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020-03-03 17:51高芳芳
教育观察 2020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专业评价

高芳芳

(长治学院教育系,山西长治,046000)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与社会对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极度渴求,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提出“实践取向”的教育理念。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再次强调以“能力为重”“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1]。在普通高等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传统的“理论型”“知识型”人才,也有别于“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含义

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将学生向职业化方面培养,努力使学生成为可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2]。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对口就业方向,从职业面向的角度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与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能力有很大程度的重合。《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七项能力,结合已有研究中对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相关阐述,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五种实践能力。

一是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能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特点采取适宜的方式设计并组织活动。二是沟通与合作能力,包括与幼儿、同事、家长等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沟通与合作能力是学生顺利完成向幼儿教师角色转变的必备能力。三是观察指导和反思研究能力,基于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有效观察并指导幼儿,进行反思研究,是体现学前教育专业性的重要能力。四是环境创设能力,能创设符合幼儿特点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五是综合艺术教育能力,利用丰富的艺术形式设计并组织活动。

二、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资源配置和利用不充分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相应的物质条件,学校配有琴房、舞蹈排练厅等专门的实训室与设备,基本能满足教学需求和学生练习需求,但是受多种因素限制,依然存在实训设施不够用的情况,同时,部分实训室的使用不够充分,开放时间不足,制约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校外实践基地数量不多,水平参差不齐,院园合作不够深入,反映了校外实践资源不足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的实施成效有待提高

“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应该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工作来进行,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理论和技能的单独学习。”[3]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课中,更多强调的仍然是知识点的识记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不灵活,难以转化为学前教育领域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同时,见习时间较短,实习时间较为集中,学生在见习实习中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和针对性指导,这些因素都导致教育见习和实习的质量不高。

(三)能力评价有效性欠缺

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试卷命题中大多数题目考核的是知识点的识记,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题目较少。实践课程的考试也多是学生小组模拟的形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能力,但是模拟环境与真实环境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有效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水平。

(四)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强

“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多为硕士研究生毕业,从高校到高校,缺乏幼儿园实践教学经历”[4],对于幼儿教育的了解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在专业课讲授中,较少结合生活实际和工作实践将理论讲清讲透,只是“纸上谈兵”,这不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学生缺乏自我发展的主动性

根据建构主义的能力观,主观能动性是能力发展的关键内因。在普通高校中,不少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对自己的生涯发展缺乏清晰的认识和长远的规划。在专业学习中依赖于学校或教师的布置和安排,满足于完成老师要求的任务,缺乏主动思考和规划,更谈不上综合所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

三、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教学改革,突出实践取向

首先,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内容与实践需求的一致性。对于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简单知识点安排给学生自学,吸收本专业研究前沿和先进理念,注重结合生活实例和经典案例加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由传统的传授型向研讨型、合作型转变,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实践取向,以真正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首先,加强实践资源的软硬件配置,根据在校学生数量合理配置实训场所与设备,延长实训室开放时间,全面加强院园深度合作,建设学前教育专业产教研融合基地。其次,将见习实习分散到每个学期,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提高见习实习成效。再次,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参与科研项目、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首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应综合教师、学生、学前教育机构、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面的意见,吸纳多个主体参与评价。其次,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形成的过程评价。再次,要制定学生能力评价的参照标准,结合学生在校期间的态度、素质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既评价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也要注重评价学生具有的专业潜力。

(四)加强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在学生的能力发展中,教师处于重要的主导地位。根据国务院2019年1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可以聘请当地经验丰富的优秀幼儿教师担任教法课,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安排专业教师深入学前教育一线实地学习,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五)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增强专业认同,提升专业自信与价值感。其次,通过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合理设定发展目标,规划发展路径,提升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二胎时代”的到来,国家、社会和家长对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明确专业发展定位,立足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专业评价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