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

2020-03-03 11:19江苏省苏州园区星湾学校
关键词:德育学科小学生

■江苏省苏州园区星湾学校 沈 莉

核心素质教学背景下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培养,新课程的普及和实施使信息技术课成为重要的教学科目,结合教学开展渗透德育有利于塑造学生的道德和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信息技术便利了生活学习,使得知识获取和人们的联系更加紧密;另一方面,信息良莠不齐,无法保证网络环境的积极健康,影响小学生的情感熏陶和健康快乐成长。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重视德育,依据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基础水平因材施教,不断加强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客观认识以拓宽视野,从而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明辨是非能力,形成健全品格。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也成了必然的教学趋势,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引导不仅需要小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积极健康的信息技术道德观以抵御不良信息的侵扰,重视互联网背景下的德育和网络安全教育,可以树立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势在必行,具有现实性、可行性和重要性,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能够实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和德育的整合,提升教学效率。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极易受到影响,从而沉迷于网络,受到不健康内容的影响,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学科平等性、丰富性、开放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进行德育,需要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的德育情境,融合信息技术理论和简单的工具为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充分发挥德育的积极促进作用是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基础,帮助小学生形成宏观的信息技术思维能够实现德育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塑造和逐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有效渗透德育的具体策略

(一)发掘信息技术教材,加强德育力度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提供了配套的教材,发挥教师的钻研精神对于其蕴含的德育内容进行挖掘,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德育的整体性教学,有利于提升德育的有效性。课堂是德育基本内容教学的主要场所,要想丰富德育内容必须依据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身心特征,只有小学生从内心深处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才有利于德育的逐步深入和优化,才能不断增强小学信息技术德育的力度。作为小学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提升个人的德育修养,以身作则,做好小学生德育榜样,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小学生提供学习和模仿的范本,增强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的尊重和信任程度是高效德育的必备条件。

例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必须挖掘内容中包含的德育元素进行强化设计,不断提升小学阶段的德育整体水平。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学习《画规则图形操作》时,教师可以重视实际演示环节,为学生展示如何使用“填充工具”和“吸取工具”进行调色和更改,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以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演示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尤其是依据创设的“公共场所讲文明”的图案进行深入思考,鼓励小学生面对损坏公物和不讲道德的行为时可以进行指正,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文明程度,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学科对于德育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创设积极有效德育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学科,创设积极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从而加强德育引导,提升整体教学效率。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信息技术学科特征是强化设计的关键因素,要想密切结合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和德育要求,进行高效的教学情境创设,需要丰富德育内容,展示社会现象、生活体验和人文性的德育内容,这样能有效丰富小学生的实际体验,有利于提升学生德育素养。创设教学情境符合德育引导的形势,有利于丰富信息技术内容和增强小学生的德育认知,为培养具有良好公德的公民奠定基础。

例如,教学小学信息技术《基本图形绘制和简单备忘录设计》时,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趣味性十足的课堂教学情境,帮助小学生高速掌握基本技术以导入德育内容。创设符合小学生实际生活的德育情境需要拓展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依据小学生的日常体验和个人思考进行德育感悟,利用备忘录的形式进行反思和优化以增强学生生活能力。德育是一个长期性和逐步性的教学过程,必须对小学生学习和实际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引导,坚持不懈提升小学生的德育体验,鼓励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德育实践过程中,只有小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指导才可以提升德育质量。

(三)引入符合学生生活德育内容,优化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有效渗透德育,深入研究和积极准备使小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时可以得到良好的德育引导。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信息技术教学和道德塑造、法治观念培养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教学过程。一方面,引入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教学,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增添符合小学生理解的德育内容以加强学生的日常体验,不断增强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内心力量,抵御低级、不健康网络内容的影响,进行积极的网络使用,维护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使学生真正成为遵纪守法、品格高尚的网络使用者,进一步提升德育的积极促进作用,通过信息技术学科优化德育,探索出一条高效的德育途径。

例如,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进行宣传,要求小学生明确硬性规定,提升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坚决不触碰有损身心健康的内容,保护自身安全。在实际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如下教学:结合小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投放精美图片、播放影视作品、呈现真实案例,使小学生接触德育内容并进行体验,尤其是可以把“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公民”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德育观”作为讨论活动主题,指导小学生互动交流,逐步强化小学生对于德育的认知,有利于小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共鸣,促进德育水平的提升和实践应用。

(四)丰富信息技术德育内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增添符合小学生理解的德育内容,实现知识教学和德育实践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强化思想品德教育,鼓励小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追求人生目标。信息技术在我国得到了重视并高速发展,教师可以结合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重大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学好信息技术知识、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理想。爱国主义从古至今都是德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激发小学生对于自我能力的肯定能使学生意识到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从小树立建设国家和为国争光的抱负,不断激发出爱国主义情感。要想丰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德育内容,需要进行综合性的教学设计,把公共道德、个人美德、法治教学、人格塑造融入信息技术课程中,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德育认知。

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多媒体作品制作》一节中,可以让学生围绕“引入我国在高新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步”主题来制作多媒体作品。可以通过教师精心挑选的我国“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影视资源,为小学生展示成功发射飞船的整体过程,辅助课堂解读,尤其是可以把我国独创和最新的技术呈现给小学生,让小学生体会到国家进步和科技发展背景下的大国力量,使学生不断激发出自豪感,为不断强大科技力量的祖国感到振奋。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小学生换一种态度去看待科技和德育,引导小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和高远目标,鼓励小学生刻苦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真正专业技术和德育修养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推动我国德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加强学生修养。不断整合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德育综合教学资源可以把小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法治思维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教师要强化引导,重视德育实践,使小学生受到深刻的德育引导,提升学科核心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德育学科小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德育》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超学科”来啦
我是小学生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