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甜甜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又称儒教或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思想的精华部分对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身处快速变化发展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尤其是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精华的继承和研究。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之精华,并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有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儒家的“为政以德”思想不但对于治国理政具有积极的价值,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论语·颜渊篇》中提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2]210,《论语·为政篇》中提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3,《论语·子路篇》中也有关于“为政以德”的精辟论述,包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220“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2]223这些论述都体现了“政者,正也”,即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该思想强调管理者应该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前提设定,才能达到其身正,则无不正的效果。
治国就像驾驶马车,要“以德服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应如此。“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3]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目标在于对人的思想引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首要的就是修身养性,提高自身道德水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坚持德位相配,在具体工作中,应做到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否则就会出现不平则鸣的不良后果;应坚持公生明、廉生畏的原则,才能其身正,不令而行;应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方可亲其师,而信其道,最终取得风行草偃、上行下效的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儒家“色难”思想,出自《论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17其中,“色”即脸色、面色的意思,“难”即困难,难以改变的意思,孔子认为,真正的孝顺,既要做到让父母无衣食之忧,更要有对父母的良好态度,缺乏良好态度,就是“色难”。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立足于人、面向人、为了人,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使人的价值、潜能和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4],借鉴儒家思想有益启示,首先要解决“色难”问题,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态度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态度端正,才能提高自身亲和力,才能取得工作对象的认同,才能增强凝聚力和说服力。因此,解决“色难”问题,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这种端正态度,应以内心的真情实意作依托,而非“巧言令色”。所谓“相由心生”,人的面部表情是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故此,冲破“色难”之困的根本途径就应从改变内心开始,在具体工作中,应避免骄傲自大、高高在上的心态,坚持平等友好的心态。同时,还要克制易怒的情绪,应充满热情和耐心,拥有这样的心态,才会面露悦色,态度端正,从而增强对方的信任,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儒家中庸思想既是一种道德观,更是行动和思维指南,是一种方法论,源于孔子,其后在《中庸》中得到进一步发挥与阐释。孔子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强调不偏不倚和过犹不及的处事原则和方法。《中庸》认为不偏不倚的方法论是处世行为的最高指导准则。当今社会人们往往把中庸思想理解为八面玲珑、明哲保身等平庸中和的处世态度,这种理解偏离了中庸思想的本意界定。《礼记》中强调“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儒家思想的“中庸”本意是强调“执两用中”“致中和”“中之用”,要求处事中既不能过,亦不可不及,应追求多种影响因素的和谐统一,促进事物良性发展。
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儒家中庸思想,二者联系密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实践中总结和归纳出一系列基本原则,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耐心的说服教育与严格的组织纪律相结合;言传身教相结合、言传重于身教等。坚持中庸思想,应该避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原则运用上的的偏激思想,防止过度运用一种原则而忽视其他原则。例如,过度运用物质奖励而忽视精神激励,过度运用严格的组织纪律而忽视耐心的说服教育等,应多种方法和原则综合运用,有机结合,达到各种方法和原则的平衡和协调。同时,还应坚持与时俱进,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 “执两用中” 的 “中”“尊新必威,守旧必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处于纠偏的过程中。
仁爱作为《论语》的核心思想,在国家层面,反对统治者苛政和任意施刑,主张体察民情,顺应民意;在社会层面,倡导广泛地体贴和谅解他人,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维持社会稳定。《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很多,例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具体而言,孔子强调的“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主张以爱人之心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为仁由己”的儒家认为学者必须先识仁才能在求知、做人、处事上有所依据, 具有“依于仁”的完美性格才能成为国家栋梁[5]。儒家的“仁爱”思想刚好能给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转变的当代大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 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情趣、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的养成有极大的思想启迪作用[6]。把儒家“仁爱”思想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拉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的关系,有效构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运用“仁爱”思想,在具体工作中应做到:从他人立场出发,运用和蔼的态度、暖人的话语,润物无声,以情感人;深入工作对象,推己及人,消除高高在上的不良姿态,以平等态度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为”是“属于”的意思,“天下为公”可理解为天下属于大家的,这是孔子的社会理想,即“大同”社会,也是十八大首次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因此,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以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是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人应该处理好的关系。
“天下为公”是一种爱国如家的道德情怀,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内容中,继承并弘扬“天下为公”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培养受教者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 实现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衔接的同时[7],引导人们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和追求,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同时,“天下为公”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内容中,继承并弘扬“天下为公”的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大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可提升个人道德,又能提升社会公德。
“义”即儒家所推崇的至高无上的道义,包括特定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利”主要指物质利益。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在处理二者关系时,孰轻孰重,就构成义利观。义利观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伦理问题,也是儒家学说作为入世哲学的重要体现。儒家义利观,首先不排斥也不否定“利”,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但在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上,倡导“见利思义” 。如董仲舒的“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同时,在“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儒家主张先义后利,甚至舍利取义。
儒家的义利观,蕴含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先利后义”“见义思利”的价值取向,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积极倡导的正确义利观。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内容中也应积极借鉴儒家义利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应时刻以“义”作为行为合理性的标准,反对“见利忘义”甚至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