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岗沉船遗址出水瓷器的装饰风格与历史艺术价值

2020-03-03 05:46
理论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磁州窑瓷器装饰

孟 璇

辽宁省绥中海域位于渤海辽东湾西南部,大致范围为由六股河入海口向西至山海关,海岸长约75公里。绥中海域除止锚湾以西为局部沿岸外,海岸线较平直,海岸主要由沙泥砾岸构成,沿海主要分布浅滩、沙堤。三道岗海域位于绥中海域东段,团山角南约5-15 公里之间,海底沙堤较为集中。1991 年7 月,辽宁绥中县大南铺村的渔民在三道岗海域打渔时,偶然打捞上来一些元代的瓷器,后经考古队员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海下挖掘,打捞出水瓷器共计584件。此外,沉船装载的货物还有香料、丝绸等。经相关专家初步推定,这些瓷器为元代磁州窑的产品。

一、三道岗遗址出水瓷器的装饰风格

三道岗遗址出水的瓷器属于元代磁州窑瓷器,而磁州窑瓷器则为元代最具代表性的瓷器之一。磁州窑位于河北省磁州而得名,河南汤阴的鹤壁集窑、禹县的扒村窑、修武县的当阳峪窑,以及山东、山西、陕西等地的一些民间窑,都属磁州窑系。元代时期,磁州窑场已经遍及中原各地及黄河南北,主要生产以造型硕大、浑圆、厚重为主要特征的瓷器,其主要类型有白釉黑花大罐、瓷盆儿、白地黑花瓷枕等。磁州窑瓷胎较为厚重且比较粗糙,大多为灰黄色、施白色化妆土、釉子白中泛灰黄色,瓷器表面的颜色略显暗雅。其主要装饰多为白釉、白釉褐花、黑釉及少量的翠蓝釉,器腹上的装饰纹样多为龙凤、花草、云雁纹样,还有墨书诗句等。受地理环境因素,磁州窑的瓷土质量成色较差,成品胎色较深,窑工们将胚外施加白色的化妆土,再在瓷器表面罩一层透明的釉,使成品瓷器看起来光洁明亮。元、明、清以来的陶瓷彩绘技法是从磁州窑开始的。磁州窑的胎质较粗,品种有黑、白釉地各种器皿,创造了在白釉上画黑色图案的技法。其装饰方法采用在化妆土上进行雕刻花纹,剔黑和留白,使得瓷器表面的花纹有着强烈的黑白对比效果,绘制的内容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元代时期,磁州窑采用大面积留白的创作方法,突破了宋代白色为底、黑色作花的常规,改为黑底白花的装饰风格,与同一时期景德镇陶瓷中的青色为底、白色作花的装饰风格相一致。磁州窑还有刻画兼绘画、剔刻添彩、珍珠地等多种装饰方法。磁州窑画花的工艺比较成熟,笔触流畅、奔放,技巧娴熟,纹样活泼,图案有莲花、龙凤、牡丹、游鱼及婴儿等。其风格矫健、挺拔、洒脱自如,格调清新明快。

1.装饰釉的风格特征

(1)白瓷装饰釉特征

三道岗沉船遗址出水的元代磁州窑从白瓷的装饰类别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白地黑花与白地褐花。白瓷胎体较厚,胎质较疏松,胎色白中略带浅黄色,胎体罩有釉层表面再施化妆土,再在器物的化妆土上用黑、褐等颜料绘制出各种图案及纹样后再罩施一层透明的釉,从而形成了“白地黑花”与“白地褐花”的装饰风格特征。

(2)黑瓷装饰釉特征

三道岗沉船遗址出水的元代磁州窑瓷器以黑瓷碗类居多,黑瓷的胎质同白瓷一样,但一般釉下未施化妆土,釉色有酱黑、黑色,釉面光滑亮洁。早在东晋时期就已经开始烧制黑釉瓷,到了宋代出现很多烧制的手法,使得黑釉装饰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黑釉的原料一般是当地的黄土,因铁元素含量较多,所以烧制后呈黑褐色。瓷器所呈现黑红、黑蓝、黑绿、黑褐等颜色的釉,是因施釉的厚度、窑温以及火焰的不同所形成。作为瓷器的装饰釉,其品种有:玳瑁釉、斑点釉、丝毛釉、虎皮釉等装饰特征。

