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学生体育素养的理念与途径

2020-03-03 03:45李宝龙
林区教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体悟培育技能

李宝龙

(东京城林业局第一小学,黑龙江 宁安 157421)

体育素养是中小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必须把握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如何树立培育学生体育素养的时代理念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是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必须面对和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滋养体育兴趣是培育学生体育素养的基本前提

1.兴趣滋养在学生体育素养形成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育学生体育素养,离不开对学生兴趣与爱好的关注,离不开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更需要关注学生体育兴趣的不断滋养。良好兴趣的滋养过程是一个人兴趣爱好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既包括教育者的努力,也包括被教育者自我提高;既有兴趣爱好者的主观因素,也包含客观环境的熏陶与影响。新时代培育学生的体育素养,要求树立新的兴趣观,即新的体育兴趣滋养观,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兴趣培养观。学生的体育素养应是一个比体育素质更为宽泛的概念,既包括体育知识与技能、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也包含体质水平、体育个性、体育修养与体育品质。就师生的体育素养而言,既包含良好的专业训练效果,也包括思想政治修养的培育与熏陶。体育虽无国界,但爱国高于一切。毫无疑问,对体育运动的丰富情感,对国家利益及民族感情的高度认同,必然置于体育素养的范畴之中。良好体育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固然离不开教育者的主观作为,但更需要良好的客观环境影响以及受教育者持续不断的努力。任何人优良体育素养的形成均非一蹴而就,都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要养成良好的体育素养,就必须持之以恒地在兴趣的滋养上下功夫。因此,学生体育兴趣的滋养不仅关系到课堂内外体育活动的成效、关系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情感积淀,更关系到学生优良体育素养的养成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只有充分认识并体悟到体育兴趣滋养对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重大意义,才能更加有效率地开辟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最佳路径。

2.兴趣滋养是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环节

培育中小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不断地滋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兴趣的概念,从心理学角度就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当人们认识到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与自身的需要有密切关系以后,就会注意、认识它和热情而耐心地对待它。兴趣与认识和情感有着紧密的联系,没有对某一事物的深刻认识,就不会对这一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对某一事物没有浓厚的情感,也谈不上对这一事物的兴趣。因而,认识越深刻,情感越强烈,兴趣才会越浓厚。赫尔巴特认为,兴趣乃是人意识的“内在动力”,是一种心灵的“内在力量”。按照赫尔巴特的观点,兴趣分为经验的乐趣、思辨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同情的乐趣、社会的乐趣和宗教的乐趣等六种[1]。当然,也有学者将人的兴趣分为技术的兴趣、实践的兴趣和解放的兴趣。心理现象研究表明,兴趣与需要、动机、理想、信念等息息相关,是一种个性心理倾向。因为需要的差异,人的兴趣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是物质兴趣抑或是精神兴趣,也无论是短暂兴趣还是长期兴趣,都必然是人们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如果说,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那么,通过后天的良好教育,尤其是创造各种可能的条件,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具有不同先天禀赋的人得到充分的发展,则是教育者的重要使命。就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来说,加大对学生体育兴趣滋养的研究力度,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推进当前中小学生体育素养培养途径的深入研究。

兴趣滋养的概念不同于兴趣培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滋养”作为动词,具有“供给养分”之意,而作为名词,则意指养分、养料。也有其他解释为:滋补养育,提供营养;或有释义为:养育、培养。

近年滋养兴趣、滋养心灵、滋养生命等提法已频见新闻媒体。例如,黄春在《探析如何提高初中生田径运动兴趣》一文中提出:“优化激励机制,激发内力滋养兴趣。”[2]本研究认为,兴趣滋养是一个比兴趣培养更为宽泛的概念,在“滋养”体育兴趣的内涵中,既包括满足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不断增强体质的需要,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在实践体悟中提高身心素养和体育品质,也包括根据教学对象的发展变化,不断滋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感、新鲜感、参与感和锻炼欲、竞技欲和表现欲,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自强、自尊、自信心以及意志力和团体合作力。当然,滋养学生体育兴趣,需要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尤其是体育活动环境,持续不断地影响和强化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体育兴趣滋养包括引领、吸引、激励、体悟等结构要素

