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国伟,梁伟红
(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2019年9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意见》被学界高度重视,纷纷聚焦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并提出了很多新见和做法。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课堂实践,就高校中国书法课开展思政教育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发挥艺术类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当下全国高校开设中国书法课程较为普遍,是一门深受欢迎的课程。高校开设中国书法课程约略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美术学类专业将其开设为专业课程,二是某些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类专业将其开设为专业任选课程,三是将其开设为公共选修课程。不管是哪种开设情况,高校中国书法课程都具有如下特点。
高校中国书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要讲授书法理论,提升学生书法艺术欣赏水平,也要教授笔墨技巧,提高学生艺术书写技能。在当下书法教育在国民教育各阶段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的情况下,大学阶段不得不在“书写技巧”上多做努力,以衔接书法教育的完整性。
书法艺术作为一门具有审美特质的艺术门类,开始于生活实用。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无一不是适应人们生活中的书写需要而出现的。甲骨文也称“契文”或“卜辞文字”,是殷商时期占卜记事时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金文又称“钟鼎款识”或“铜器铭文”,是商、周时代铸刻在钟、鼎、盘、簋等青铜器上的文字。小篆是秦国日常生活中国家统一的文字。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需要而产生的字体。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2]行书、草书亦是因日常实用书写对速度的要求而产生的。总之,中国书法艺术依托汉字,从具象走向抽象,从生活美走向艺术美。中国书法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十分紧密。
学术界把中国书法艺术看作一门传统文化课程。余秋雨先生说:“书法实在是我们进入中国文化史的一个简要读本。”[3]还有人把书法比作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之核心”。[4]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通过书写汉字表情达意,蕴含着中国人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看法及审美观点、审美感情,不仅是中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中国是特别的东方。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5]
中国书法课程的上述特点,尤其是中国书法课程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为高校从生活化角度切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提供了可能。
“生活化”主要是指中国书法课程在开展思政教育中紧密地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书法艺术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中国书法课程思政教育生活化的实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通过线条塑造形象表情达意。汉字虽然只是书法艺术中用以书写的材料,但是汉字本身的丰富内涵,是构成书法艺术意涵的重要元素。一幅书法作品的高雅与庸俗,在某种程度上要看其书写文字内容的雅与俗。颜鲁公的《祭侄文稿》能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与其书写的内容关系密切。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书法是线条艺术,与文字的内容没有关系,书法表达的感情不包括文字的意涵。这种观点不仅不符合中国书法史的实际,而且在实践中十分有害。该观点不仅会损害书法艺术的思想性,而且会令书法艺术走向万劫不复的歧路。因此,在高校书法课堂的思政教育中,应该重视书法作品书写的文字内容。在选择书写文字时,高校应当密切联系当下的现实生活,选择富有生活气息、具有健康思想性、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字进行书写,比如“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梦”“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好人一生平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诚信是金”等。这些文字的书写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某种触动,在思想层面上产生了宣扬、提醒、激励、诫勉的作用。同时,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字,不仅呈现了书法艺术的当代性,而且比耳提面命的道德教育更具有入心入脑的感染力。因此,在中国书法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倡导书写雅正文字,是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学的专业学习归根到底要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本领,任何脱离社会生活的教与学,都是毫无意义的。中国书法课的教学必须是书法学习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方能达成学习目的。书法学习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式很多,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的书法比赛、公益活动,参与中小学的课余兴趣活动等,而大学生走进社区,与社区合作开展书法活动是当下尤为流行的方式。现代社会的社区是社会群体聚居、生活的场所,一个社区就是一个规模不等的小社会,是大社会的缩影。因各种历史、现实的原因,各社区又具有不同的文化生活、文化特色。有的社区书画艺术气氛浓厚,开展书画活动很活跃,书画活动在社区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高校中国书法课程在教学一段时间、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书法理论和书法技巧后,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一些书画活动活跃的社区,让学生近距离体验社区生活,与社区居民一起创作书法作品,交流书写体会。开展这种书法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水平,还可以让学生直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走进社区属于课堂教学的延伸,这个延伸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动员全体学生参与,而不是让几个书法学习好的学生去表演。这种与社会贴近的书法实践,既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开阔学生的社会视野,也提升了学生的人生理想,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思政教育形式。
书法如何结合大学生活,让书法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致,应该是高校中国书法课程教学需要思考的课题。要贴近学生生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特点。当前大学生的生活具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依赖网络、对事业成功感兴趣、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等特点。教师要结合这些特点,设计中国书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步骤。具体做法可以有以下三种。一是临创结合,突出成品意识。一些高校由于课时所限,中国书法课程基本上全程讲临摹,没有强调创作。这种做法不利于增强大学生书法学习兴趣,如前所述大学生具有追求事业成功的心理特征,如果单纯临摹,虽然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为此,课程学习可以设置临创结合的原则,即两课时临摹,一课时创作。从教学效果看,虽然学生创作的作品很粗糙甚至幼稚,但学习的兴趣却很浓厚。二是重视作品展示,满足成就感。尽管学生创作的作品不尽完美,但也是学生学习的成果,在学校一些公共场所,如书法教室、教学楼走廊、学生宿舍张挂学生的书法作品,不仅可以美化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励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信。三是重在过程,考核后移。书法学习是需要一定时间长度的学习,大学生具有自我支配时间较多的特点,这为课后学习书法提供了可能。为了保证大学生进行课后学习,高校可以在结课时不考核,而将考核放在大学毕业前的一个学期。考核的后移会督促学生在结课后保持书法学习,锻造学生坚韧的品性,培养勤奋品格。
当前大学师生关系出现异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的功利化、师生情谊的淡漠化、师生关系的对立化。要想改变这种不和谐的大学师生关系,就要从一种新的视角去研究大学师生关系。文化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和谐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是文化融合,而要实现文化融合,最重要的途径是创设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参与的沟通文化。[6]中国书法课程的教学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师生间的“文化融合”“文化沟通”。中国书法课程的特点可以弥补师生中缺失的爱。首先,中国书法课程的教学,强调实践性,教师不仅要做课堂示范,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还必须布置课外作业并批改。这样,师生就要联系密切,否则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文化沟通”与“功利沟通”显然是不同的,师生健康的情谊在“文化融合”中逐渐形成。其次,在中国书法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可以见识教师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及强烈的责任心,并在互动学习中得以习染。
综上而论,高校中国书法课程教学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思政教育生活化实践是中国书法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一种探索,可以为其他艺术门类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