(3)翠蓝釉特征

三道岗出水的器物中翠蓝釉瓷较少,翠蓝釉的瓷器胎体同白瓷,一般在化妆土和褐色彩纹上罩一层翠蓝色釉层,或将翠蓝色釉装饰在器物的局部,如器物口部、足部。

2.装饰纹样的风格特征

(1)龙凤图案装饰

龙凤图案是磁州窑瓷器装饰的明显特征,主体装饰使用在罐、壶、瓶等器皿的腹部及大盘的里心部位。三道岗水下考古所出水的龙凤图案瓷器,标本为LSW0002〔1〕口径18.8 厘米,腹径29.6 厘米,底径11.4 厘米,高29.7厘米,斜方唇,直口微敛,短颈,溜肩,上腹较鼓,下腹斜直内收,足底内凹深挖,呈二层台。罐肩绘有缠枝菊花,腹部菱形开光部分绘有一龙一凤在云气中畅游,在开光之间处绘折枝花卉,罐内书有一草书“寿”,由黑色线条绘制而成,腹部纹样复杂,线条流畅奔放。此外,在“1982年扬州出土的磁州窑龙凤纹罐和1982年辽宁辽阳窑藏中出土的磁州窑龙凤纹罐中的凤纹,都采取立式画法,腹部呈螺旋形,羽毛全部由放射线状的细线条构成,整个凤纹的形状有如一个等边三角形,画面简洁,生动活泼,是元代磁州窑凤纹应用中的时代性突破”。〔2〕

(2)诗书词曲装饰

碗是三道岗沉船的主要器类之一,在总计标本135 件的瓷器中,受元代文学与书法的影响,均体现出以当时元代流行的词、曲牌中的诗词作为装饰。从元代赵孟頫开始,中国画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书法式的自我再现取代了写实的再现。赵孟頫的书法艺术“追求形式之美、布置之妙、运用之奇,也重神采、重意趣、重寄托、重抒情写志”。〔3〕从而带动了元代书画浪潮。 标本为LSWO605〔4〕的铭盘是沉船碗类的代表容器之一,碗内书有草书“风花雪月”四个字,口径为9.8 厘米,足径4.1 厘米,高4 厘米,碗内及腹部施白色化妆土罩透明釉,碗的内壁釉下饰褐色弦纹,中心处理为褐色彩绘纹样。此外,碗类装饰还有以下两种:其一,碗内及腹部施白色化妆土,腹部以下施酱黑色釉,外底及足部露胎,碗内壁釉下饰褐色弦纹,中心处为褐色彩绘纹样;其二,瓷碗内及外腹部上部均施有酱黑色釉,下腹至底露胎,碗内壁以褐彩绘制出上下两组菊瓣纹。从元代瓷器中的书法装饰纹样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书画同源”的重视,纹饰中的笔墨意趣得到了提升,线条的地位得以提升,由此降低了“形”在绘画纹饰中的重要性。

(3)婴戏图装饰

沉船出水的瓷器中罐类标本有24件,最有特点的当属婴戏图瓷罐标本LSW0607,〔5〕口径17.6厘米,腹径30.6厘米,底径12.3厘米,高29.4 厘米,斜方唇,直口微敛,弧肩,上腹鼓,下腹斜收,胎色白中闪黄,在施釉处上白色化妆土,化妆土上绘制褐色的纹样,罐肩部绘缠枝菊花图案,腹部为二开光,罐壁绘一婴孩手握一折枝花,斜倚在牡丹与菊花之间,其一内绘制荷花,二开光之间绘制折枝花。元代瓷器的人物题材较宋代增多,可婴戏内容不如宋代丰富,但在颜色上尝试了大胆的创新,使用棕红色,还出现了孔雀绿釉黑花新品种。元代绘画更在于“写意”,以及“形”与“神”关系的深刻变化。受南宋画院的影响,艺术家已经意识到“意韵”比“形似”更为重要。赵孟頫“以‘清远’代替了南宋末期的‘幽玄’,重辟艺术的新生命”。〔6〕元代绘画之所以有较高的发展,是立足于主客均衡之上的。到了清代,婴戏图在瓷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婴孩的手中举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麒麟送子”等旗或牌,其寓意也更加明显。

