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超,佟海东
(天津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天津 300387)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毕业生数量连创新高。“就业难”话题每年被提起,相关的网络话题如“史上最难就业季” “大学生最难就业年”等在每年毕业季都会出现在网络热搜中。面对庞大的就业群体,“就业难”纷纷呈现。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现象并存,在大学生中更是广泛流传着“毕业就失业”这样的调侃语,这从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1]。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乎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就业关乎着祖国未来的长远发展。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缓解问题,使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
以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截至2019年10月末学院毕业生总体签约率75.29%,就业率95.59%。就研究生就业情况而言,研究生就业期望值高于本科生,尤其体制内工作或高端研究工作更受研究生青睐。同时,机械类专业研究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绝大多数研究生都能走上合适的就业岗位。学院2019届毕业生中,研究生高质量就业率为94.57%,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为71.12%,考研比例为17.13%,出国留学11人,仅比2018届多了3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突出的就业结构性矛盾
第一,就业地域之间的不平衡。学院高质量就业的298名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单位地域广泛分布于全国27个省市,其中就业选择人数最多的四个地区分别是天津98人、广东11人、河南11人、北京10人,这四个地区在2019届高质量就业的毕业生中占比43.48%。由此可见,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城市仍是大学毕业生工作城市的首选,而一些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则鲜有问津,这也是当下大学生就业意愿的一个缩影。
第二,学历之间的不平衡。学院2019届毕业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都高于本科生,尤其就业率远高于本科生。在企业招聘过程中,有些岗位对毕业生的学历有一定的要求,导致就业率出现差距。针对机械类相关专业,由于研究生在学习期间比本科生积累了更多参与项目的实际经验,因此设计、研发类的工作岗位企业更倾向于招聘研究生。
2.自主创业比例增加
现阶段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新创业促进就业。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国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搭建了基本平台,并提供各种政策支持,社会和高校也积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服务,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2]。从学院近三年的就业情况来看,自主创业的就业人数逐年增加。
3.“慢就业”趋势显著
学院2019届毕业生在毕业前顺利就业的仅占75.4%,有约20%的毕业生在毕业后的半年内能找到工作,部分毕业生选择进入待就业行列,但仍有部分毕业生未就业,既不选择继续学习深造,也不选择求职就业,成为“慢就业族”。毕业生“慢就业”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理性选择型,这类毕业生通常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父母比较开明,给毕业生充足的时间调整心态,做出求职选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顺利过渡;另一种则是被动无奈型,这类毕业生通常就业能力相对较弱,同时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就业竞争选择了消极逃避。
1.就业期望值过高
不仅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定位也普遍期望值偏高。以学院毕业生为例,企业招聘中涉及机械相关专业的职位数量较多,可以说机械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想要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就业难”就难在找到的工作和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不相符,因此毕业生求职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制造类企业招聘的岗位薪水相对不高,再者应届毕业生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多是基层岗位,这导致有相当多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采取了观望的态度,毕业生则寄希望于找到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而迟迟不肯签约。部分毕业生甚至只想找“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工作,而现实却难以实现。
2.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
从数据分析来看,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单位以中小企业为主,且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普遍偏低,从福利待遇、社会保障、工作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看,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不高。近年来,我国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多举措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劳动力市场存在供求关系不平衡的现象。同时,企业谋求高质量快速发展,更倾向于高技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大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素质和技能还不足以胜任目前工作。但大学生本身的就业期望较高,因此就业中就出现“就业难”的现象、企业招聘中就出现“招聘难”的现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就业质量较差。
3.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目前的就业形势及专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职业定位,开始追求多方位发展,时而待业、时而打工、不断跳槽,成为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加上毕业生对自身发展期望较高,毕业生考研、出国留学等进一步深造的欲望不断增强。而且大学生普遍对福利待遇要求较高,愿意去基层,但去偏远地区、民办企业的人数却较少,导致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相应的心理落差与不平衡使得许多大学生对就业敬而远之。对自身定位的不准确、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这些来自于大学生自身的综合因素导致就业难。
1.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加强学生就业观念思想引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学校方面加强指导,以学生成才和成长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建立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模式和机制,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发展提供指导服务[3]。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以及观念引导,帮助大学生确立职业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大学生积极就业创业,建立招聘企业信息资源库,整合校内外招聘资源。与企业联动,做好全方位服务,精准推送招聘信息,向企业推荐毕业生,搭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架起校、企、毕业生之间信息沟通共享的桥梁。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实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提高。
2.精准实施就业指导,就业帮扶力求实效
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目前职业指导教师通常仅局限于课堂模式,对课堂外职业辅导难以有针对性的持续开展。然而,个性化、精准性的职业辅导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必要。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师资力量,建立一支经验丰富的职业辅导教师队伍,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全面指导;职业辅导教师在指导服务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对于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心理困难等不同类型的学生,建立就业帮扶台账,准确掌握困难学生的基本状况、就业倾向和就业意愿,精准推荐就业信息。加强困难学生帮扶力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
3.整合校园资源,紧密联系社会,实现信息共享
首先,在就业信息收集、推送等方面实现校园资源整合。部分毕业生愿意选择回乡就业,加强高校之间就业信息的共享,有利于促进这部分学生的就业。其次,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先建设紧缺专业,同时积极发展交叉学科专业。根据社会和区域、行业经济发展需求推进 “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协力搭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平台,以招生促培养、以培养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4]。最后,重视校企合作,紧密联系社会,整合并开发更多有用的社会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创业平台。加强与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主管机构的沟通与交流,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4.正确引导“慢就业”
正确对待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首先,帮助大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保障机制,紧密联系社会企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强化社会实践实用性,提高毕业生职业认知。其次,将进一步深造作为当前本科毕业生的首要选择。根据调查,学院近两年毕业生中有约60%的学生计划参加研究生考试。因此,加强考研指导,为学生考研提供良性服务,提升学校考研录取率,也是正确引导“慢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
5.加强自我认知教育,建立就业心理辅导长效机制
严峻的就业环境带来激烈的就业竞争,加上大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势必导致一部分毕业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教育,建立就业心理辅导长效机制,使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压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正确的职业认知教育和引导,开展相关课程就业指导和培训,帮助大学生进行合理的定位和评价,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对社会有正确的预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自我认知。除此以外,高校应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功能,建立就业心理辅导的长效机制。当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时,可以及时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就业压力,提升自己的就业综合实力。
要从多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指导,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加强学生就业观念思想引导;精准实施就业指导,就业帮扶力求实效;整合校园资源,紧密联系社会,实现信息共享;加强自我认知教育,建立就业心理辅导长效机制等措施,助力大学生取得良好的就业发展。同时,大学生自身也要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相信各方协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定会得到妥善解决,使更多的大学生登上展示自己的舞台,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