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娜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社会。人在实践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在实践交往中化解矛盾、冲突,在某些社会问题上需要达成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形成社会共识,这样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体系当中的差异性个体才能共生共存。从这个意义讲,社会共识可发挥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凝聚、整合和引领作用,是社会成员在一定时空内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中国梦的实现是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共识基础之上的,基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探索凝聚社会共识的有效路径,增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理论和价值的认同,从而增强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将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
处于新时代历史方位的中国,如何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发展课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这个时代的总任务。如何解决好这个时代课题,完成好这个时代的总任务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凝聚的最大共识,因此,凝聚社会共识要紧紧围绕这样的时代课题和任务而展开。
新时代的时代课题和总任务都是围绕中国梦而展开。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从国家层面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民族层面讲,是要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从个人层面讲,是要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只有人民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民族才会振兴,国家才能真正强大,因此,中国梦的根本价值追求就是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而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价值追求,二者在本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实现力量以及惠及的对象最终都是人民,因此,欲凝聚全体人民最广泛的社会共识而形成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首先就应明晰中国梦对于每个中国老百姓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满足了百姓什么需求。只有厘清这一点,才能找准实现中国梦的切入口,才能真正把中国梦和老百姓紧密联系起来,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中国梦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不是空想者的梦呓遐想,而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有现实性的目标。换言之,把体现人民群众根本价值诉求的中国梦充斥到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中,把每个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和愿望表达出来,这样才会让老百姓熟悉、理解、接纳、认可中国梦,中国梦对于老百姓来说才具有真实性、现实性,才能以中国梦为价值引领凝聚人们最广泛的社会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2〕中国梦对于每个中国老百姓来说,最根本的价值和意义就是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何谓美好幸福的生活?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说的是人们的追求除了物质文化生活之外,在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和需要,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就构成了美好生活的基本要素。从物质需要层面讲,人民群众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不仅“盼温饱”,而且“盼环保”;不仅要公平正义,而且要有获得感。人民群众关心的那些冷暖苦乐即关乎每个人现实生活的问题,如食品安全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垃圾焚烧能不能不有损健康、养老服务顺不顺心、能不能租得起或买得起住房等问题都能得到圆满解决。从精神需要、社会关系发展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层面讲,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均得到发展和完善,人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并能够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亦即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都得到提髙,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发展。概言之,幸福美好的生活就是人生能够出彩、梦想能够成真、自我能够不断成长和进步,人民的福祉不断增进,人能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这就是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新时代面对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我们在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时,要立足我国当前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以及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定位,顺应当前各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不断深化对新时代的本质、特性、规律的把握和认识,面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着力解决好时代课题,解决好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步伐,持续不断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科学规范、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们在新时代的新需求,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当下人们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和愿望的表达,符合人民最根本的需求,因此,以实现美好生活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会获得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极易产生情感认同和价值共振,利于构成各阶层人民群众的最大公约数与价值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进而获得最大的社会共识,并以此产生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共筑中国梦。
作为观念或看法,社会共识属于思想意识层面,因此,它的形成和人们的思维方式分不开。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社会习俗都会对人的认知判断和情感体验形成影响,促使人们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影响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社会群体共识的达成。但是,同为中华民族的儿女,又有着基本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因此,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欲形成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理论、道路方面的政治共识、价值共识、信念共识和文化共识,就应在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基础上,充分结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特点,顺应他们惯有的思维方式来引导他们明晰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社会共识,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的思想核心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看法。