二、三道岗沉船遗址出水瓷器的历史价值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只存在于东南沿海,而事实上海上还有另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东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也分为东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上丝绸之路,东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面向东亚的朝鲜,即从山东半岛到朝鲜,这条路由于面对的国家是东亚,且朝鲜在古代作为中国的朝贡体系中的一国与欧洲中亚各国不一样,因此,这条路很少提到。”〔7〕早在春秋时期,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与邻国及周边地区大力发展贸易。《管子》载齐国与朝鲜的贸易往来交易的主要产品有朝鲜的“文皮”(有花纹的兽皮,如虎皮、豹皮)、毤服(皮衣)”此时,齐桓公开辟了从山东半岛到朝鲜半岛的“海上丝绸路”。到了秦代,徐福曾两次大规模东渡,航行路线也是东海上丝绸之路。汉代至隋唐东海上丝绸之路也一直畅通,《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和《新唐书·地理志》均详载了古代中、日、韩海上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契丹国志》记载:“幽州北七百里有渝关(今山海关),下有渝水通海”。也说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在辽代也发挥着作用。元代时期,元世祖忽必略比较重视海外贸易,曾多次派使臣出访海外,以加强与东起日本,南到东南亚岛国,西到印度洋地区国家之间的联系,先后在泉州、庆元(今宁波)澉浦(今位于浙江省海盐县南端)、广州、温州等七处设市舶司,以加强海外贸易。元代的航海技术也有所进步,元代的《海道经》《大元海运记》等书中,均有使用罗盘针航海的记载。辽宁抚顺博物馆还藏有由磁州窑烧制的指南碗。元代航海当时建立起多条海上交通线路。江南的庆元港与日本的直线距离较近,元代时两国的文化与贸易往来通常从庆元起航,经高丽抵达日本。至于北方,直沽到高丽也有航线,中国北方通往日本的贸易,也可以从直沽起航,经高丽抵达日本。关于元代的直沽高丽线,高丽商人通常经松辽平原陆路驿道进入中国内地。自元贸易后,商人从直沽乘船返回高丽。《老》《朴》中均有关于直沽港与高丽来往的记载。《老乞大》中记载:“五月到高唐,收起绵、绢,到直沽上船过海,十月里到王京。”世祖至元代后期,诸王因叛乱占领辽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元代罗璧“以漕舟至辽阳,浮海抵锦州小凌河,至广宁十寨,诸军赖以济”,〔8〕大概航行的就是直沽到辽东这条航线。然而这些都是史料的记载,少见实证说明。而绥中三道岗沉船的考古发掘,无疑是对“东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提供了详实有力的证据。三道岗沉船遗址位于辽宁省绥中县以南的渤海西侧三道岗海区,位于今辽西地区,从沉船打捞出的瓷器的风格特点及绘画特征判断出产自河北磁州窑,绥中三道岗沉船可能是环渤海西岸线的国内贸易沉船,航船的目的港很可能就是东北渤海沿岸地区,极有可能是通过渤海湾经高丽到达海外或更远的日本。那么渤海湾,无疑成了元代由南方连接东北的一条主要经济航线,也是北方对外贸易的航线,是“东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经之路和主要组成部分。

