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学生偏科及教学启示

2020-03-03 16:17范程龙
教育观察 2020年39期
关键词:偏科弱项多元智能

范程龙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因为个体的天赋和成长环境的不同,所以每个人智能的组合方式和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受某一种或几种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的智能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学校文化课程时,会出现偏科现象。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尤其是处于升学阶段的中学生而言,当外在的学习环境与自身的努力程度都达到最大值时,部分学生仍然会存在无论如何都难以学好某门学科的“顽固性”偏科现象。针对以上现象,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人的智能是多元且发展的理论观点为其提供了很好的解释。本文将通过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与结构以及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观点与教学启示两方面,对该理论进行阐述与运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及观点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基于对脑部受创伤的病人的研究发现的,并于1983年正式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个体智能的理论观点。加德纳在其所著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指出,智能的本质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社会环境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能够针对某一特定的目标,找到通向这一目标的正确线路。他指出每个正常人身上都同时拥有八种相对独立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智能,分别是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1]本文将以数理逻辑和空间智能为例,对这两方面智能进行阐述。数理逻辑智能主要是指个体在运算和推理方面的能力,表现为个体对事物之间的因果、逻辑、类比、对比等关系的逻辑推理和数理运算。数理逻辑智能较发达的个体通常更易在数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空间智能强调的是个体对线条、形状、结构和空间等因素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以及通过运用平面或立体图形将其表现出来的能力。画家、建筑师、航海家等都具有很高的空间智能。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观点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个体的智能由八种相互独立的智能构成,但这八种智能并非毫无关联,而是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的有机组合。正是这种独特的智能组合方式,每个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才表现出独有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如钱锺书极强的言语智能让他在语言表达方面表现卓越,但在数学方面几乎一窍不通的状况,也使他的智能弱项示于人前。

二是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教育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在不同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下,个体之间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别。同时,该理论认为只要个体的大脑没有受伤,并为该个体提供有利于其某种智能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其某智能就会获得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二、偏科及其相关研究

(一)偏科的含义

偏科是指学生在学习学校文化课程中,对处于同等地位的一门或几门学科的学习在历次评价中取得的成绩与处于同等地位的其他学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由此致使处于同等地位学科的评价总成绩或排名相对较低的一种现象。

当偏科的学生处于和其他非偏科生相同的教学环境中,甚至在通过教师等外在因素的帮助,发挥最大限度的主观能动性后,仍然无法解决偏科的问题,这种现象称之为“顽固性”偏科。

(二)中学生偏科的原因

造成学生偏科的原因既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努力程度等内在因素,也包括学校、家庭和学习环境等外界因素。陈飞在其研究中指出,造成学生偏科的原因有智力结构的差异、认知方式的不同以及后天的诸多非智力因素。[2]徐华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偏科后的不正常心理、对所学科目不感兴趣以及教师讲课枯燥无味、教学无艺术性,讲课方式落后,教师与学生心理间的不协调是造成学生偏科的重要原因。[3]刘瑞华在对中学生偏科的心理实证研究中,对影响学生偏科的因素做了较全面的总结,指出智力因素、认知方式、学生自身态度,包括学生特定的心理特点、元认知策略、学习策略、内部动机是造成偏科的内在因素,而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期望、家长和社会因素对学生偏科也有一定影响。[4]

笔者认为,学生偏科尤其是学生群体中“事倍功半者”的“顽固性”偏科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群体中都存在着让自己偏科的智能弱项和强项。这点可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得到合理的解释,而多元智能理论也能为该现象的转化提供对策。

(三)偏科的影响

偏科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生形成偏科后,在某些科目取得的成绩较低,各科总成绩会因这些科目而被拖后腿。这给处于升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带来巨大的升学阻力和心理压力。二是当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改善和解决时,尤其是偏科学生尽最大努力学习某科目后,仍在历次考试中取得较差的成绩,就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的心理,严重者感觉自己升学无望,前途暗淡,最后放弃学业。

因此,偏科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极大的。从应试升学的角度来说,偏科会使学生因为某科目成绩的不理想而无法进入大学或更好的大学学习。从学生人格发展上看,偏科会对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出现自卑甚至全面否定自己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学生偏科及示例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之间智能存在差异且不同的智能发展和组合程度,使个体产生智能强项和弱项。强项的智能会使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擅长某一门或几门科目的学习,并在历次的评价中普遍取得较好成绩。而学生的弱项智能是导致学生偏科,尤其是排除主观可控因素和客观条件限制引起偏科现象的自身根本原因。在学生群体中,始终存在即使在同等客观条件下,无论花费多长时间和多大努力但学习效果仍不佳的学生。究其根源,该部分学生存在的某方面的智能弱项使其在学习中较其他学生吃力。

