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楠艺,欧 亮
(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重庆,400065;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重庆,400065)
为促进幼儿教师队伍进一步向高素质与专业化发展,2012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要求幼儿教师要有一定的信息知识水平和信息技术能力。[1]同时,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2018年,教育部在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基础上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2]由此可见,提高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势在必行,幼儿教师只有拥有良好信息素养,才能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达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的目标。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应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其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3]同时,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进程中,幼儿教师也应主动适应作为原生数字一代的学前儿童对信息社会的认识,[4]为幼儿提供信息素养教育,帮助幼儿适应信息社会。另外,由于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正处于表征和具体思维阶段,因此,信息素养教育应依据幼儿的认知特质,把抽象的内容用较为形象的图片或视频展示出来。以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在现实环境中无法展现和体验的教学内容,如今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模拟出来,这大大丰富了幼儿的直接经验。[5]所以,为帮助原生数字一代的幼儿更好地了解和利用信息,幼儿园有必要针对幼儿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让其感受信息时代的便捷,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促进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为了解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促进学前儿童信息素养教育,有必要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为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和建议。
本文借鉴张淑颖设计的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问卷,[6]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重庆部分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问卷内容主要为幼儿教师基本信息、信息化环境、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培训和信息道德六个部分。
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发放,调查时间为2020年1月15日到2020年2月15日,共发放1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27份,问卷有效率为84.7%。
此次收集到的样本情况如下:年龄在21—30岁的有105人,占82.68%;教龄在两年以下的有115人,占90.55%;学历为大专以下、大专、本科的分别有6人、22人、98人,分别占4.72%、17.32%、77.17%。此次调查对象中,21—30岁的年轻教师居多,且教龄主要集中在两年以下,多为刚入职不久的幼儿教师。
通过整理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本地区幼儿教师所处的信息化环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91.34%的幼儿园在课堂教学时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电脑或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但幼儿园还要加强对幼儿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具体表现如下:教龄在两年及以下的幼儿教师有27.00%从未参加过幼儿园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教龄在3—5年的幼儿教师有25.00%参加过1次信息技术培训,教龄在6年以上的幼儿教师有50.00%参加过2—3次信息技术培训。
调查发现,所有调查对象都感受到了信息时代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其中,有105人认为信息时代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很深刻,占82.68%。但被调查对象的信息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仅有44.09%的幼儿教师会经常有意识去地关注或搜集学前教育相关信息;二是仅有62.99%的幼儿教师认为在幼儿教育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学效率;三是还有32.28%的幼儿教师不知道近年来国家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四是有21.26%的幼儿教师不了解“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相关概念。
通过调查问卷中的“当您教学中需要某些资料和素材时,你是否能查找到?”一题的回答可以发现,有38.58%的幼儿教师能快速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有46.64%的幼儿教师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但查找时间较长,还有14.96%的幼儿教师对搜索到的结果不是很满意。在对“您是否能独立判断学前信息资源的价值,以及可靠性、合法性、权威性?”一题的结果进行分析时发现,仅有14.96%的幼儿教师能完全判断其价值以及可靠性等,还有18.11%的幼儿教师缺乏信息评价的能力。
调查发现,参加过2—3次信息技术培训的幼儿教师,有42.00%认为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作用很大,但也有54.00%认为其作用一般,由此可以发现,幼儿园提供的信息技术培训质量参差不齐。
在对“您参与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方式是什么?”一题的结果进行分析时发现,选择最多的方式是集中培训,占调查人数的84.25%,其中,参加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的人数分别占调查人数的70.87%和57.48%。
在对“您认为信息培训的重点是什么?”一题的结果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幼儿教师选择最多的培训内容为“学前教育实践课应用”,占了调查人数的88.61%,然后依次为“学前教育资源的查找、组织和评价”“学前教育理论课课件制作”“信息化教学设计”“计算机基本技能”,分别占调查人数的77.17%、73.23%、66.93%和57.48%。
通过对“使用网络进行交流和传播时是否需要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是否可以制造以及在网络上传播不良信息?”“获取教学资源是否需要尊重作者的知识产权?”三题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90.55%的幼儿教师认为在使用网络进行交流时需要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92.13%的幼儿教师认为在获取教学资源时需要尊重作者的知识产权,但还有25.96%的幼儿教师认为可以在网络上制造虚假信息,传播不良信息。由此推断,幼儿教师信息伦理道德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还存在部分幼儿教师对信息道德认识不够、信息道德观念较为淡薄、对网络伦理规范的认知比较模糊等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教师都认同提升信息素养有助于更好地工作,但部分幼儿教师还未清楚地意识到信息素养在实现自身综合发展中的意义。在幼儿教师信息化环境较好的条件下,增强幼儿教师的信息意识是培养其信息素养的关键。[7]为提高幼儿教师的信息意识,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幼儿园要加强宣传,引导幼儿教师学习信息素养知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接受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第二,幼儿园应定期让幼儿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观摩,亲身感受信息化教学带来的影响及作用;第三,幼儿园通过制订教师信息素养标准和实施教师信息素养年度考核制等,促进幼儿教师加强信息素养学习。[8]
调查发现,大多数幼儿教师能够意识到信息素养对教学的重要性,但幼儿教师对学前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判断能力比较低。由于信息素养能力直接影响人的终身学习能力,[9]因此需要对幼儿教师加强信息素养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关于信息查找及信息判断等方面的培训,以便其高效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对此,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高等学校在培养学前教育学生时应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10]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第二,将信息素养培养纳入幼儿教师岗前培训;[8]第三,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幼儿教师,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信息素养培训,如要求学习信息素养相关的慕课,开展信息素养相关的教学比赛,邀请相关学者进行培训,等等,以提高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
调查发现,目前,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次数较少,且有近一半的幼儿教师感觉培训效果一般,这可能跟培训内容和培训需求不一致有关。对此,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相关部门应在培训前了解幼儿教师需求,然后制订合适的培训内容且定期安排培训计划,做到因人因地制宜;[11]第二,幼儿教师面对的信息环境是发展变化的,幼儿园需要根据信息环境的变化及时面向幼儿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素养培训;第三,幼儿园要在开展信息素养培训后,及时了解幼儿教师对培训内容的反馈,以改进后续培训,从而最终提高培训效率。[12]
调查发现,部分幼儿教师对信息道德认识还不够,信息道德观念较为淡薄,网络伦理认识比较模糊。幼儿教师作为担负着特殊使命的社会群体,其面对的教育对象尚不具备辨别信息真伪及利弊的能力,这就更需要对幼儿教师进行正确的引领。[13]对此,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幼儿教师要有提高信息道德水平以及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意识,加强对信息道德的学习,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第二,高等学校应加强对学前教育师范生的信息道德教育,提高其对信息道德的认识水平;[2]第三,幼儿园也应定期对幼儿教师开展信息道德教育,促使幼儿教师将信息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信息化已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转变了人们学习、生活的方式。现代信息已经把图文声像集于一身,静态的图文变为动态的视频,繁杂的内容变得更简洁,抽象的思维也更具体。由此,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是与时俱进、有所创新的,也应该让新时代的幼儿畅游于信息时代,感受信息化手段的便捷和价值。但也要正确认识与看待信息化与教学的关系,应充分体现出幼儿教师的主体地位,防止幼儿教师被信息化绑架,陷入信息崇拜当中。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提升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其应用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