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三实验小学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300)
由于数学内容较为枯燥,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再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灌输式知识传授使小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越来越弱,而这也是目前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1.1 要提高思想上的重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往往是师讲生记、师问生答、师说生听,通过简单的、重复的、大量的运算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练习,使得学生们学习苦不堪言,对课堂了无兴趣。要想改变这种教学体制,必须首先解放教师的思想,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 要讲究方法上的引导。随着智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给小学数学教育带来的革命式的转变,通过白板、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辅助,从网络上查询到的关于数学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例题解析、知识竞赛等知识点都可以投放在课堂教学中,变静态和枯燥的数字为动态和丰富的图文,在影音、游戏、科普等多种知识点的刺激下,在教师运用模块学习、小组讨论、游戏解惑、模拟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下,丰富教学载体和手段的同时,开拓学生的智力思维。
1.3 要创造良好的思考氛围。科学表明,思考能力只有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要想让小学生集中精力、静心思考,就必须克服学生的压抑和紧张情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给学生“心理安全”的课堂,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耐心、细致的讲解,当学生有学习困难的时候,能够运用鼓励性的言语和表情,也许就是一个微笑、一个点赞,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温馨氛围,打破桎梏自己学习思维的枷锁,从而在学习中鼓足勇气。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教学者要想让小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就必须保证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选择有趣的、新奇的教学内容,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小学数学的教学意义,其核心就是帮助小学生,如何正确、有效、方便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学者要把虚拟的、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具体的教学内容或者案例。设计这种形式的教学内容,可以很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促使小学生们主动学,提高了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小学生会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触发独自思考的能力。
在倍数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猜某位教师的年龄,大家猜的42岁、38岁、45岁…,教师随后说这样猜不容易猜对,于是给了大家一个提示,这位老师的年龄是5的倍数,接下来学生猜的40岁、35岁、45岁,教师问为什么这样猜呢?生说这些数字都是5的倍数,而38、42都不是5的倍数,随后教师又给了一个提示,这位老师的年龄既是5的倍数,也是9的倍数,你们说这位老师多少岁呀?学生齐声回答:45岁。教师采用对话的形式,使得生活化的问题数学化,抽象成数学知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可以激起学生独立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讲解为中心,把每个知识点讲得非常详细透彻,可以说是一口一口地咀嚼后喂给学生,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久而久之会造成严重的依赖性,不知思考,不会思考。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心中的困惑,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思考。
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如果直接告诉学生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就会让学生陷入被动而机械的接受之中,失去了思考的权利。为此我们可以精心设问,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思考。(1)数一数长方形与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2)量一量长方形与正方形各条边的长度、各个角的度数。(3)比一比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每条边与每个角,发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既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又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展开主动思考。各小组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思考、认真记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分析、去解决,进而得出结论。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参与、消极接受,而是要在积极的思考与思维中主动构建新知。
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积极地思考,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例如: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等于180°时,教师给每个小组学生提供两组角(一组为40°、80°和120°,另一组为30°、40°和70°)让学生用这两组角分别构建三角形,学生迅速动手,认为三角形不就是三个角,三条边组成的吗?摆着摆着,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学生个个充满了疑惑,为什么组不成三角形呢?学生认知冲突产生了,这时教师要留时间让学生思考、猜测,因为只有在学生疑之后思维才能真正的启动,怎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三角形呢?学生在借助已有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使学生的求知欲转入活跃状态,由疑点燃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带着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是盲目进行的,教师必须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来确立教学目标,并根据小学数学的内容对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自主能力进行培养,使小学生在处理数学问题时习惯独立思考,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