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想要提高高校创新创业的实效性,首先要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不同专业、阶段和年级的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要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的理念。专业课教师也要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知识,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高校要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责任意识,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再次要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走访优质企业,到一线企业挂职等形式,夯实教师的创新创业理论素养,使其了解创业环境和技术发展。同时,应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最后是多渠道激发资源优势,引进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师,通过选聘成功企业家、地区创业典型代表等先锋人物组建课外创业导师队伍,让其对学生的孵化项目进行专业指导。
1.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高校要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融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于一体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课程和教学是综合性人才培养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要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学生培养阶段的全过程。首先,高校应依据不同学段开设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类专业课程。针对大一学生,创新课程应以创新创业类知识普及为主,课程教学围绕SYB创业、市场营销以及创新创业专业基础知识展开;针对大二学生,创新课程应以模拟实践为主,课程教学围绕创新创业案例讲座、ERP沙盘讲解等展开;针对大三学生,创新课程应以创业实践演练为主,课程教学围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学习、生活实际,发现创业机会,利用校内的孵化平台和校外的实践基地进行创业项目的前期运营和操作展开;针对大四学生,创新课程应结合当前社会时事和学生就业意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如依托精准扶贫项目、红色旅游项目等。其次,高校要促进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类课程的结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依托专业知识,拓宽学生的创新创业思路,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并合理开设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和通识课程,将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学科交叉,打破学生以专业或班级为单位的传统教学单位,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一定的试错空间,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2.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方法改革
教育心理学家霍尔曼(R.Hallman)建议首先应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发现问题、进行试验和提出假设;其次要在班级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基于此,首先,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师应持续关注学术前沿、学术成果及实践经验,并将之作为一手素材引入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巧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形成小组的形式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单纯的传统“说教式”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采用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通过设计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等教学环节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间培养团队精神,并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1.专项政策保障机制
国家为落实社会创新机制发展策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鼓励并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应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充分解读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类、就业类政策的文件,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思维,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首先,高校应顺应新时代发展大势,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从组织、经费、政策等多方面加以支持和引导,通过设立创业帮扶基金等形式,降低学生创业风险,减轻学生创业压力。其次,高校应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保障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帮助,减少创业阻力。[5]最后,高校创新创业学院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开展项目论证和指导等工作。
2.创新创业奖励机制
斯滕伯格指出,要想鼓励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教师就应设立一个独立、清晰的等级分数来褒奖学生的创新过程和努力。受传统考评体系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学生认为在校期间花心思于创新创业是“旁门左道”,其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仍需加强。可见,创新创业奖励机制的提出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高校应完善创新创业学分制度,实施学分置换;其次,高校应给创新创业类竞赛参赛学生以适当鼓励,按照获奖的不同级别进行鼓励;最后,对创新创业类实践如学生独立署名完成的科研项目进行不同等级的奖励。
3.协同培育机制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能只依靠创新创业学院单方面的力量,高校教务处、学工部、党政机关等多部门要协同培育,通过多层次构建高校创新创业协同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合理配置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从而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产生协同效应。如教务处可统筹协调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促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学工部门可联合各学院辅导员,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相关教育引导活动。辅导员应充分利用与学生的密切关系,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