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是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它制约着文化心理诸要素,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想让人们形成什么样的观点、看法,就应在掌握其思维方式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思维方式的形成深受文化的影响,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深深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几千年特有的文化密不可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5〕中国古人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是擅长追求均衡与和谐。这种思维方式经过历史的积淀、变迁深深印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即使到了现在社会,这种思维方式依然发挥着作用,成为中国人思维方式一个重要特点。这个特点导致中国人擅长承认矛盾,追求和谐统一,强调阴阳的彼此依存,所以偏重相互依存性,注重和谐交融。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这导致了中国人重整体的思维方式。人们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擅长运用整体观、全局观,偏重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注重整体效益和整体结果。而“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以及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的宗法等级社会在思维取向上造就了中国人多共性化思维少个性化思维,偏重追求群体化和共同性。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虽然大大促进了人的个性发展,强化了人的独立自主性,尤其是导致个人主义膨胀,但群体本位价值取向、重整体的思维方式依然影响着现代中国人。
注重和谐交融和整体主义、群体本位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认知和判断。当我们以“美好生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凝聚人们的共识时,就应充分考虑到如何结合人们的思维方式来确定什么样的美好生活,以及如何来实现美好生活,这样才有凝聚共识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中国人擅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这导致他们在理解美好生活内涵时,擅长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来概括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因此,中国人在定位自己的生活是否美好幸福时,有个重要指标,即以自我为中心影射出去建立的由近及远的关系网格上的人的生活都美好、幸福了,我自己的生活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幸福。这样层层关系网格构成了一张大大的网,这张网上的人直接地、间接地建立了联系,因此,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一定是这张彼此互相联结的网格上的人都能过上所谓的美好生活,这对中国人来说才叫真正的美好生活。所以这里涉及共同富裕的问题、涉及公平公正的问题,也涉及收入分配不公导致的贫富差距如何根本解决的问题等等。总之,中国梦所畅想的美好生活一定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公平、公正、平等、共同富裕、共同幸福的生活。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形态一定是“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6〕的命运共同体。
而在建设美好生活过程中,中国人喜欢匀称、适当、协调的方式。中国人认为均衡、不偏盛或偏衰是使事物保持协调、美好的方法,阴阳偏盛或偏衰都是失衡的表现,所以不主张失衡,阴阳失衡必须用抑强扶弱的方式使之均衡和谐,因此,“执两用中”,“尚和去同”的“美美与共”是中国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和手段。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正处于空前的社会变革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结构经历着深刻变动,经济体制和利益格局也处于深刻变革和调整期。社会阶层分化,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在此形势下我们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制定发展战略、实施发展举措时要更多秉承均衡和谐的原则,兼顾更多人、更普遍的社会要求和利益,注重区域、阶层、教育等方面均衡协调发展,消除两极分化,解决好当前社会发展中各种失衡、不和谐的问题,如腐败、劳资冲突、收入分配不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把公平公正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并从制度上保障社会的公平公正,建立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正义等原则建设社会主义,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解决好如何分配“蛋糕”的问题。把社会主义中国建设成符合人们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追求以及人们所思所想和所需的理想社会。也就是说,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不但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而且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切合中国人民思维习惯,符合中国人民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只有建设成这样的社会主义才能使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等问题形成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和看法,真正做到与老百姓同心同德,自然而然就会把不同的人们的思想统一起来,实现凝心聚力。
社会共识的本质是思想观念、观点看法的相近或一致,所以凝聚社会共识属于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最终则归属文化建设。在制度、政策、法律、规范等相关“硬件”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凝聚社会共识的落脚点最终要落在文化建设上。文化具有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中的特性,可融入到经济、政治、自然、社会、科技等活动领域中,从深层制约着这些领域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综合竞争力中的重要软实力,因此,凝聚社会共识的路径的逻辑归宿是文化建设。适应新时代凝聚社会共识的要求,我们可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文化建设入手,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1.加强政治文化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政治认同。新时代所凝聚的社会共识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制度的政治共识,因此,可通过政治文化的建设增强政治认同,提高政治凝聚力。政治文化“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7〕它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感情、政治评价三个方面。在一个社会的政治建设过程中,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的涵义、性质、功能的认知和理解;他们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活动展开诸要素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形成的政治情绪和政治情感;他们对待公共权威的态度,评判政府政策的价值标准,内心遵循的政治行为准则等等,都会对整个政治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治文化是通过人们的政治心理、政治观念、政治意识和政治信仰,而对人们的政治行为和社会的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发生深刻的影响和作用。”〔8〕因此,要通过政治文化的建设,提高民众的政治认知,激发政治参与热情,提升政治评价能力,从而增强政治认同,强化政治共识。
政治文化的建设,首先要保证公共组织(政府)公共性充足,提高社会信用和公信力,在公共领域中的个体与公共组织(政府)之间建立文化联系和政治联系,培养公民理性和公共精神,这样公众就会处于整合、凝聚状态,容易达成公共意见,有利于社会共识的形成。在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优势,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和发展原则,统筹城乡、区域的发展,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与此同时加强政治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在自媒体时代,借助家庭、学校、大众传媒以及社会组织等渠道创新政治文化传播的手段,“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9〕推动互动型政治文化的形成。让民众对于“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的新时代课题,能够形成理性的政治认知,从而激发其政治参与热情。保证政治参与渠道畅通,创造更多、更新颖的方式和渠道让民众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顺畅地表达民众意愿,实现民众的利益诉求,提升民众的政治参与和评价能力。
