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生存教育融入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实践

2020-03-03 15:55:12袁健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22601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陶行知应急目标

袁健(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 226010)

应急生存教育,即生存教育,与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合称为三生教育,是教授人们有关生存的经验与技能,以提高人在遭遇事故和灾难时的应急能力和自救能力。初中阶段,应急生存教育除了日常消防演练外,还可以融入体育课程,如何进行融入的具体实践也是对体育教师的一种考察。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他倡导以生活为前提的终身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生活包括一切人类的生存活动,包含众多知识的实际应用。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变化,而这一切变化都是与社会的发展同步。通过这一观点,不难发现,生活与教育本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育本身就是将人们从生活中总结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即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同时,陶行知先生还提出“社会即学校”,这与“生活即教育”观点一脉相连。本质是倡导学校教育要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不断地改进学校的教育方式,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如今,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不再只是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应急生存能力。这一点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为了“学以厚生”。应急生存能力即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在灾难或者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能力和救他能力。而应急生存能力的培养,又包括在中学的应急生存教育之中。应急生存教育的内容,本身也是一种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必备的知识,目的也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

二、应急生存教育融入初中体育课程的可行性

三生教育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属于学校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范畴。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初中是学生发展和成长中重要的一个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在时代要求下,学校要通过全方位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因此,生存教育需要得到重视和实践。

应急生存教育,又称生存教育,其教育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掌握处理应急事件的方法和面对灾难或事故时的自救能力和救他能力。

首先,应急生存教育与体育课程的教育目标一致。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养,帮助学生理解维持人体健康的办法和重要性。换言之,体育课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这一点与应急生存教育不谋而合。其次,应急生存教育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相似。初中体育教学包括对走、跑、跳等主要运动技能的培养和锻炼,这些恰好是应急生存教育中面对突发灾难或事故时需要的攀爬、快跑、匍匐等动作的基础。最后,体育课程能够为应急生存教育提供场地。应急生存教育除掌握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足够的场地进行实践以帮助理解和巩固记忆,而体育教学中的户外活动教学刚好能为应急生存教育提供良好的场地条件。因此,在初中体育课程中融入应急生存教育,结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开展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是可行的。

三、应急生存教育融入初中体育课程的实践

1.在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中融入应急生存教育

培养学生在道德、知识、体育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一直是我国的重要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尽管体育课程是各个阶段教育中必然存在的课程,但是初中阶段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明显,一部分教师通常认为学生在一天的基础知识学习中累了,在体育课上进行短暂教学后就会把时间交给学生自由安排,荒废了一部分可以用来融入素质教育的实践机会。而且,无论是陶行知提倡的教师需要通过实际方法将教与学进行统一,还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综合素质教育,都要求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或学校方面应该将应急生存教育的目标融入体育课程的目标中,以提升体育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趣味性和全面性,以及增加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例如,在初中阶段,可以将应急生存教育中的部分小的教学目标,以初中的六个学期为六个阶段进行划分,将应急生存教育的目标与每个学期的体育教学课程进行有效结合,使两种教育目标融合为一个完整的呈系统性的教育教学体系,在多种教学环境中恰当引入应急生存教育的内容。同时,学校也要注意为教师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教具支持,为学生制定新的评价体系,以帮助二者融合。

2.初中体育教学理论融入应急生存教育内容

实际课程内容设置分成体育基础理论和体育活动两方面,同样,应急生存教育的内容也是分成生存知识和情境实践两部分。体育活动中的基础体育动作训练都可以作为应急生存教育的基本生存能力的动作基础,所以在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室外教学中都可融入应急生存教育的内容。

在体育课堂的理论教学内容中融入应急生存技能理论内容。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体育的理论知识通常会使用到多媒体辅助说明某一运动的原理,如在讲正确的运动姿势时,就可以适当延伸到应急生存技能的动作演示上。知识来源于生活,体育知识和应急生存知识更是来源于人的经验总结。两种理论知识互通,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两种教育之间的理论知识连接的桥梁,教师也能够借此强化应急生存教育的理论知识。

3.体育课堂融入情景式应急生存教育

陶行知认为,教育需要和实际生活结合。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让死板的理论知识活起来。体育教育和应急生存教育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中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妨借助体育课堂教学用具和教学环境,对应急生存教育中的情景进行模拟。通过创设出模拟实际生活的场景,以加深学生对应急生存知识的印象,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应急生存教育的渗透,达到生活与教育的协调统一,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应急生存教育的理解。

综上所述,应急生存教育因其与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在目标和内容上协调一致,能够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入实践。学生通过两种教育融合的实践学习,建立起知识间的纽带,掌握在应急条件下的生存和自救技能,未雨绸缪,并且了解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陶行知应急目标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陶行知教育名录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5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我们的目标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
中国火炬(2009年11期)2009-10-14 00:40:38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