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锐
(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上海,201801)
作为写作和阅读的基础,识字是目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它不仅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升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手段。然而,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下,低年级识字教学普遍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大约3500个生字,其中,需要掌握书写的数量在3000个左右。小学一、二年级合计要求学生的识字量达到1800个,掌握书写1000个,两者均为整个小学阶段要求数量的一半左右。要达到这个目标,对于刚刚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完成难度较大。同时,较多的授课教师为了取得更加理想的考试成绩,会把部分只要求熟识的汉字提升到会书写的程度,进而加大了学生的识字任务量。
当下,低年级识字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讲解、课后作业、考试检测为主,默写正确率的高低是评价学生是否掌握生字的主要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只是开展机械式的生字灌输,很少给学生讨论和提问的机会。课后,为了达到巩固的目的,学生多是完成反复抄写等识字作业,缺乏教师的指导。长此以往,识字教学的效率会逐渐降低,学生对生字的掌握也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会读会写上,很难深入理解并有效应用生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阶段目标中在第一学段(1—2年级)提出:要求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在实际教学中,课标中的要求很多时候并没有被很好地执行,课堂依然以教师讲解为主,且主要是生字灌输,缺乏识字方法的传授。课后,学生抄写识字作业压力大,缺少自主识字的时间和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只能问家长,而一些家长平时工作较忙或者自身的素质不过关,很难在课后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失去自主识字的热情。
微课本质上是以图片、语音和视频为载体,把文字、图像和声音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符合低年级学生感官思维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学生通过识字图片、语音或视频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生字的结构组成和含义,也能更好地运用生字。学生在这种有趣的学习方式中可以愉快地接受微课传达的知识点,不管是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还是课后温习过程中,学生都不会因为强制记忆、抄写等原因失去识字兴趣。微课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时间,随时开始,随时暂停,随时结束,并且可以重复观看,直至完全掌握微课中所包含的知识。微课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能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此外,游戏闯关类的微课形式的检测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字,真正达到趣味学习、提升识字率的目的。
识字教学和大部分教学一样,一般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温习几个部分。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课前预习主要以看为主,学生简单熟悉将要学习的生字内容,课堂学习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且讲解方式大同小异,主要是结合拼音、偏旁、字形、相似字等方面展开教学,同时伴随部分的跟读跟写,课后温习主要以反复抄写为主,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微课可以很好地融入这几个阶段。如课前预习阶段,一段简短的包含生字的动画视频可以让学生在乐趣中发现未知的生字,带着疑问来到第二天的课堂学习中。又如课后温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讲解视频或者以微游戏闯关的方式了解自己掌握生字的情况,在减少反复抄写的作业量的同时让记忆变得更加轻松。此外,微课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字,也有助于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讲解视频的录制回放和交流分享有利于教师发现自身教学的不足,不断促进教师之间的彼此进步,有助于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和推陈出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家长在教育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很多家长在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后,自己很难有精力辅导孩子学习,有时还会因为辅导作业而引发亲子矛盾。此外,部分家长掌握的知识不够准确,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可能会出现辅导偏差,久而久之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微课在这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家长可以在辅导作业时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微课视频或教学图片,用以解决错误辅导或无暇辅导的问题。
微课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从设计微课教学任务单、制作微视频和微课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展开。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中的《传统节日》一文,是一篇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课文,在教学目标中要求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微课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涉及很多角色和不同阶段,包括学生、教师和家长,课前、课堂和课后。因此,设计一个比较完整、详细的教学任务单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督促教师梳理教学计划,完成充分的教学准备,还可以让学生及家长更加清楚地了解各个阶段的任务以及需要准备的教学辅助设施,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微课的作用。《传统节日》一文的教学任务单如表1所示。
表1 《传统节日》微课教学任务单
微课教学任务单详细介绍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温习三个阶段中不同角色的任务,其中,大部分由教师完成,尤其是微视频的录制,也有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和家长的监督辅助任务。
微视频是微课教学的核心方式,微视频可以细分为课前预习微视频、课堂讲解微视频和课后温习微视频,也可以一个视频多用。识字微课的视频时间一般为2—3分钟。针对《传统节日》一课有一定书写难度的生字,笔者按照拼音、笔画顺序、书写要点、组词、注解以及生字在文中所在语段的顺序进行讲解。
课前预习微视频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生字,为学生在课上识字打下基础。在制作《传统节日》预习微视频时,笔者为每个节日配上1—3张图片和一段语音,在展示节日图片的同时播放节日氛围特有的音效。如讲解传统节日春节时,笔者呈现了几张家家张灯结彩、穿新衣服和贴窗花的照片,同时将生字“贴”字放大展示,让学生了解这个字的具体情境,同时播放放鞭炮的声音,在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春节的印象。
课堂讲解微视频要从生字形象出发。首先是发音,教师要在视频中示范标准的拼写过程和读音。其次是生字的结构,教师可以从偏旁出发分开展示,如街道的“街”可以在视频讲解中分成“彳”“圭”“亍”展示,告诉学生这个字是左中右三部分结构,并配上不同的街道图片,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路被称为街,从而摆脱传统教学中比较单一的课本信息,让学生能够借助多种感官学习生字。同时,课堂识字讲解视频也可以包括填空教学,如展示汉字写拼音、展示拼音写汉字或展示图像写汉字等,让学生全方位地学习和掌握生字。
课堂讲解微视频可以以生字为单位拆分出课后温习微视频。学生在课后如发现没有掌握的生字,可以自主或者在家长的陪同下重复播放课堂教学微视频。
不过,微视频制作是在目前教学准备任务中较少出现的环节,它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一定要求,但教师仍应积极尝试识字微视频制作,提升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的效果。
在微课应用过程中,人们往往很重视微视频、图片、微语音及微课教学任务单等,却忽略了课程结束后对微课效果的评价。因为教学样本的数量较小,没有设置参考教学样品或者学生及家长无法准确反馈微课教学的体验差异,所以我们很难准确评估微课效果。但是,微课效果评价是必需的。微课效果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即学生、教师和家长。学生是微课教学的主要受用者和微课教学效果的主要体现者,所以学生层面的微课评价最重要。学生层面的评价主要依据教学过程中教师及家长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等的反馈,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以及微课相关的问卷调查。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层面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也可以通过工作记录、自身感受等展开评价,如微课是否在长期的应用中有助于减轻工作量、减少重复教学,是否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家长在学生课外学习中起到辅助监督的作用,能了解微课教学在课外的效果,家长层面的评价主要依据是否有助于减轻课外辅导的负担、是否因为微课教学而提升了学生识字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等。只有坚持微课效果评价,才能为微课教学的优化提供更多的数据汇总和经验交流,才能使微课在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
微课有助于解决目前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教学,微课都会占用一定的传统教学的时间。传统教学时间的减少对学生掌握生字的负面影响和微课带来的正面效应需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合理评价和权衡。一味地追求微课而大量放弃传统教学是不科学、不可取的,只有在不断进行的教学评估中总结数据、汇总经验,针对不同的识字课程制订适配的微课,权衡好微课和传统教学的占比,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