智能弱项影响学习偏科形成的过程:在学习某一门或几门课程时,受到某项或几项弱项智能的影响,学生难以理解和同化新知识。考试中无法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导致某门学科在历次评价中成绩普遍较差,最终导致学习偏科。以数学偏科为例:

首先,数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算数、函数、几何、向量等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数字之间运算、命题的推理与证明,以及准确感知和辨别几何线条、图形和结构等要素间的关系,并能对信息进行准确的推理与证明。当然,数学同样需要学生具备准确理解教师授课内容和自我反省等其他学科也需要具备的能力。但这不是学生出现偏科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较强的数理逻辑智能和空间智能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备因素。但由于个体的各项智能发展程度不同,数理逻辑智能和空间智能较弱的学生在理解和接受算数、几何等内容时会比其他学生弱,甚至难以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学习任务繁重、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导致学生难以及时巩固知识点,有效跟进课程,从而出现“课上学不会,课后跟不上”的境况。长此以往,因学习效果长期不理想,考试成绩较差,学生最终出现数学偏科行为。

其次,学科间知识是相互联系与渗透的,部分学科间存在共同性。在中学阶段,学校会将各门学科按照共性的强弱划分为文科和理科。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学习理化生科目的工具,数学对理化生来说起着基础性的作用。[5]施路成通过对高三理科生的数学与理化生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得出,高三数学成绩与理化生成绩呈显著相关,数学影响理化生的学习,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理化生成绩普遍较好。[5]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通过分析数学与理化生所需智能可知,虽然这四门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不同,但都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感知能力。因此,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其理化生科目也相对较弱,因而容易出现理科偏科现象。虽然不可控的智能因素是学生偏科的根源,但智能并非一成不变,可以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和发展学生弱势智能。

四、针对偏科生的教学启示

(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智能观

教师在面对偏科现象及偏科学生时,应树立正确的智能观,充分认识到因八种智能的组合方式和发展程度不同而导致学生智能的多元性,以及每一个体均存在自身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教师要正确看待偏科学生及其偏科现象,不应以某科的学习成绩来断定学生的智商高低,明确偏科现象是因为学生在某课程的学习上存在智能弱项,但通过后天积极的教育引导和环境影响,学生的偏科行为是可以改善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难免会遇到偏科生,因而任课教师要理性看待偏科学生,既认识到其弱势学科,又看到其优势学科,不能因学生在某科成绩上的不理想,片面地认为该生的智能低于其他学生。

(二)教师要贯彻发展中的学生观

由于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智能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学生的智能并非一成不变。而且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具有发展各项智能的潜能。因此,教师要贯彻发展中的学生观,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虽然有的学生出现偏科行为,对某一门或几门学科学习起来较为吃力,但这并不说明该部分学生的某方面智能处于僵化不变的状态。教师应贯彻每个学生都是可教之才,每个人都能成才的理念,正确看待偏科学生,不能因学生存在偏科行为及偏科程度大而看不到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师应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针对学生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教师要明确学生在哪些方面的智能强一些,哪些方面弱一些,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制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弱势学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的放矢,帮助学生跟上学习进度,弥补学科间差距,而不能对偏科学生不管不问,任其“自由生长”。如教师在面对数学偏科生时,应认识到促进该部分学生的数理逻辑和空间智能的发展是解决其偏科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根据该部分学生的共性和各自的特性,将局部集体教学和针对教学结合起来,善于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的数理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培养其数理逻辑和空间思维,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学生数理学科较弱的问题。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偏科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积极寻找原因,寻求对策。任课教师应通过与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教师的沟通,了解偏科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状态,并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在排除学习兴趣、动机水平、努力程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后,通过对偏科学生进行相关的智能测验,确认学生是否存在某方面的智能弱项。如果学生存在学习该门课程特需的智能弱项,教师应制订相应的对策,注重对该生在该方面智能的激发与培养,促进其弱项智能发展,提高其所偏科目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弥补科目间的成绩差异。

猜你喜欢
偏科弱项多元智能
严格依法履职 补齐弱项短板 不断提高备案审查工作实效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哪些弱项拖累“冲刺”——心态跑偏、数字不准、督多战少
城市喊撑,乡村挨饿 农村教育弱项待补
孩子偏科怎么办
偏科
偏科
体育教学中多元智能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偏科首先偏的是心态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