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改革新思路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

2020-03-03 14:47
技术与市场 2020年2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管理工作标准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材料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0 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具有专门认证资质的机构,针对开设的高等教育工程类专业,进而实施的一种专门性认证。其目的在于使得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在进入工业界从事工作时具有一定的专业教育质量。目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有1 170个专业共227所高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而我校也已有8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可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广泛融入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

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主要包含3个协议,即“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和“都柏林协议”,分别针对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来进行认证,我国目前主要对准华盛顿协议。华盛顿协议的认证标准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简述为“成果导向”认证标准(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因此,本文在学习理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内涵的基础之上,结合目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现状,进一步探讨针对认证标准应如何对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为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和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供参考[1-2]。

1 专业认证内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内涵一直都是要确保工科专业毕业生能达到各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要求,这也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体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从在我国高等院校开展以来,已经取得非常可喜的成绩。目前实行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有以下7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除此以外,还有专业补充标准,就是针对某一相关专业领域在上述通用标准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特殊要求,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相辅相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整体经济、文化实力的提升,虽然已经扩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规模,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因开展认证工作的时间相对较晚,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如参与认证的工科专业应能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进一步促进与国际接轨,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基本要求。

2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现状

2.1 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它不仅要求认证专业要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教学环节建立评价机制和周期,还要求评价结果必须用于改进[3]。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参与认证的高校在这方面都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教学支撑和落实环节,并不能完全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尚有很多一线教师对工程教育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并不认同,也未积极实施,另外还有部分教师对本身担任的课程在毕业要求和持续改进模块中应有的关联认识不清,缺乏教学改革积极性。另外,高校在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和层面上相对薄弱,尚未形成制度化,特别是反馈改进环节。

2.2 学校各部门欠缺沟通

学生在高校4年的学习期间,涉及到很多职能部门,典型的有学生处、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等,但往往这些单位全局观念不够强,也不能做到有效沟通,这就导致学校管理存在某些遗漏区域。众所周知,工程教育认证的申请和自评报告准备阶段,都需要提供很多关于学生和教师的支撑材料,而这些资料往往都是在学校各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中累积。但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不同的部门对待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和要求尚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进而在平时工作中也不能完全做到按照专业认证的要求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积累,况且现实中各部门保留的数据格式也不尽相同,极具分散性,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整体规划,造成资源浪费。

2.3 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缺乏专业性

我国很多高校人员对教学管理的职能和作用也存在明显的认知缺陷,特别是在针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激励机制方面比较欠缺,从而导致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也不足,这就使得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无法适应工程教育认证改革。

3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基本理念

3.1 以学生为中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直以来都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它强调以学生学习为本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围绕学生的有效学习,除传授书本知识,更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更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注重学生对课堂、教师的反馈等,以确保学生学习目标达成。除此以外,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也要以学生能达到的学习效果为重要标准。

依据《工程教育认证办法》,针对某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当具有对全体学生培养、考核并实施记录与评价的教学环节,有完善的全体教师能参与的学生关怀机制,并不断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可与兴趣,还要有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比如针对每学期每门课程结课后的调查问卷、每学期学校组织的教学评价、每年的专业经验交流会等。

3.2 产出导向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另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产出导向”,它对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熟悉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与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关系,又要了解个人教学任务的质量标准,并在申请认证时能提供与毕业要求相关的支撑材料。如针对每门课程的达成度计算内容,前提就是查找该门课程对应的几个指标点,在考核环节分别与各指标点相对应,进而计算每个指标点的达成度和该课程总体达成度。这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产出导向最重要的体现。

3.3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作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教学理念,要求各高校要根据教学工作效果的反馈和评价,突破传统静态和封闭的教学模式,将结果及时用于教学环节的修改,目的就是要促进开放、动态的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层面应注重与用人单位和各届毕业生的交流沟通,倾听、借鉴他们的意见,反思教育问题,并落实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中,不仅在今后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还要在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度方面始终贯彻持续改进的思想。

4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改革新思路

4.1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每一个高等教育学府都应当建立完善的教师教学管理制度[4],比如在每学年的日常教学中,定期组织教师积极申报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成果报奖、职称政策等来引导全校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举办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来激励教师提升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加指导各种技能大赛,如金相大赛、“互联网+”等,除政策支持外,还要在资金上予以保障。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主体就是学生,各高校也应设立如弹性学分制、学分互认和创新学分等,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学习提供充分的条件。除此之外,还要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制定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等。另外,各高校还可依据专业认证标准建立相匹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5],确保日常教学管理制度能够顺利贯彻执行。目前,这些措施国内很多高校都已经在执行,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2 强化学校各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

工程教育认证的申请、认定工作,不是一个专业、一个学院能单独完成的,涉及到高校里学生培养全过程的部门,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跨院系的课程学习、学校的各种职能部门等,需要这些部门和院系的支持,全面保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学生的培养方式才能够持续改进。学校的各部门还应重视日常教学工作材料的收集,不要停留在表面上,还要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发掘,规范数据格式,实现数字化管理。我校目前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8个专业,在申请和现场考察阶段,都离不开我校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和其他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和统筹部署。

4.3 注重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工程教育认证对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还要在了解并理解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和标准的基础之上,认真做好本职教学管理工作。学校应从提高教学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出发,不定期组织培训、讲座等,甚至可以参加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交流会。与教学管理人员相关的岗位竞争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也应该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5 结语

随着全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逐步开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变革。教学管理人员应以此为契机,谨遵工程教育理念,认真执行工程教育的指导思想,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经过工程教育认证的洗礼,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定会迎来质的飞越。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管理工作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