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婧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天津,300071)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抽象提炼,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智慧,是指引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塑造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成长的方向指南。[2]然而,对于当前高校学生而言,仅通过外在听讲、阅读等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无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达到高水平的认知与理解。校园红色话剧是在高校中以红色文化为题材,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其最大特点就是将我国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有机地融入艺术的意象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历史认知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思想教育价值和审美功能价值。[3]校园红色话剧内涵丰富,形式灵活,高度契合当代校园文化的精神特征,并与理论讲授相辅相成,形成有效育人合力,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与革命实践的有机结合,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渊源之一。[4]校园红色话剧具有鲜明的红色特征,其所蕴含的文化精髓是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基。其一,校园红色话剧的取材多基于历史真实,讴歌时代发展,集中展现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的精神价值和崇高追求,其反映的宏大题材,展现的对正义、崇高、理想、信念的向往和歌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交相呼应,明确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其二,校园红色话剧塑造和赞颂的人物形象多是为了正义、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利益舍生忘死的英雄先烈,或是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或是为了幸福生活勇于奋斗的普通劳动人民,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他们身上集中展现的对家国的深情大爱,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深厚情谊,以及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道德品质,都凝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追求,可以唤醒学生强烈的家国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内心对崇高理想情怀和真善美的追求向往,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主动将思想自觉转化为行动力量,为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校园红色话剧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包含了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环体,并兼具灵活性和完整性的体验式育人系统。作为第二课堂思政教学的新模式,校园红色话剧有机结合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模式的优势与特点,对第一课堂单纯的显性教学起到了有益补充的作用。其一,红色话剧作为教育介体和环体,起着传递伟大革命精神、光荣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品质的作用,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现实环境。其二,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在话剧作品的创作中会主动阅读经典、参阅文献和各类影像资料,了解所涉及的时代背景事件,感受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表达当代学生群体对历史的思考和时代的诉求,而此过程也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学习和内化升华的过程。其三,在作品的演绎中,学生以舞台为课堂,以道具为媒介,将形体、情绪和认知完全投入学习状态。在极具象征性的人物扮演中,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地回溯那一段历史,进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细微复杂又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体会人物内心强烈的矛盾与挣扎,以人物独特的视角认识理解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深刻感知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物的远大理想、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切实在体验中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精神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内蕴的感性理解。
红色校园话剧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角度独到,时代气息浓厚,创作情感充沛,思想内涵丰富,加上艺术的表现力和时代性的表现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学生对历史的反思、对社会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感知。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校园红色话剧也拥有了相当广阔的阐释空间和更强的传播性。其一,在校园红色话剧的创作演绎中,从前期线下的路演互动,到线上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对相关历史事件、时代背景的系列讲解,再到现场舞台的展现和互动社交平台的在线直播,以及后期专业教师的深度解读、点评,参演团队及学生线上线下的个人感悟分享,这些都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路径。其二,为了不断拓展校园红色话剧的教育广度和深度,实现更大范围的教育覆盖,部分高校还将展演的话剧进行了录制剪辑,将其作为丰富党团课形式、内容的重要素材,在课堂上和主题教育中回放,在校园各大媒体平台上进行不间断的宣传报道。这样不仅有效地激活了红色文化艺术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增强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也强有力地提升了学生整体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到话剧的表演和观赏中,形成学习传播红色文化、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戏剧艺术大师欧阳予倩指出,“剧本之作用,必能代表一种社会或发挥一种思想,以解决人生之难题,转移谬误之思潮”[5],可见剧本之重要性。然而,从话剧发展的时间节点来看,我国校园红色话剧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初期和改革开放后。