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苗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重庆 400030
随着我国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不断发展,开放性骨折患者呈逐年增多趋势,而手术是治疗该创伤的最主要手段,但由于开放性骨折的皮肤屏障破坏,局部软组织挫伤、坏死/缺损,易发生感染,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紧张等负面情绪[1]。因此,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若能够尽早掌握其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防止术后感染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预后。鉴于此,本文选择骨科四肢骨折患者84例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间我院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84例,男女比例为:42:43例,年龄为:22—72岁平均值为(35.62±4.14)岁;开放程度分类(Gustilo-Anderson分类法)I型41例,Ⅱ型21例,ⅢA型10例,ⅢB型9例,ⅢC型3例,首次清创时间<6小时64例,≥6小时20例,术前使用1、2代头孢抗生素71例,未使用抗生素13例,所有患者排除绝对手术相关禁忌证。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式,逐份查阅病例资料,并将患者开放创伤类型、首次清创时间、抗菌药物使用以及住院时间等状况进行汇报,并制定适宜的护理干预。
1.3 感染评价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1)患者浅表切口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深部切口局部压痛;(2)生化检测,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不同程度升高。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Mean±SD)用于表达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百分比表达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感染的发生率 骨折术后患者84例患者中,感染率22.62%(19/84),未感染率77.38%(65/84)。对感染病例进行细菌学检验,大肠埃希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阴沟肠杆菌3例、其他革兰阴性菌2例,2例未培养出细菌。
2.2 术后感染因素分析 感染者中Ⅰ、Ⅱ型开放性软组织损伤2例,Ⅲ型开放性软组织损伤17例,首次清创时间≥6h 11例,术前抗生素使用有6例,未感染者中Ⅰ、Ⅱ型开放性软组织损伤63例,Ⅲ型开放性软组织损伤15例,首次清创时间≥6h 9例,术前抗生素使用有65例,由此看出感染者在开放性软组织损伤、首次清创时间、术前抗菌药物使用上与未感染相比差异显著(P<0.05)。
开放性四肢骨折是临床常见创伤之一,患者起病急,皮肤屏障开放,伤口伴有不同程度污染,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高,严重时可能截肢,致残率高,因此需要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处置措施,以确保患肢功能恢复[3]。
目前,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局部皮肤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增加相关并发症风险,其中切口感染为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生理及心理上造成严重痛苦,且延长术后恢复进展[4]。本文研究结果中:84例患者,感染率22.62%(19/84),未感染率77.38%(65/84);感染者在局部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程度,首次清创时间,术前抗生素使用三个危险因素上与未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局部皮肤软组织开放失去屏障作用,挫伤组织血供差,抗感染能力差,坏死组织是细菌良好培养基;首次清创时间长,伤口长时间暴露,使微生物进入创口的概率增加,微生物滞留时间长;术前使用抗生素:外伤后早期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抑制常见菌快速繁殖,减少感染机率,通常以1、2代头孢为主,对怀疑有G-菌感染可合用氨基糖苷类。针对以上风险因素,可制定如下护理风险管理,以达到有效降低感染率,具体如下:(1)成立开放性四肢骨折管理护理小组,整理、收集近年开放性骨折急诊处置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缺陷,并加以评估,分析,总结不足及教训。(2)伤口管理:①初步评估局部皮肤软组织情况,明确开放分期,在患者搬动过程中注意保护局部软组织血供,避免骨折断端再次挫伤皮肤软组织影响血供;②按开放性骨折急诊处置流程快速完成入院前准备、术前护理准备,尽可能缩短首次清创前时间,让患者入院后能早期进行首次清创,降低感染机率;③科学使用抗生素,及时了解抗生素过敏史,并遵医嘱按药物半衰期规律科学给药。
综上所述,若能够尽早掌握其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防止伤口感染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