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提、基础与目的的分工理论阐释
——马克思与哈耶克分工理论比较研究

2020-03-03 07:18李向上
理论界 2020年7期
关键词:哈耶克分工资本主义

李向上

在西方经济学中,哈耶克独树一帜地提出了知识分工理论,认为只有依赖资本主义自发秩序才能合理利用分立的知识,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站在维护旧式分工的立场上,哈耶克批判了传统计划经济模式,成为新自由主义的开创者。因此,将其知识分工理论和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进行比较,可以积极回应新自由主义者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批判和质疑,为马克思分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劳动与知识:马克思与哈耶克分工理论的前提比较

马克思和哈耶克的分工理论都从古典经济学出发。古典经济学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阐述了分工问题。斯密等人强调,分工构成了财富增长的源泉,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加了商品的数量。古典经济学家一方面承认劳动的专业化及其效力,另一方面又认为只有资本主义市场机制才能有效整合起各部分之间不断分离的劳动,使之成为社会利益。他们高度肯定资本主义自发秩序的重要性,强调私有产权和资本积累构成分工的基础。

马克思思考分工的出发点也是劳动。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把握对象的方式,是人的类本质的体现,人在劳动中使自己的本质对象化。但与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是,马克思指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变成了一种使人的肉体和精神遭受摧残的强制劳动。劳动者不仅不能支配他所创造的劳动产品,而且反过来受到其产品的奴役和统治。这种异化劳动不仅使人与自己的类本质想脱离,而且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从这一立场出发,马克思展开了对于分工和私有财产的批判。马克思承认,分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但分工却是以自己的对立物形式、异化形式来完成这种表现的,在分工中,人的劳动的统一即人的社会性只被看作分离、分割,分工的力量表现为私有财产的力量。与古典经济学家强调分工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不同,马克思思考的主题是分工何以导致人与社会的异化。

马克思指出,自发分工使个人活动局限在特定的范围内因而造成了人们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这些从事固化活动的分散个人的共同活动却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成倍增长的生产力,相对孤立的个人来说,它表现为一种脱离人们控制的异己的、强制性的力量。另一方面,分工同时包含着劳动材料和工具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因而决定着不同的所有制形式。自发分工发展起积累起来的劳动对于活劳动的统治权,最终确立了资本对劳动的统治权。马克思指出,分工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个人来分担,因而产生了阶级的分化。分工不仅使个人隶属于阶级,还造成了城乡对立、脑体对立、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对立等等。因此,自发分工是构成社会矛盾和社会分裂的总根源,要消除这种种“异化”,只有消灭分工。

与马克思不同,哈耶克的出发点是知识,他关注的是劳动经验或知识的整合。哈耶克认为,知识是某种比技艺更宽泛的东西,实际上是人们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所关涉的全部信息。哈耶克是在对个人获取信息的机制作出考察时提出知识分工问题的。“知识分工”或“知识分立”强调了在市场体系中知识的分散或分立状态。哈耶克认为,人们在市场中必须用到的各种知识从来就没有以一种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为彼此独立的个人分散且不完全地掌握着。他批评了古典经济学“全知全能”的知识观,这种知识观假定了完美的市场并幻想在这样的市场中每一个行动主体都拥有全部充分的知识。哈耶克指出,事实并非如此,被忽略的知识分工问题和劳动分工一样重要,是经济学必须解答的主要问题之一。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解决作为经济发展源泉的劳动分工所产生的利益冲突如何由“看不见的手”来协调,哈耶克强调现在也必须解决由知识分立所产生的资源配置问题,他继承并发扬了斯密有关资本主义市场在服务公共利益方面的至关重要性的论调。哈耶克批评斯密对人的自私性的过分强调导致对该问题的审视视角过于狭隘,他指出,自生自发的市场秩序实际上不是通过人的自私性而取得的。在知识分工的基础上,他重新论证了市场自发秩序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二、唯物史观与自发秩序:马克思与哈耶克分工理论的基础比较

唯物史观强调,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同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通过社会革命,旧生产关系会被新生产关系所代替,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又会变成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从而表现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在唯物史观背景下,马克思科学揭示了分工的本质特征、根本性质和历史作用。

