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大学 体育教研部,哈尔滨 150080;2.东北农业大学 体育部,哈尔滨 150030)
在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学的领域不同,但其中的体育教学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而且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学安全保障也成为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稳步开展的重要环节。由于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因素相对较多[1],因此,只有在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地全面深入探究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因而,通过结合对国内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状况的实践调研,归纳出以下三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保障过程中,学生是被保护的第一对象。因而学生自身的基本素质和状况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的第一保障环节。通过实践调研,可以总结出学生的这些基本素质,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习惯等。
1.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
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及其心理承受能力对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安全影响较为关键。一方面,普通高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离开家庭,孤身生活在外地的情况下,身心素质相对较为薄弱,很容易在体育课程中受到挫折和打击,从而对其产生负面影响[2]。另一方面,学生较为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强度较大的体育教学内容,接受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因而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保障方面,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基础层面确保普通高校体育教学顺利开展。
2.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习惯
在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如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滑冰等项目,学生非常容易受到伤害。因而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安全保障环节,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强化自我保护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还要能够养成安全行为习惯,从而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规避体育教学的安全风险,保障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能够在足够安全的基础上,顺利开展。
3.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效果
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之前,学生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教育。但在接受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自身接受的积极性、听课的认真程度、对安全知识的理解程度,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整体效果[3]。因而,针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安全保障问题,同样要全面关注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整体效果。如果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效果较好,则意味着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首先保障自己的体育课程学习安全。这对于高校开展体育教学的安全保障而言,意义重大,作用明显。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体育教学的安全状况。因而体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通过总结相关体育教学经验,结合相关的实践调研,可以总结出体育教师这些关键的素质包括安全意识与安全知识储备状况、对课堂的组织能力以及对运动量的安排状况等。
1.教师的安全意识与安全知识储备状况
高校体育教师自身所具备的安全意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安全。如果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则会给高校体育教学安全带来较大风险。反之,如果高校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较强,则会给高校体育教学的安全带来一定的保障[4]。另外,高校体育教师安全知识的储备也是影响其是否能够保证学生安全的重要因素。因而,为了能够确保高校体育教学的安全开展,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安全知识储备。
2.教师对课堂的组织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对课堂的整体组织能力是影响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核心因素。如果体育教师对课堂的组织能力较弱,则意味着会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体育教学安全风险,更容易导致学生受伤。相反,如果教师对课堂的组织能力相对较强,则意味着教师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确保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基本安全。可见,教师对课堂的整体组织能力对于保障体育教学安全至关重要。
3.教师对运动量的安排
教师对学生课堂的体育运动量安排也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当根据体育课程的基本特性,结合学生的体能状况,设计较为科学合理适合学生需求的运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体育教学安全。过大的运动量和过少的运动量,都不适合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过大的运动量很容易导致学生运动伤害;过小的运动量,则达不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因而,教师应当安排合适的运动量。
教学的场地与器材的安全性也是影响教学安全的重要因素。如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都没有室内排球场地,因而只能在室外场地进行排球教学。而基于排球运动的特点,会有很多躺、摔救球的动作,特别容易受伤,所以,这种教学场地方面的安全保障非常重要[5]。另外,在教学器材的安全保障方面,如健美教学、体操教学等,对于器材的要求相对较高,如果器材安全保障性不足,则必然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体育教学的整体安全。因而,为了能够保障高校体育教学安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保障教学场地与教学器材的安全性。
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情况,也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针对资金需求量较大的体育教学活动,体育耗材较大的体育教学活动,以及体育教师的培训等内容,都离不开教学经费的投入和保障。从一般的普通高校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都存在着缺乏足够经费支持的情况,特别是在学生的安全保障环节,由于经费支持力度不够,导致缺乏足够的护具和安全保障设备。因而,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力度。
高校所处的气候环境状况也是影响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网球、足球等必须在室外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在冬季较为寒冷的北方就无法系统开展,特别是在东北地区更加无法保证学生安全。所以大部分的高校在冬季必须取消室外的普通体育教学课程,改为滑冰或滑雪。然而滑冰、滑雪等教学课程的安全保障性更差,学生更容易出现运动伤害。可见,学校所处的气候状况也是影响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对课堂的整体管理情况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因素。如学生课堂前的准备活动要做得充足,基本安全保障事项要明确等。因而,如果教师能够行之有效地管理整个体育课堂,提高学生的整体注意力,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伤害。而高校教师的这种教学课堂管理能力,必须经过教学实践的不断积累,才能够逐渐提升,教师的重要因素不可忽视。
高校体育部门对教学安全方面的管理要求与重视程度,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高校体育部门对体育教学安全保障要求相对较高,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体育教学的整体安全性。反之,则无法保障教学的整体安全性。因而,基于安全管理实际情况,高校体育管理部门就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确保高校体育教学的安全性。
学生参加体育意外保险的投保情况是影响体育教学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因素。虽然教师、体育部门在管理上都对体育教学作出了安全保障,但是一旦出现了学生的运动伤害,则要有充分的后续保障,即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障。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有足够的重视,这是保障学生运动伤害医疗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可以主动为学生缴纳意外伤害保险金,或者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使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有一定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