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茜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成都 610066)
素质教育背景下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度得到了改善,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着音乐教育主要以知识技能为主、缺乏深刻性,学校音乐课开课率偏低,音乐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音乐课程要有人文性特征,但在实际的音乐教育中,人文性内涵特征不被特别重视,很难体现出来。所以需要重新理解音乐教育,重新理解什么是人文性,才能把握其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只有正确认识音乐教育的人文性,才有助于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发挥音乐教育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在古希腊语中,广义泛指文艺、艺术、音乐等,直到近代“音乐”一词才特指音乐。音乐是产生时间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过去音乐本身隶属于其他文化形式的范畴,如宗教、祭祀、医术和教化等,与人类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换句话说,音乐是人类天生存在的本能,是生命多彩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原始自发性的冲动。音乐艺术有着满足人类群体生活的文化性和传承性,也有着独特的民族含义和文化内涵。广义上的音乐教育是随音乐的产生而存在的。在史前,音乐教育在人类生活中广泛存在,是重要的教育类型之一,也体现了音乐教育对象全民化和教育场所社会化的特点[1]。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音乐教育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本质内涵也与音乐艺术自身的属性相关联。
1.术——音乐教育的实践性
“术”蕴含着音乐教育的实践性。音乐教育的实践特性是音乐教学中最表层的属性。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需要大量的技能练习和掌握,如歌唱、舞蹈、器乐等各个方面。学习音乐的第一步就是要掌握技巧,正是这一特性,使音乐教育思想很长一段时间都停留在以技艺掌握为重的阶段,或者单纯的娱乐和消遣层面,甚至现在有许多音乐教育者还在把技巧练习当作音乐教育教学的唯一任务。现在的各种音乐机构和学生家长也只关注孩子学习音乐是否通过考级、比赛是否拿奖、学习音乐是否可以给考学加分,甚至学习音乐成为文化课考生的另一条考学捷径,充满了功利性。因此,具备音乐技能只是音乐教育的初始阶段,技能不是音乐学习目标,也不是音乐教育价值的体现。
2.法——音乐教育的审美性
“法”蕴含着音乐教育的内在价值体现——审美教育。音乐的美学思想产生发展由来已久。无论是中国古代教育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还是音乐教育思想著作如《乐记》和《声无哀乐论》,或是西方教育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美学思想,都体现出音乐美学的存在价值,这也就预示着音乐教育离不开“美育”。1961年的《国民学校另施行细则(摘录)》第一章教科及编制中指出:“唱歌要旨,在使儿童唱平易歌曲。以涵养美感,陶冶德性。”这是我国在政策规定中首次强调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从此,审美教育思想在我国迅速发展并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最核心目标。音乐的审美教育让学生通过音乐素质的培养,提高其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整体审美能力。这也是音乐教育的最终价值体现,对人们的生命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审美性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
3.道——音乐教育的人文性
“道”是音乐教育的核心,蕴含着音乐教育对生命的回答。音乐为何而存在?因为音乐体现着人的思想、情感和对生命的感知,是人类文化的外显形式,甚至是超越语言的一种存在,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了音乐教育的不可或缺性,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人类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凸显了鲜明的文化特性和人文特性。音乐是这种文化特性的表现,可以说文化即音乐,或音乐即文化。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背后的文化,认识并去理解,才能真正读懂音乐,达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的来讲,音乐教育的本质不是独立存在的,从实践到审美再到体会其人文内涵的过程,就是学生发展并健全人格的过程。
音乐教育要达到人文性的层面,首先就要理解什么是“人文”。在音乐教育角度下,笔者认为:“人”是音乐教育的主体,所以音乐教育要关注到“人”本身;“文”指音乐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文的广义含义是人以自身角度提出的对客观事物的理性思考,从而综合总论出某种能被大众认同的符合世界发展规律的个人观点,简单来说就是人类文化的简称。人文通常包含人类活动中的很多方面,并且对这些方面进行的科学总结,包括但不限于文化、语言、艺术、美学、音乐、教育、手工、哲学、政治、国学、历史、法律、民俗等方面。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的一种人性教育,是内外兼修的素质教育。人文教育让人思考并理解生而为人的意义,使人的一生不至于庸碌无为。人文教育包含三个层次,即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成人”教育,这使受教育者能在三个层次上融合进而展现高涵养、高素质的自我,达成不一样的个体教育目的。