马克思首先揭示了分工的社会历史性,强调对不同时代分工形式及其历史作用的把握需要注意其物质条件。他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时代的两类分工,指明了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资本主义性质及其历史地位。其次,马克思辩证分析了分工的历史作用,既强调了分工对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也批判了分工的负面影响,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从根本上揭示了分工的生产力属性与生产关系属性,开启了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批判维度。马克思认为,作为一种社会劳动的组织形式,分工构成生产力的内生要素之一,“劳动本身由于协作、分工以及劳动和自然科学的结合而组织成为社会的劳动”。〔1〕另一方面,分工范畴不过是特定社会关系的抽象而已,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自己的生产力,同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就资本主义的历史形态来说,工场手工业分工一方面表现为历史进步的动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一种更加高级的剥削手段。在这种分工形式下,劳动的形式表现为资本的形式,劳动的产品表现为资本,劳动的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如果说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关注的是分工引发的阶级冲突,并最终导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那么哈耶克则站在完全相反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他不仅批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使人们根本无力洞见到任何独立于历史框架的具有恒久性质的经济问题”,〔2〕而且指认旨在改善工人待遇的劳工政策“使暴力、强制和恐吓等手段获得了合法性”。〔3〕哈耶克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市场自发秩序的观点,以此展开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批判。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社会的分工建立在各人追逐个体利益的基础上,但这种发源于利己本性的分工行为却导致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斯密从“经济人”角度阐发了他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认为在市场中人们只想追求自己的私利,然而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却反而更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利益。古典经济学强调个人追求私利的正当性,哈耶克虽然不赞同“经济人”假设,但他却接受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思想,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反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哈耶克从知识分工的角度强调了市场自发秩序对信息机制的协调作用。在哈耶克那里,市场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价格和竞争。20世纪30年代波兰经济学家兰格提出“竞争的社会主义模式”,试图通过由中央计划局模拟市场的方式来解决经济核算问题,认为通过反复“实验错误”的方法可以确定一套价格系统以最终实现供求平衡。哈耶克认为,这种通过政府模拟形成的价格制度与市场决定价格制度有着很大差别,只有通过市场而不是行政手段形成的价格才能真正发挥配置资源作用,“正是通过价格体系的作用,劳动分工和以分立知识为基础的协调运用资源的做法才有了可能”。〔4〕哈耶克把价格看作一种信息交流机制,他指出由于价格的高度分散化,市场个体能够对任何局部的变化作出反应,其他相关行为人察觉这些变化后,会通过行动将这一变化的信息再传递给系统的其他部分,最终传递给所有的人。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并不明白自己行动的整体意义,也不需要每个成员都洞察到市场的所有情况,个人只需要掌握很少的信息便能采取正确行动,信息沟通过程的成本很低。哈耶克认为,在借助于价格来传递信息的过程中,竞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竞争不仅有助于使直接用信息的人从中谋取利益,还向其他当事人传递出存在着这样一种机会的信息。哈耶克批评了新古典经济学对竞争的静态分析,强调了竞争的变动性。价格和竞争发挥作用最终还源于掌握有限知识的个人在市场中密切相关且相互交叉。总之,利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利用分立的知识,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三、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马克思与哈耶克分工理论的目的比较

马克思和哈耶克都从分工出发并且都关注到资本主义的自发秩序,但两人的目的却迥然不同。马克思强调,自发秩序在促进生产增长同时却带来了生产的盲目性,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最终使资本主义走向灭亡。马克思把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从事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和从事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指出两者之间的分工与交换必须保持一定的平衡,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平衡只能暂时维持,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遵从了生产中的比例,同时由于自身的本性又不断破坏着这种比例关系,因此,它“既是按比例的生产的不断确立,又是这种生产的不断扬弃”。〔5〕马克思从工场手工业分工和社会分工的矛盾对抗性入手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发。

马克思指出,工场手工业分工标志着某种特殊商品的生产领域内的各种操作的分化,这些操作被分给各类特殊工人,这些工人协作生产出完整的产品即商品,商品体现着这些特殊操作的总体。这种标志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的分工形式以生产资料集中在一个资本家手中和以不同劳动力出卖给同一个资本家并被作为一个结合劳动力来使用为中介,在其中,资本家权威起着重要作用,其生产具有计划性。而社会分工则是社会劳动的分化,社会总劳动分为不同劳动部门,每个特殊部门都从事专门的劳动,每种专门劳动内部又可以再分成几个部分。相对来说,社会分工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其生产具有盲目性。马克思指出,这两种分工之间存在着矛盾对抗性,企业内部的分工越具有有组织和计划性,社会内部的分工就越处于无政府状态。由此,马克思揭示了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揭示出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根本矛盾。马克思认为,只有扬弃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与马克思不同,哈耶克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将会引发灾难性结果,他批评计划经济禁锢人的自由。哈耶克虽然承认政府存在的必要性,但他认为政府的职责主要在于为维护市场顺利运行创造条件而不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直接管理与控制。哈耶克从知识分工出发彻底否定了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的可行性。他提出,中央计划委员会对生产的调控机制依赖于必要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处于不断变动中,无法加以确定,“我所关注的那种知识,因其性质的缘故而不可能进行统计,从而也无法以统计的形式传递给任何一个中央权力机构”。〔6〕他批评古典经济学和计划经济的支持者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马克思承认,人类社会发展受客观规律支配,人类可以认识和运用那些规律。哈耶克则认为,人类不可能运用理性方式发现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只能遵循自然渐进的发展道路。哈耶克提出,计划经济的观点建立在笛卡尔式的唯理主义基础上,这种唯理主义“要对人们信奉历史发展之必然规律以及经由此一信念而产生的现代宿命论负责”。〔7〕哈耶克宣称人类曾经取得成就的许多制度都非刻意设计的结果,而是经由自生自发的过程逐渐形成的,社会主义必将导致极权主义。人类的文明进步只有依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使文明能够成长壮大的正是人们对市场的非人为力量的服从,没有这种服从,文明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正是通过这种服从,我们才能够每天协力筑造某种比我们当中的任何人所能充分了解的还要伟大的东西”。〔8〕