元代的陆路交通也比较发达。元代时期,在东北辽阳建行省,其管辖范围非常之大,包括现在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在内,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黑龙江以北以及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朝鲜半岛东北部。辽阳行省东临日本海,最东北端到达弩尔哥(奴儿干)。由于幅员辽阔,驿站的制度随之形成,成为效率极高的交通设施,元代全国遍设驿站,东连高丽,东北至奴儿干,北达吉利吉思,西通伊利汗国、钦察汗国,西南抵达吐蕃,南接安南、缅国。《元史·兵志四》中载腹里各路的驿站,总计有198 处,其中陆站175 处,有马12298 匹,车1069辆,牛1982 只,驴4908 头。其他各地陆站,担负运载的牲畜和车辆数量不等。水站设于水路沿岸,备有船只,为过往官员提供服务。如江浙行省的水站有82处,湖广行省的水站有73 处,四川行省的水站有84 处。个别地区因特殊的地理环境,使用不同于内地的交通工具。如辽阳行省北部,因天寒冰冻设狗站,以狗拉雪橇作为运载工具。据记载,辽阳行省有狗站15处,狗3000只。“马可·波罗曾描绘过这种狗站,他说:‘土人制无轮之橇,行于冰泥之上,俾其不致深陷于其中。每橇置一熊皮,使臣坐其上,用上述之大犬六头驾之,不用人驭,径直下站,安行冰泥之上,每站皆然。驿站之人,别乘一橇,用犬驾之,取捷道径赴下站。两橇既至,使臣又见有业已预备之犬橇,送之前行,至若原乘之橇则回后站。’”〔9〕西部沙漠地区,常用骆驼作为驿站载客工具。道路遥远,元代朝廷设有多个“站赤”和急递铺,站赤即“站驿”或“驿站”,有陆站和狗站,狗站用狗拉雪橇行于冰上,运输人或货物。从元都城到辽阳,以至东北各个地区,交通网站星罗棋布。据《元史·兵志四》统计,辅内陆站,有车1069 辆,牛站60 辆,河南行省的陆站有车217 辆,湖广行省陆站有车217 辆,而辽阳行省陆站有车2621 辆。“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至,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从中可知,在元代时期,东北内陆的丝绸之路不仅存在,而且还不止一条。

瓷器曾通过东部丝绸之路到达远东地区。近些年来,在俄罗斯滨海地区瓷器出土地点(个别地点的瓷器系采集)主要有沙金斯克耶古城(又译“塞金”古城)、阿纳耶夫斯克耶古城、爱卡特诺夫斯克耶古城、多布罗泡耶夫斯克耶居址、诺夫哥罗德耶夫斯克耶城址、马斯克耶古城、波谢特湾等遗址。遗址出土的釉陶和瓷器器形可辨者共475 件,分别属于定窑、钧窑、景德镇窑和磁州窑等窑场,此外,还有一些窑口尚不好判定的黑釉和青釉瓷器。这些瓷器中定窑瓷器所占比例最高,约为49%,共200 余件,以沙金斯克耶古城、阿纳耶夫斯克耶古城两个地点出土数量最多。〔10〕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也漂洋过海到日本。20 世纪60 年代,日本九州福岗在修建地铁时曾出土了一些宋代时期磁州窑陶瓷碎片,而后相继在日本东京、熊本、福山、京都、滋贺等地也出土了磁州窑的产品及碎片。其绘画风格及装饰风格带有元代磁州窑特点。由此可知,宋元时期的磁州窑艺术早已在日本传播。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于1974年到中国访问时,见到周恩来总理时曾打趣地说,日本是中国的孙子。周总理不解,田中角荣解释道是因为日本的陶瓷是向朝鲜学来的,朝鲜的陶瓷则是由中国传入的。从古陶瓷的历史角度来看,田中首相的说法合情合理。〔11〕也就是说,日本在陶瓷文化上应当是中国的再传弟子。因此,三道岗沉船遗址的发现,无疑给“东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和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可靠的依据。

