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视角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探索
——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

2020-03-03 15:43
教育观察 2020年17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行政

程 琦

(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能力本位教育是目前国外高等职业人才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工作所需的能力。能力本位教育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后来在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国家和地区被借鉴和应用,是职业教育和以应用型为特点的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模式。[1]能力本位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设计教学内容,这种方式主要是根据某一职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定点培养,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找到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及管理方法,以让学生快速学到自己需要掌握的技能,它对教学成果的评估也非常有针对性。[1]“能力本位”中的“能力”不但涵盖个人的显性方面,如受教育者的专业知识、学历程度以及曾经的工作经历等,还强调隐性方面,如性格特点、个人成就动机、洞察力、决断力、精力等。“能力本位”中的“能力”主要是指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将其比作海上的冰山,它由水上、水下两个不同层面的冰体构成,水上的冰山是个人的显性能力,水下的冰山是个人的隐性能力,水上和水下的冰山的总体积才是个人的实际能力。目前,在国家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趋势下,有教育专家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应当以“突出能力本位”为导向,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2]因此,本文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基于能力本位视角,对行政管理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行政管理是一门涉及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综合交叉应用性学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行政管理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模式更多地向应用型而不是理论型方向转变,其应用型特征的凸显体现在行政管理不是纯理论专业,更不是以理论建构为主的专业,行政管理的价值和意义更多在于对现实的关注、对企业实践问题的解决、应对当前公共问题等方面。[3]目前,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之间不同步,人才培养方式与学生需求之间不适配,很多高校的培养资源无法和社会资源实现实时共享,等等。这些问题都会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的人才无论是在知识架构还是在综合技能及实际运用方面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从而导致培养的人很多无法达到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笔者所在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有非常明确的描述,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管理学、行政学、法学以及政治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掌握这些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还应该对国家政府机关、非政府公共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了解其活动规律和法治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架构。另外,学生应对相关法律法规有深入的了解,具有“依法行政”的意识,具备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能力以及依法办事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行政管理的基本实践能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3]只有满足这样的要求,学生毕业后才能达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要求。由此可见,兼顾社会需求导向和人才素质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本专业的培养定位。目前,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基于此,高校必须加强教育核心任务的落实工作,深入研究如何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4]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中,高校必须做好以能力本位为价值取向的人才培养工作,明确教学目标,有效地与用人单位以及行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拉近社会行业需求和学校培养目标之间的距离。同时,高校还应该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只有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地运用在日常实践中,才能有效验证教学成果。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运用日常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成果质量最直观的体现。

二、实践教学的特点及重要性

(一)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都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无法有效地发挥出每个学生的创造潜力,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实践逻辑,更多地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理论结合实践一直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

(二)实践教学的强化与创新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只有通过实践,创新的思想才能转化为现实;其二,学生只有通过更多的实践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应该打破传统模式,融入一些新的理念,如将社会实践融入实践课程教学工作,将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观等纳入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大量增加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并为优秀学生安排部分科研项目的实验内容等。

(三)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是强化与创新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学体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它是以课程为基本单元的。构建课程体系能有效地规范与强化教学体系,进而对课程教学进行有效指导,实践教学也是如此。有研究者发现,采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先进应用软件、强化专业实验室内涵建设、营造创造性实践教学氛围等措施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能有效提升财经类人才培养质量。也有研究者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有组织的教材建设和多媒体课件开发等方式,构建了新的化工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化工专业本科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综合来看,研究者立足于提升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有效构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相对而言,对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尤其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尚未有适应我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方案。

(四)创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理论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是能够使学生具有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但这并不是教学工作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环节将导致人才的培养质量达不到理想的目标。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尽相同,企业越来越需要具有实践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富有个性的行政管理人才,这就导致只有理论知识的人才无法很好地应对岗位要求。[5]还有研究者认为,创新是目标,应用是途径,应重视在应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另有研究提出应用与创新的复合方式,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多层次的,不同层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本质的区别。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观点,它们都强调应用与创新。而创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能够有效结合应用与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

三、构建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新教学理念,将实践育人和能力本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学与用脱节、知与行分离的问题,着力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为此,笔者结合专业特点,立足能力本位教育的视角,在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目的的同时重点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索,以解决好“用得上”“好就业”“有专长”“善创业”等问题。

(一)创新教育理念

在高校中,教育理念直接影响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人的意识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高校应将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高校应严格按照当前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重视对人才的牢固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此外,高校需要贯彻落实实践教学体系,教师需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性,且认真对待所有学生每次实践学习的结果。学生应认识到实践教学的开展对自己今后的就业与前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认真学习每一门实践教学课程,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二)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

应用型高校应充分融合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教师在课堂上应借助实践教学开展具体的课程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正式的工作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运用实践技能,更加深入地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为达到上述目标,高校需要科学地、统一地规划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学生各个学习阶段及各个层次的学习目标,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地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三)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与保障体系

为有效达到实践教学体系原定的功能目标,应用型高校必须不断加强其规范性操作,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与保障体系。首先,高校可借助对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形式与内容加以规范,并科学制订考评制度与评价标准,从而有效地对学生实践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加以评估,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高校应完善教师的权变激励体系,派遣优秀教师开展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深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最后,高校应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在师资、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建设相关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高校需在校内与校外建设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场地,积极更新相关的软件。第二,开展创新创业实训活动。教师通过设置简单的任务,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并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活动的广度与深度,激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对相应的实践项目进行选择,引导学生开展双创训练活动。第三,构建学校与企业、政府之间的多方协同合作体系。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借助协同创新理念,不断深化研究合作学习。在与企业、政府的合作中,高校应派遣高素质的、专业能力较强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到企业与政府部门进行相应的考察学习,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关行业与科研项目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使教师对当前社会的最新动态与人才需求有充分的了解。第四,高校可以邀请社会上知名的企业家、著名学者及行政管理人员到本校担任兼职教师,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本专业知识,让企业与政府部门从单一的用人部门转换成多方位共同培养人才的部门,最终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效率与质量,高校需要建设具备牢固理论基础与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具有牢固的理论基础及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应拥有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应用型高校可向社会招聘专业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师,也可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水平。此外,高校可以制订相应的激励制度,为教师的学习进步提供一定的平台,如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与相关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挂职锻炼,从而使其综合能力与实践教学水平得到提升。[6]

四、结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尤其在行政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应用性和实践性强是它的鲜明特点。能力本位理论中的能力不但涵盖学习能力、综合能力,还包括社会活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更多地强调能力的综合性。因此,在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能力本位视角,开展对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体系的建构、教学条件的改善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等方面的研究,探索与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相一致的经验和模式,已成为各种类型高校未来发展的重点。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行政
行政学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