四、对马克思与哈耶克分工理论的简要评价

马克思从劳动出发基于唯物史观对分工所进行的理论考察科学揭示了分工的本质和历史作用,实现了分工理论的革命性突破。马克思不仅揭示了分工的技术属性,而且揭示了分工的价值属性,在肯定社会分工历史作用的同时指出了资本主义分工的剥削本质,指明了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指出,分工作为人的社会本质的集中表现,弥补了单个人在智力和体力上的不足,在满足个人利益的同时也使人们彼此间的共同利益得以实现,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分散的个人的联合是基于自发分工带来的强制的、必然的联合,工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表现为资本的存在方式,表现为一种物的表象。资本主义自发秩序下的自由竞争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推动生产力发展,但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却使人民群众日益无产阶级化,导致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对这一困境的克服只能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完成,人类终将建立集个人自由、生产力高度发展、自愿分工为一体的理想社会。总之,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更多地将分工与人的生存状况相联系,他对分工的分析建立在承认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基础上,他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揭示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从根本上为人的自由的实现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哈耶克从知识出发,以自发秩序为基础阐述了资本主义市场在配置资源特别是利用知识方面所具有积极作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辩护。应该说,他的知识分工理论是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对分工技术内涵的拓展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分工产生了市场,也产生了知识和信息的分散性。市场信息是变动不定的,中央机构虽然可以充分发挥能动性从宏观上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但对市场微观经济活动的一切细节进行把握和统计则是不可能的。而市场使分立的知识得以利用,能够把信息传递给每一个参与主体,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哈耶克对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批判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而言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社会主义应该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政府应该为市场经济的合理运行创造条件,避免对微观经济的过度干预。

不过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哈耶克对分工的把握缺乏宏观的理论视野和科学的分析方法。他和斯密等人一样对资本主义采取了非批判的、非历史性的考察方法,把资本主义看作永恒存在,对自发秩序不可避免地带来的强制和奴役漠不关心,有意回避了分工背后的价值冲突问题。哈耶克没有站在分工立场上理解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可避免性,因此,无法真正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根本规律。问题的实质在于:资源配置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在市场上利用这些知识的人分成不同的阶层,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它的掌握和利用本身构成一种导致少数人暴富的特权,解决知识分工问题并不能避免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同时,哈耶克将共产主义简单地理解为“唯计划”经济也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正如哈耶克本人也承认的,马克思很少对未来社会的具体运行机制进行明确的判定。马克思只是在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考察后提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是无法取消的,但人们完全可以掌握它并改变它发挥作用的社会形式,在未来“一个新社会制度是可能实现的,在这个制度之下,当代的阶级差别将消失;而且在这个制度之下……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9〕总之,哈耶克的知识分工理论充其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并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马克思的劳动分工论则强调通过制度变革,生产力最终会被联合起来的人们所控制。

五、结语

马克思从劳动出发关注分工带来的异化问题,而哈耶克则借助于知识分工概念重新论证了资本主义自发秩序的优越性。马克思把“物”的关系还原为“人”的关系,哈耶克则把资本化的“人”隐藏在抽象的“知识”概念中。从历史发展来说,劳动分工构成知识分工的起点,知识分工则呈现了劳动分工的高级形态。尽管哈耶克所探讨的乃是在发达市场条件下才会出现的知识配置问题,但劳动分工所导致的异化状态势必延伸到知识分工中,这是哈耶克所无法否认的。哈耶克的分工理论对我们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猜你喜欢
哈耶克分工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哈耶克法治经济思想及其方法论的批判分析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论哈耶克自由观的特征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哈耶克经济制度思想的哲学基础简析
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之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