日本对磁州窑瓷器是十分青睐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日本对磁州窑瓷器的收藏。宋元时期,中国就有大批精美的陶瓷出口至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宋元的磁州窑产品在艺术上已形成白地黑花、黑釉、化妆白瓷等装饰纹样。目前,日本对于磁州窑的研究位于国际领先位置,从而出版了一批又一批有关磁州窑的精美书籍。这与日本对磁州窑瓷器的喜爱与收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日本各地有许多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包括瓷枕、梅瓶、红绿彩碗、龙凤纹坛罐在内的大批瓷器精品多达上万余件。其中,日本东京的国立博物馆、梅泽纪念馆、静嘉堂文库、永青文库、出光美术馆、白鹤美术馆、箱根美术馆、冈山美术馆等收藏包括宋代磁州窑作品19件,金代磁州窑作品37件,以及元、明、清时期的磁州窑作品数件。二是日本各地对磁州窑的技术传播。在日本陶瓷界,磁州窑技术被视为日本陶艺的祖先。来华考察磁州窑陶器的日本团队常称磁州窑陶艺为“大前辈”“大先生”。中国磁州窑制瓷技术向日本的传播,一方面是由中国大陆的直接传播,另一方面是经朝鲜传过去的。日本制瓷的许多生产技术则是先学习中国的磁州窑。元代陶瓷中餐饮器皿数量多而新。主要有碗、杯、罐、盘、壶等,其造型以硕大、浑厚、端庄、丰满为特征。磁州窑的制瓷技术对日本产生了启迪,涉及制瓷、造型装饰等各个领域。如日本早期的“绘唐津”“志野烧”等吸收了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纹饰,日本的黑釉天目制作技术学习了磁州窑的黑釉茶碗。日本有田、伊万里五彩等装饰技法则是以金代磁州窑中红绿彩、绿彩加金、黑花与红绿彩为基础。三是日本对磁州窑艺术的传播,元代陶瓷中餐饮器皿数量多而新。在釉色与器形上较之前代有很大的进步。当时主要生产陶瓷器皿的有磁州窑、龙泉窑、耀州窑、景德镇窑等。20 世纪60 年代,日本出土的磁州的产品及碎片。其绘画风格及装饰风格带有元代磁州窑特点的如京都市鸟羽离宫遗址、平安京遗址、中京区鸟丸通三条上儿汤之町等一些出土瓷器。此外,还有黄釉下黑彩、三彩线刻、绿地白剔装饰风格的瓷器,器物类型包括碗、瓶、盘、钵等,与观台窑、彭城窑、临水窑的风格相一致。

三、三道岗沉船出水瓷器的艺术价值

元朝,由草原游牧民族蒙古族所建立。元代瓷器具有明显的草原民族独特风格,制成的器物风格粗狂。除磁州窑外还有钧窑、龙泉窑、德化窑、景德镇窑等主要窑场。景德镇窑在制瓷工艺上有着较高的突破,使得中国绘画技法与制瓷工艺结合得更加成熟。景德镇最闻名的器物为青花瓷。元代青花瓷具有其时代特点:器物的形态较大,胎体较厚,分量较重,白釉含青,青花发色偏灰,层次分明,使用的钴料有国产、进口两种,进口的颜料绘制出的釉面有黑色斑点,国产颜料所绘制的比较单一,纹饰比较草率,品质较好的青花瓷则大多用于出口贸易。此外,景德镇还烧制“枢府窑器”(卵白釉器),相传这些瓷器是为元朝官府枢密院所烧制,有些器物上有“枢府”字样,“‘枢府’是‘枢密院’的简称”。〔12〕卵白釉的釉层较厚,颜色剔透犹如鹅蛋白,卵白釉的出现为明代乐甜白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磁州窑瓷器虽不如景德镇瓷器做工精致,但其将北方民族典型的粗犷豪放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瓷器上的纹样绘制简单、朴素大方、造型准确、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元代的绘画艺术,较之宋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此时画院已不复存在,画风由两宋画家的高度向写意发展,“文人画”逐渐占据画坛的主流。磁州窑中的“白釉褐彩云雁纹罐”就是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这一美学思想。清代中叶郑廷桂《陶录余证》则说:“磁石制泥为器,非吸铁引针之磁石,亦非烧料为磁粉之类,乃别一种石,其色光滑而白,其性埴而松,其器美而石致,实与瓷土异,惟磁州许州有之。”由此可见,磁州窑独特的艺术价值。

