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红
(漯河市电化教育仪器馆,河南 漯河 462000)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人民同舟共济,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感人乐章,相比个别学校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和形式手段上流于程式化的灌输,在具体内容的展开上大多枯燥和空洞,把最崇高的情感教育,用不适合学习主体的方式来呈现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及时转变教学策略,尽力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教育效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化为学生的日常自觉行为。
著名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早在1762年出版的《爱弥儿》一书中,就曾提出这样两个问题:如果我们不去刻意教孩子如何走路,那么我们的孩子是否就永远学不会走路了吗?我们不教孩子如何发音和说话,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不可能学会说话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1]在自身成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孩子们会在生活中通过努力和尝试学会走路和说话。教育介入不当,可能会使孩子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走路、该如何说话了。我们现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样有必要告别简单说教,通过精心选择或创设必要的以思想教育为主体的生活化情景,使学生通过沉浸式参与,最终获得直接、直观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爱国主义教育才不会只停留在价值判断的层面上,而是能贯彻到学生的整个情感过程和行为过程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在自身成长需求的指引下,提升思想境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热爱祖国从实质上说就是实现个人美好生活的一种切身需要。在原始人类的生存竞争中,“结群”“合群”是一种必要的选择,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个人对群体的认同乃至热爱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样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倾注,源于通过“结群”“合群”,并最终形成一个休戚相关的共同体的实践过程。所以,爱国主义是生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不知不觉、水到渠成产生的一种自然情感,而不是一种外加的价值认同。绝对不能使学生由于我们的祖国繁荣、强大才去热爱我们的祖国,这种功利主义的爱国教育是错误的,它罔顾社会现实,属于不当的教育介入。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祖国强大的时候,我们意气风发,为祖国感到骄傲、自豪;祖国危难的时候,我们前仆后继,为祖国的复兴而不懈奋斗。爱祖国,就像爱自己的母亲,不论贫富、贵贱,我们的爱一如既往。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生活本身即是一种教育,个体在与外在世界的接触中产生的一切体验和经验,都是教育。这与卢梭对教育的看法是一脉相承的,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出真知”的观点十分契合。杜威曾批判传统教育中“知行分离”现象,他的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秉承他的教育理念,提倡生活教育。在传统教育中,我们往往把经过选择的、自认为正确的知识,以理论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刻板的、无趣的,和学生的生活和实践是脱节的,它既不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和实践,也无法直接指导学生的行为。学生在生活中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直观思维、形象化的思维,在政治教学中向学生呈现抽象的而不是形象的知识,这既不符合人类认识的演进规律,也不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会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剥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为了快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共进行过8次影响较大的课程改革。这8次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方面的要求各有差异,但是调整教育政策,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中学课堂要从传统上“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课堂、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教育资源要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服务。
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强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纲要》发布之后,全国各地开展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中学阶段通过常态化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有组织的研学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课程。这一系列的探索取得的成效是令人振奋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爆发式增长的中学生社团数量、有声有色的研学活动等,极大地振奋了孩子们的精神,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样的尝试,不仅对学生个人成长有利,还有利于学校积累组织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宝贵经验,提高驾驭新课程改革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国家在基础教育层面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提升人才素质,发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推动作用。
2020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上好新时代的思政课,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提出办好思政课的“八个统一”,其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对我们上好新时代的思政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时代的思政课,必须和中小学社会实践课程相结合,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在坚持主导性的前提下,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落到实处。通过实践情景的选择和创设,让学生能够在一种模拟的、理想化的“小社会”中不断调试个人行为,积累直接经验,深化情感体验,强化价值认同,并于潜移默化之中养成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实践操作、适应环境等基本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感,这是成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在新冠抗疫中,学生是参与者,是行为主体,他们自发自觉地融入全民抗疫,油然而生对民族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在这个自我教育过程中,不需要理性分析,不需要重复灌输,这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境界。通过对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实践的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达到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1.利用生活情景,进行角色和责任教育
最大的实践就是生活,新冠抗疫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同样是可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训练场。如梁任公所言:“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2],有着明确的角色认知,勇于承担角色责任,就是爱国。新冠抗疫期间,党中央总揽全局,科研工作者艰苦攻关,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基层工作者随时待命,普通民众居家隔离……全国上下各司其职,每个人都在为祖国的抗疫事业做贡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年龄构成看,2019年我国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0%;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2.6%。而2019年我国的劳动参与率是多少呢?CEIC公布的数据为68%。也就是说,中国绝大部分劳动年龄的人口都参与工作,再加上相当一部分60岁以上老人的再就业,方能达到68%这一令人惊叹的数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缘于大家默默奋斗。对个人来说,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爱国实践。要传递给学生这样一种信念:不论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只要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就是在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做贡献。[3]爱国主义教育不是抽象的教条,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旨具体化,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育与引导。
2.上好实践课程,进行爱与情感的教育
爱是一种能力,需要通过经验积累进而养成实现,可是传统的教育中缺失这一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要自觉增加社会实践课程相关内容。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接受自己、爱自己,再进一步爱父母,爱同学、爱朋友、爱集体、爱祖国。必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核心就是如何面对逆境。要教学生学会勇敢地面对挫折,坚韧地与挫折相持相争,实在解决不了,把问题先放一放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完美的解决。[4]一个热爱自己、热爱生命的人,心中才会有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中就提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5]孝亲,是道德的根本,是德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学生对父母的态度,就是对待整个外部世界的态度。他爱自己的父母,同样会爱这个承载他的世界,庇护他的祖国。
3.践行新课改理念,把学习的主体性及时归还给学生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规范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还市场以经济主体的独立地位。同样,新课改核心是要重新确定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使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行为规范化,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新的学习方法中真正凸显出来。爱国主义实践课程要处理好主导型和主体性的关系,既要把握住课程情感引领和价值导向的正确方向,还要注意在课程实践中设置必要情景,让学生通过沉浸式的体验,成为教学情景的全过程参与者,自觉代入角色、融入情感,领悟核心价值。史书记载,上古时期孩子们成年前都要经历一场残酷的磨炼,这一事实见之于诸多古典文献,这一现象被陈星灿先生称之为一种“历试诸难”式的成长。[6]在精心设计的教学实施活动中,学生的角色意识、个人交际能力、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7]所以说,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力戒粗暴的灌输教法,要学会转变观念,落实新课改理念,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思政课的“八个统一”,把主体性还给学生,让学生最终发展符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