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死亡教育的意义及策略

2020-03-03 16:07李欣诺
教育观察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命大学生教育

李欣诺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8)

教育的终极追求是让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够得到全面且充分的发展,即“促进生命意义的获得、生命价值的实现、生命理想的形成,使人的生命不断走向超越、辉煌和永恒”[1]。这是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所采取的常规且普遍的做法,也是对生命所包含着的生存意识这一维度的追求,契合儒家传统的“未知生,焉知死”的生命教育观。然而,随着当代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大及心理、情感挫折愈发强烈,生命教育观对大学生的教育效果也尽显窘态。近年来普遍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成为其有力佐证。这表明,单一地从生存意识维度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教育教学的需要,因此,从生命的另一个维度,即从死亡教育入手,打破传统的死亡禁忌,开展死亡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已经成为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新方向。

一、高校开展死亡教育的重要意义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东方还是西方,对于“死亡”的思考和研究所产生的论述及著作都不胜枚举,但是,关于“死亡教育”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和匮乏。死亡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蓬勃发展,并且逐步扩展到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据统计,1985年全美已经有60%的大学提供至少一个学时来研究有关死亡教育的问题。[2]到了20世纪90年代,死亡教育被引入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并逐步得到传播。关于死亡教育的内涵,简而言之,就是从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等不同层面对“死”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从而增进大学生对于死亡的理解,认清死亡在生命中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大学生关于善始善终的探讨,促使大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3]

(一)有助于打破传统死亡禁忌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未知生,焉知死”传统生命哲学的不断影响下,不仅仅是大学生群体,就连全体国人对死亡问题也大多采取搁置一边、不加处理的“鸵鸟式”逃避策略。在古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人们对于生命和死亡这个问题更多的是采取迷信的方式进行消极的防范,因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死亡禁忌。比如,在死亡相关物上,忌各种与死有关的物品或地点;在死亡方式上,忌非正常死亡;在年龄上,忌“明九”和“暗九”(即九的倍数)。[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虽然国人对不少禁忌的神秘感逐渐消除,这些禁忌也被禁止或废除,但仍有不少禁忌遗留下来,依旧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国人有着或多或少的不良影响。

因此,高校开展和普及死亡教育,有助于从理论层面使大学生认识到死亡的本质,从观念层面打破对传统死亡禁忌的避讳,从实践层面消除对死亡禁忌的恐惧。尽管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在死亡教育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没能够形成完整的死亡教育体系,但是随着高校教师不断翻译引进国外相关著作及理论,部分高校“生死课”“死亡教育课”的开设以及大学生对死亡教育知识的学习,死亡禁忌对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会逐步削弱。

(二)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谈起死亡教育,极易引起大学生的误解乃至非议,在对死亡的未知和恐惧之下,他们不肯也不敢去接受死亡教育,因为在他们的直接理解中,死亡教育似乎是在“教育”大学生有意识地去死亡。这些担心与疑惑的根源则是大学生在死亡教育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因此,搞清楚死亡教育的真正内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高校要教育大学生理解死亡教育的真正内涵,而不是让他们简单地望文生义。死亡教育并不是教导大学生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采取教育引导的方式让大学生了解死亡是怎样一回事,让大学生在与死亡相关的挫折、打击和损失面前有所准备。此外,死亡教育还要让大学生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要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不浪费人生中的宝贵时光,积极从事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有限的生命时光中努力实现无限的生命价值,培养大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5]

二、高校开展死亡教育的方法初探

死亡教育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死亡教育让大学生正确合理认识生命和死亡,是高校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开展死亡教育要注意因地制宜,即把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实状况结合起来,实施本土化、渐进式的策略,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点的高校死亡教育体系。[6]

(一)思想层面:树立死亡理念

高校开展死亡教育,应将重点放在向大学生传授死亡的相关知识,培养其正确的死亡意识上。对于大学生而言,死亡教育就是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态度,使之更加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绽放无限的能量。[7]高校死亡教育中正确的生死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树立坦然面对死亡、战胜死亡恐惧的教育理念。人类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必然决定了死亡的不可避免,这是“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既然无法躲避,就不得不坦然面对,这就要求高校应从死亡恐惧入手,着力消除大学生对死亡的恐惧。一方面,高校要教育大学生破除对死亡禁忌迷信的盲从,要认识到人的生死如同花开花谢、春夏秋冬的自然现象一样,认识到自身生命的消失亦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必引起无谓的恐慌。另一方面,高校要教育大学生去探究、思考死亡,去探究死亡所蕴含的人生道理,通过思考死亡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第二,树立珍惜珍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理念。马克·吐温在教育他的学生时说:“我们的一生要努力度过,等到死的时候,就连那殡仪馆老板也会为此感到惋惜。”这就是说,高校的死亡教育重心要落在提升生命价值上。在教育大学生上要从认识死亡方面着手,让其知晓生命的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达到时刻保护和珍惜自己生命的教育效果;要从创造生命价值方面发力,让其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和创造性,达到创造生命价值的教育效果。[8]

第三,树立死亡忧患意识的教育理念。正如南宋词人辛弃疾所言:“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大学生正处在心理、思想和价值观念变化剧烈的人生阶段,这一时期的任何挫折和磨难都往往会成为其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也是高校开展死亡教育的着力点。高校在死亡教育过程中应强化挫折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苦难和挫折是生命中的一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生机和乐趣,这就是法国著名作家蒙田所说的“谁教会人死亡,就是教会人生活”[9]奥秘所在。

(二)教学层面:创设死亡教育课程体系

从大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发展需求及学科的发展要求来说,设立并完善生命教育中关于死亡教育的一整套课程体系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教育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当前我国在死亡教育课程设置中虽没有专门的规划,但并不意味着在这方面不用或者不需要一套体系,相反,高校应遵循一些基本课程设置的原则,为我国死亡教育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明确教学目标。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这是学科设置所需遵循的首要原则,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确立:认知角度,帮助大学生认清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消除无谓的恐惧心理,培养珍爱生命的品质,从而帮助大学生建立起符合自己的发展规划;情感角度,辅助大学生打破对死亡禁忌的避讳,直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大学生心中树立起“向死而生”的正确生存观。[10]二是细化教学内容。内容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吸引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细化教学内容可以从源头和形式上多加注意。在源头上,应坚持以我为主,选择吸收中华优秀文化中关于死亡教育方面的传统和习俗,同时不忘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教学方法;在形式上,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课程内容不仅仅包含书本知识或图片文字,还应结合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

(三)师资层面:加强专业师资培养建设

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是高校开展死亡教育的关键一环,也是对大学生直接实施教育的主体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几乎没有专门从事死亡教育的专家学者,这对于高校开展死亡教育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从师资力量的培养着手,是从源头上提升死亡教育质量的一个有力抓手,也已然成为高校进行改革的又一着力点。

一是抓紧配齐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于教师的来源,高校需要放下原有的姿态,不拘一格降人才,既可从一直以来从事死亡教育事业的医学专家和教师入手,还可从高校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课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入手,把各领域拥有丰富科研和教学研究经历的教师聚到这一领域,通过各方面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师资力量的提升。二是建立健全从事死亡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相关制度。高校可以通过整合学校以及社会资源,为教师提供相关教学交流活动、学术会议,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通过各种有效渠道的提供,让教师有机会去国内外各大高校继续进修和学习,提升教师的职业满足感。

猜你喜欢
生命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