唐宋时期,制瓷艺术逐步发展起来,是青釉瓷器向白釉瓷器的过渡时期。白釉和化妆土的出现为制瓷艺术奠定了物质基础。磁州窑瓷器承袭了隋唐时期部分器物的造型,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制作出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器具。在绘制装饰纹样的造型基础上,注重纹样的构成和色彩对比等手段,将工艺、绘画、雕刻紧密结合起来。装饰纹样多取材于民间传说、人物故事、花鸟虫鱼等题材。宋代磁州窑瓷器专供民间使用,其类型多为生活日用的餐饮器皿、灯具、寝具、供器、梳妆用具等,技法主要以刻、划、剔花、彩绘为主,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装饰题材多取决于花、鸟、虫、鱼、猛禽、婴戏等。宋代时期磁州窑以瓷枕最为闻名,磁枕上的提款也最为丰富,如“张家造”“李家枕”“王氏天明”等,其中以“张家造”款数最多,多为东艾口窑出土。〔13〕类型主要有叶型枕、豆形枕、银锭枕等。在北宋期间,风俗画开始盛行,磁州窑瓷器上的装饰风格也随之变化。辽代的磁州窑瓷器形成了“汉式”与“契丹式”两大风格,内蒙古地区的辽代池州窑瓷器主要出土于古城的遗址或者葬墓之中,大部分瓷器作为契丹人的陪葬品。“汉式”瓷器有盘、碟、杯、梅瓶、温壶、盒等,“契丹式”瓷器有方碟、多棱碟、海棠碟、鸡腿瓶、葫芦形执壶等。“磁州窑系是宋金时期北方地区形成的一个窑系,并延续到元代。”〔14〕到了元代,受青花瓷流行的影响,磁州窑瓷器经材质、形状、装饰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高了磁州窑瓷器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元代磁州窑瓷器的装饰风格带有蒙古族豪爽、自由、奔放的显著特点,相比宋代瓷器纹样的线条更为生动、凝练、富有意趣。元代磁州窑瓷器虽兴起于宋代,但是在经历了元代的演变后逐渐衰落,笔者分析磁州窑瓷器在元代衰落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当地的土质在做瓷器时有一定的弊端,胎质成色不够好,需要后期的二次加工,这为制瓷工作增添了麻烦;二是当时兴起的景德镇青花瓷无论是在瓷质还是装饰风格上都更受人们喜欢,18世纪欧洲成为华瓷外销的主要市场。

2002年,5月8日,日本大阪市博物馆馆长蓑风一行到中国邯郫进行考察,在参展时发现,在日本茶道文化中有一只标志性的古碗与磁州窑的产品相仿,而这只瓷碗一直被认为是高丽王朝在江户时代传入日本的。浙江余杭县径山群峰叠翠,林木幽深,山中所产之茶,形好、汤绿、香高,曾为朝廷贡品。径山上的径山寺得地利之便,茶事活动十分丰富,常举办茶会,四方僧侣,以及施主香客,接踵而至,久而久之,品茶成习。南宋时曾有日本高僧荣西禅师到中国学佛,被宫廷召至京师临安,作“除灾和求雨的祈验”,并于径山寺举行盛大茶礼,以示嘉奖。从此,径山寺饮茶之风甚盛,每至春季都举行茶宴,座谈佛经,而且形成了一套由“调茶,捧茶,献茶”组成的仪规。茶宴进行时,僧客接茶后,先启盖闻香,再捧碗观色,最后启口尝味。一旦茶过三巡,又开始评论茶品,说一些赞许主人品行,以及评价茶叶的话语,随后便是诵经念佛,谈事叙谊。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径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学成归国时,将径山的茶具和“茶宴”礼仪传到日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以茶论道的日本“茶道”。据日本《类聚名物考》所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时过千年,说起日本茶道,日本人常追溯径山的茶宴,不时来径山探访古老的中国茶礼。而日本茶道中十分崇尚的茶具非常古朴、典雅,如黑釉茶碗等,无不打下了磁州窑的印记。

四、结语

三道岗沉船遗址证实了环渤海湾源远流长的古代海洋文化体系,证实了绥中海域就是环渤海航线的重要环节,是“东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航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也正如陈炎所言:“这条航路已经不只是传播桑布、缫丝等生产技术的‘丝绸之路’,而已经发展成为传布友谊和传布政治思想、宗教学说、文化艺术……等交织在一起的‘文化交流之路’。”〔15〕陶瓷带动了古代中国南北方的经济贸易往来,对“东海上丝绸之路”的探索提供了历史实据。此外,沉船遗址所出水的瓷器,也为磁州窑瓷器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信息,更对元代磁州窑瓷器的艺术研究具有宝贵价值。这是一艘没有到达目的地港的船只,起点的瓷器老板期盼这次有一个好的收成,终点的百姓盼望他们的生活用具早日到来,然而这艘船只永远地沉没在了三道岗之中,这些尘封已久的瓷器却对后人具有宝贵的价值。

猜你喜欢
磁州窑瓷器装饰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5)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4)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2)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1)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