其次打造优秀的文化载体,突出政治引领,铸牢信念之“魂”。政治文化的形成源自于政治实践,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培养民众统一的政治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就需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打造优秀的文化载体,构筑良好的政治精神家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要求反映出来。通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政治文化整合社会的包容性、融合性,给人民群众的思想、价值观以健康向上的精神引导。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创新互联网时代舆论引导的方式和手段,强化互联网思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守正创新,增强主流声音在网络空间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引导力,坚定民众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推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创新,实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化,辩证吸纳西方政治文化的合理成分,为政治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使我们的政治制度、理论、政策等理念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地对民众进行熏陶和指引,培养民众的政治文化素养,这样信仰信念就容易得以深沉而执着。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10〕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1〕当前社会阶层分化,价值多元化,价值差异或矛盾冲突明显。核心价值观由于“居于多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对多元价值观发挥主导作用的一元价值观,在这里,一元价值观对其他各种价值观起着导向和支配作用”,〔12〕所以要积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导向和引领、整合作用,缓解价值差异带来的冲突和矛盾,为凝聚社会共识奠定实践基础。
文化认同是凝聚民族共同体并使其生命得以延续的精神纽带和基础,其核心则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而“价值认同是人们对某类价值观念的认可,并形成产生相应行为的过程”。〔13〕因此,我们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4〕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其关键在于通过情感体验的方式实现对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从而达到践行的目的。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价值主体对价值的内容、取向、践行手段等问题形成基本的理性认知,以及在价值活动中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都有利于价值认同的达成。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民族整体意志所表达的价值追求必须充分反映广大民众的情感需求,让人们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转化为人们广泛的情感认同。在具体生活中通过完善制度保障,积极进行教育引导,以及实践养成等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日常生活教育的优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换为道德规范,通过形成有利于培育这些道德规范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把这些道德规范渗透到民众的日常思维和观念中,使其“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5〕同时,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积极发挥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和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做到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关键是立足人们的思想实际,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冲突,紧紧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让老百姓真实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他律遵循升华为自觉践履,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进而增强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形成共同理想和共同奋斗目标。
3.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缺乏“身份意识”,缺少“民族认同”,那这个民族的发展必然没有凝聚力,必然四分五裂,因此,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心聚力,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法宝。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共同体,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共同创造和培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所蕴涵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汇聚成人们自身的素养,逐渐积淀为民族心理、民族品格,使民族的发展获得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并对于巩固和延续国家秩序、民族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方面立足于中国本位,不忘本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14〕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血脉作用,同时要面向未来,守本开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共筑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并在此基础上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进各民族群众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中国方案的认同,以铸牢各民族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虽然我们共属中华民族文化,但是各个民族具有独特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社会风情、心理意识及思维方式,如果我们仅简单进行全民汉文化思维和教育,只是强制性地嵌入外在规范,与其赖以生存的人文生态与社会心理空间无所关联,对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缺乏民族人文心理关照,那就容易培养单向度的社会群体,不利于凝塑政治认同、社会共识。因此,在新时代既要从制度、政策等层面强化民众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同时又要正确引导民族社会心理,关照各个具体民族个体或群体基于特定自然、地理生态形成的心理特质和人文模塑,高度重视各民族民众精神文化需求和思想价值诉求。互相理解,求同存异,让“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成为各民族交流交往的价值操守和准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上,通过正确引导民族社会心理培养强烈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培养中华民族统一的身份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实现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谐发展,把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主流文化建设中,推动民族心理认同体系和谐有序构建,营造良好的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人文环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文化自觉基础上不断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道成为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的精神助推器”。〔15〕同时,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找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结合点、情感共鸣点以及心理契合点,在全社会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这样就会使人们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从而筑牢人们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与时俱进,顺应新的历史形势解决新的历史问题。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略,积极筑牢民族之根,铸造民族之魂,凝聚民族之心,同心协力形成关于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泛的社会共识,进而形成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全面发展,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