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临涣实验小学 张 艳
语文艺术教学,要求教师通过自身的说话技巧和语言能力来帮助和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以此夯实基础。随着语文教学大纲的改进,对教师的要求逐渐提升,为其制定了新方法、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授书本上的固定知识,还须将德育之花绽放在课堂之中。这就需要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充分对教学课堂有所了解和研究。
课堂的导入设计对一节课的整体效果有很大影响,教师要加强对课堂的导入设计,根据学习内容设计是良好的开始,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要给学生一定的想象情景,让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备课,挖掘教学内容中作者想要表达出的感情和思想。在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应是小学阶段该使用的,要有一点点挑战,学生听不懂和失去兴趣时要及时想解决对策。所讲的语言知识要与学生生活的实际相结合,尽量避免使用高级词汇,学生不会应用就失去了学习汉语言的必要性,脱离了原本的学习轨道,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对学科产生厌恶,从而无法夯实基础。
根据小学语文指南和纲要知道,现在的教育是新型教育,是创新型教育。德育学习理念要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如采用翻转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主线,课下进行预习分析,把难点记下来,在课堂中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自己解决不会的知识点,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抽出时间为学生讲解语言表达和课外知识,促进德育工作中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包括语言技巧、文化素养的培养和知识的运用,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文功底,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古代诗词、诗句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究诗人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及运用的修辞手法,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其深刻含义。教师在选取篇目时,应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有对称形式的,使学生在朗朗上口的经典诵读中感受诗词歌赋的美感,在诵读中体会作品所蕴含的自然美、人性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对文字的热爱。
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在写作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导入绘本故事。小学阶段,孩子还处于一个童真、天真的时期,总是有千奇百怪的想法,教师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采用夸张、对比或拟人的写作手法,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出来。语言的艺术应该伴随学生学习的每个阶段,除了教师的讲解,学生还需要实践,鼓励孩子大胆创新,手脑结合,有助于知识的吸收。每个学生都有不可估量的潜能,孩子的创新思维是解决问题最好的老师,多参加课外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
在日常学习中,很难避免出现不好的行为及现象,如果班级经常发生此类问题,肯定会对学生的内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课堂出现不团结的问题。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师生或同学间发生冲突时及时解决、及时调和,使双方相互理解,养成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避免摩擦,树立团结、和谐、向上的班风。但在现实中,很多班级都会出现消极、不愿学习的倾向,很多同学认为语文课枯燥无味,对科目没有足够信心,影响学习进度,因此,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树立爱学班风,落实德育。
建立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了解自己的学生,通过不同渠道观察学生,根据学生的喜好程度调整教学目标,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时,教师应及时为学生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要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和帮助,无论是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都应该及时帮助学生,但是一定要用正确的语言方式和行为与学生进行交流,放低教师姿态,做到平等尊重,从而获得学生信任。再次,要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是十分复杂的,所以教师在沟通情感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宽容别人,对待事情有责任感。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难免会遇见磕磕碰碰,但是教师要为学生灌输一种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做事情要始终如一,不能半途而废,教师要用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整个班级充满浓厚的爱意。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语文教师要全面改革自身的教学方法,利用互动式、引导式等不同的德育方法将德育理念真正落实到工作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原则,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在德育的领导中,教师要多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身不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顺利开展工作做良好铺垫。对学生之间的矛盾要进行充分了解,给予正确的解决方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教师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变相思维能力,锻炼学生与同伴交往的策略,为学生将来融入工作的大环境做良好铺垫。
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领导者不断创新自己的工作方式,作为教师,要及时优化管理原则,建立良好的语文课制度,以加深班级的凝聚力;而对于学生来说,班风是十分重要的,优秀团结的班风能使每一位同学更加热爱班级。不同的环境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着重将德育工作落在实处,能避免不良行为的出现。教师可以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德育,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及时沟通不能解决的问题,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良好的班级氛围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吸取和学习文化知识,所以有效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多角度、多方位提升自身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榜样的示范作用,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必要时可以在语文学习领域培育出一批得力的小助手,分担教师的职能和任务,更加科学有效地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师在讲解《从军行》这首古诗的时候,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自行阅读,通读整首古诗,挑选不认识的字词,根据语文课文下方的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大概了解一下诗中所讲的内容。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通过字里行间来感受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这首古诗是王昌龄所写的,在学生不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之前,通过注释也会了解到这是一首描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生活的诗,地点是在楼兰。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除了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懂得注释、生字词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会欣赏,学生要领悟王昌龄诗作中的情感。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道德和使命出发,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首诗的意境。学生会发现,整首诗不仅描述了边塞的景观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字里行间还突出了当时的战乱及战士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漫长而激烈的沙场,掩埋了多少将士的白骨,但是战士的报国情怀以及身着铠甲的辉煌,丝毫没有在大漠风沙里磨灭,而是变得更加坚定、更加神圣。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也会增添一种使命感,通过诗词感同身受当时的情境,从而对整篇诗词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又可以将德育工作与课堂完美结合。在执行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做出更多的选择和思考。
《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是王维写的,它与上一首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作者都是唐朝诗人,都是边塞诗,并且双方都是描写战乱时发生的事情,而这首诗更偏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王维送好友到达战乱的地方去保家卫国,离别时天气雾蒙蒙的,代表着不舍与悲伤,虽然环境描写很平淡,可从诗句当中依然能感受到王维与友人之间的不平凡的情谊。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时,可以更多地从自身情感出发,比如可以让学生谈一谈与身边好朋友的故事,进而在课堂中落实德育。
小学语文的魅力值得每一位教师去思考。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给孩子更多的提升空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实现理想教学,是每位教师应该追求的。我们要真正将德育之花绽放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