人文主义思想最重要的最核心的都是“人”,世界上无论是信仰、价值观、知识还是思想,都是从我们“人”身上总结而来,没有人就没有一切,而人的经验总结又可以复制传递下去,就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意义。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尊重个体尊严也是“人”的一种能力,为了解放这个能力,教育和个人自由是必要的条件。人文主义始终对思想十分重视,这里的思想是指在不同社会和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方方面面的思想认知,而不是某个单一方面的本能理解。
人,是音乐教育的主体和载体。冯长春在《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中指出“音乐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创造它的是人,享有它的也是人,音乐的价值皆取于人”[2]。人是一切人文的、社会的主体,要最大限度地尊重人的这一重要属性。音乐实际就是人性艺术,参与者是有充分人性的自由人。无论是什么教育活动,人始终处于主体性地位,人的这一地位特征使求知性、自由性、自觉性成为人的基本追求。求知性是人类的天性,自由性是指自由的存在是一切行动的本源,自觉性是指人自动自发的内源性的动力。席勒说“更好的人性既要有和谐统一的本性,还要个体的自由性和多样性”;尼采则说“没有了个体的自主、自由和自愿,教育必定沦为对精神的奴役”;还有很多哲学家艺术家都认为人才是一切一切的核心根源,自由性更是一切的起源。音乐的自由性则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和依存。
综上,音乐教育首先突出人文性就是侧重人的主体地位,人是音乐活动的开端和结尾;其次音乐教育的最终追求就是人的主体人格的完全养成。这种人格根植于音乐属性中,同时人的社会性、自然性、精神属性在音乐性中统一综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将音乐教育当作工具,要寻根究底地找出文化性依据,将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发展、成长、完善重视起来。
1.音乐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音乐教育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其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实施等各个方面。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音乐教育缺乏人文内涵的问题,教育观念的改变是基础。“人文性”作为音乐学科的课程性质,提出已久但还缺失,其原因一方面是一部分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其浅显的解读。例如在一节音乐欣赏课程中把人文性的方面体现为在PPT上展示音乐作品的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自己或学生朗读一遍后就开始进入音乐欣赏阶段,这就足以说明这位音乐教育者并没有真正理解“人文性”的内涵。当今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自身在专业知识储备上并没有达到具备深层次的内涵,所以自然也没有办法将音乐课程设计得更具有深刻性。所以,音乐教育者应多自我研修,提高自身修养,正确认识音乐教育人文性的本质内涵,并理解音乐学科的人文内涵,改变原有的传统教育观念。另一方面,音乐教育研究者应对音乐教育的人文性进行更多的理论研究和文字解析,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材料,指导其教学实践。
2.音乐教育中更多地关注“人”
这里的“人”是指不同个体对音乐所产生的不同感受,音乐教育应该着重于对这种感受认知的引导,这种引导方式是特殊化的,不应该千篇一律、众人一致,而是非常规、具有差异性的。例如在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欣赏课中,不同的学生听到这部音乐作品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心情失落的同学听到此曲感觉到更加悲伤;刚从操场跑步回来的同学听到此曲感到宁静;刚得到老师表扬的同学听着此曲感觉润滑圆满;努力读书的同学听到此曲使他得到了些许的放松。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让学生有自身感受前,就限定这首曲目本身是什么样的情感,界定好了的情绪就会让个体忽略自身的感受,也就违背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理念。在学生对音乐有了自身的体验之后,音乐教育者再讲解此音乐作品的原意和文化背景,使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音乐,一首音乐作品甚至是一个时期的文化映射。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种族、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也就产生了非常不同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尊重、理解文化差异的合理性,并平等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种族差异,形成世界大同的平等音乐价值观,尊重音乐人的创作。那么在教育中则应该使学生在学习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要对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不同时期的不同音乐作品加以了解,感知各种音乐作品的不同和内含的情感,理解人类音乐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多样性展现[3],如此,音乐教育的人文性就自然而然地得到突出体现。
音乐教育的人文性是音乐学科最重要也是最深层次的特性,人文性的体现离不开实践性的基础积淀,也离不开审美性的价值体现。所以想要音乐教育体现深厚的人文内涵,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追问真正的音乐教育应该是什么样态,并且重新理解和解释音乐教育的人文性内涵是什么,又如何体现。思考越多、追问越多,头脑里的概念才能越清晰明确,离教学目标也就越接近了。音乐教育要适应教育政策由实践—审美—人文的方向转变。只有明确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发展方向,才能正确把握音乐教育的发展,使其更具有深刻内涵,这对健全学生的自身人格、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培养全方位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