21世纪以来,高校红色话剧的原创作品大幅减少,究其原因,多是因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文化产品多样化,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水平降低,对主题较为单一的红色话剧兴趣骤减。而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和印证了深挖红色文化育人价值,以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当前,校园红色话剧存在着育人深度尚有欠缺的问题。首先,在题材的选取上,存在典型人物事例挖掘度低、与重要事件时间节点匹配度低、偏离师生关注热点、不够贴合时代发展、主题策划过于简单等问题。其次,在剧本的编排创作上,学生普遍对红色话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识不到位,把握不精准,思路不清晰,作品未能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常强调艺术性重于思想性,导致话剧在人物的塑造上、表演的展现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度较低,思想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到位,校园红色话剧未能达到传播思想、弘扬精神、凝聚共识,育人、育才、育能的预期效果。
当前,高校对校园红色话剧在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尚有不足,具体体现在话剧排练场地紧张、道具简陋、缺少专业舞台(灯光、音响效果不佳)、缺乏专业技术指导等多个方面。就目前来看,硬件和软件条件的制约对校园红色话剧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及校园红色话剧的进一步推广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是打击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影响了学生在话剧实践中的投入程度以及深度认知的卷入程度。二是道具、舞台等硬件条件的欠缺,话剧呈现效果及感染力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话剧所传递的文化精神的理解深度。三是由于校园红色话剧在创作实践中缺乏强有力的过程管理,话剧塑造的部分角色在展现过程中偏离预设,演出效果不尽如人意,无法达到育人目的。
校园红色话剧作为第二课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具有时空灵活性、内容丰富性、形式实践性、参与互动性强的优势特征[6],是第一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补充。但当前,高校尚未建立红色校园话剧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联结,仍然停留在第一课堂灌输式讲授,第二课堂依托时下热点开展主题教育的阶段,尚未实现红色理论教育与红色艺术实践的同频共振。然而,随着思政课程的改革,第一课堂日渐呈现出开放性、包容性、互动性的特征,这也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现有效对接和双向互动提供了契机。
高校应高度重视话剧创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一是鼓励学生在基于历史和原著,遵循历史思想、核心精神的基础上,融入更多个人的独立思考,以当代大学生独特的视角对剧本进行有根据和有规律的创作,力求做到历史性与创造性的相通、相达;二是创新红色话剧艺术人才培养模式,集中资源与优势力量打造一支兼具良好道德素养和艺术创作素养的话剧创作团队,多措并举,加快培育和壮大话剧创作骨干力量与新生力量,构建完善的人才梯队培养管理制度;三是加强与话剧艺术专业群体的对口交流,充分发挥专业群体的专业优势和智库作用,在交流学习中碰撞思想,创新思维,不断提升剧本创作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四是鼓励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专业背景开展大胆的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融入个人对专业意义的认识理解,融入对国家和民族情感的认同理解,切实使校园红色话剧成为思政实践育人的有效平台。
高校应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从小处着力,不断探索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新形式。一是在作品的创编上,要充分考虑话剧作品选材的红色客观性、文化精神的传承性、民族元素的突显性、呈现形式的亲和性以及情感的渲染性等育人价值特征;二是在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要尊重历史的客观性以及原著的严肃性,还要进一步呼应时代主旋律,贴近师生思想与生活实际,聚焦学生关注热点。其中,部分依托校史、校训、校友等校本资源创作的作品,以其“本校事育本校人”的特色与优势,更能唤起大学生的思想共识和感情共鸣。南开大学原创话剧《杨石先》就是一个成功典例,该作品以校友杨石先为原型,将人物原创性、典型性的塑造与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话剧的演绎和观赏中,被感人肺腑的故事所吸引,被扣人心弦的情节所打动,被剧中人物所展现的精神品质所折服,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中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追求同国家、民族发展炙热相融。
高校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一是要充分整合各级领导部门、学校团委及学生社团等多方资源,自上而下逐层推进,积极指导校园红色话剧团队的创建和发展,保证校园红色话剧有充足的人力创作资源。二是坚持目标导向,高标准做好校园红色话剧的硬件配套支持,为校园话剧发展设立专项发展资金,提供场地、设备、道具、人力、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保障,各项举措统筹协调推进,以求尽快改变当前高校校园红色话剧“低成本、小制作”的创作局面,保证校园话剧的高水平发展。三是重视思政专业教师和专业艺术指导教师在话剧实践中的源头参与,强化过程中的专业指导,在作品的创作和演绎中给予学生更多历史背景的讲解、蕴含思想的解读和有针对性的艺术细节指导,使学生在提高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同时,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意义的准确理解。
高校应积极探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内在联系,互通互融课内外育人资源。一是鼓励思政教师在第一课堂上讲授红色理论、革命精神与历史等知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基本原理,建立起专业知识体系。二是尝试将校园红色话剧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纳入第一课堂的思政课程教学中,鼓励师生将课堂讲述的内容融入第二课堂校园红色话剧的创作实践中。每学年初,思政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为学生提供参演的主题和内容,并在指导学生排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帮助学生在自我学习和探索中深化对课堂基本理论的认识与理解。三是将红色话剧作为学生第一课堂期末考核的重要部分,并将其作为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和思政育人的生动素材在第一课堂广泛应用,以此丰富思政育人的内容形式,增强思政教学的吸引力,使第一、第二课堂同向同频,构建高校课程思政与红色艺术实践联动的教育大格局。
校园红色话剧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学生人文素养、树立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高校要积极将这种艺术特色鲜明的话剧实践形式广泛应用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并进一步将其融入思政教育、人才培养、素质提升的各个环节,以此引导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