兴趣的产生与发展依赖于后天的教育与培养,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滋养与体育素养的培养培育息息相关。体育兴趣滋养并非是不关注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是在更高的意义上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帮助学生领悟体育运动的真谛,进而培育学生保持对体育活动兴趣的新鲜感、旺盛感和持久力。体育兴趣滋养首要关注的是对体育活动的价值引领,价值与兴趣密切相关。体育价值引领的内涵中既有体育健康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增强体能、提高健康意识,也有体育精神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引领学生体会精神上的享受、感受生命的运动发展等,比如观赏体育运动的艺术性、惊险性并由此获得精神上的需要。通过价值引领,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持久兴趣,自觉发展个体的体能和坚持锻炼的兴趣,培育健康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体育兴趣滋养也必须重视兴趣的吸引、兴趣的激励、兴趣的体验与领悟的重要地位。体育兴趣的吸引当然要考虑方法的优化问题,但更要根据中小学不同阶段的体育课程目标,尤其是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以及思想品质目标,研究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别、不同个性学生兴趣的关键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接点与承接点,制定实施吸引并保持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策略。体育兴趣的激励,不仅要考虑到常规教学手段的更新以及制度化的保障措施,更应充分运用新媒体、多媒体、数字化网络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比如队列训练课与播放国庆阅兵式的媒介手段的融合等。

二、加强实践体悟是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关键要素

1.中小学体育课程是重要的实践课程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体育课程是一种技能性课程,体育知识是一种操作性和技能性知识。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学实践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中小学生体育素养的培育也不同于其他知识文化素养的培育。无论是操作性和技能性知识的教学,还是增强体能、培养健康意识和体育精神的训练,或者是以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习惯为主旨的体育活动,都是以群体或个体的实践活动为依托。因此,体育课实质就是一种实践课,体育活动就是个体鲜活生命的实践活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许多体育知识与个体的体育技能多是在实践体悟中获得与积累的,由体育活动及体育锻炼所推动塑造的意志力、忍耐力以及相关运动技能的培育方式也异于其他学科。学生体育素养的培育不是由喋喋不休的理论说教来完成,更多是依赖于实践训练、实践体验以及基于实践的领悟。仅就学生体质测量达标来说,它不仅反映着学校体育教学以及体育运动技能训练上的现实状况,也反映着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程度。新的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是以健康为主要目的。就课程实施的手段和目的来说,其实践性也远非其他课程所能比拟。因此,体育学科及其课程性质、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特点以及体育教学的过程都决定了体育课程鲜明的实践性特征,缺少对体育课程在实践上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意义的深入探究,势必会影响到体育素养的培育效果。

2.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实践体悟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实践体悟是学生体育技能训练所必需。各项体育技能的学习与训练都需要学生的理解、掌握、领会,学生体育技能素养的提高有赖于对体育活动内涵的深刻领悟,学生参加体育技能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也是建立在领悟体育活动意义的基础上。其次,实践体悟是学生健康体质锻炼以及学生心智发展所必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既有锻炼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兴趣的意义,也有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心智水平的意义。体育活动的实践,无论是培养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抑或是参与游戏和习练体育技能技巧,都可以启迪智慧、唤醒生命意识和发展潜能。再次,实践体悟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之所需。对于体育相关“规则”和“纪律”的体认需要学生的实践体悟,体育团队精神的培育需要学生在实践领悟中不断升华。如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队列队形练习、体育游戏规则、体育竞赛规则、体育技能训练要求等,都体现着规则的内涵,蕴含着个体社会化发展的意义。分组训练、队列训练、团体赛、接力赛等项目训练则体现着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培育的实践。

3.实践体悟是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培育学生的体育素养既需要技能的反复练习,也需要学生在体育实践中产生的体会、理解、反思和更高层次上的领悟。学生的实践体悟既有体育乐趣的享受、对体育运动丰富奥秘的体会,也有运动力和创造力的激发以及生命意识、超越意识、自主意识、审美意识的唤醒。因此,实施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培育,必须重视和抓住实践体悟这个关键要素,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训练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实践体验中不断享受体育运动乐趣,不断增强和提高时代需要的体育素养。

三、培养审美意识是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培育学生的体育素养既需要理念更新,也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实践途径的探索。从美学角度看,体育素养培育的过程也是培育和塑造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过程。体育教学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活动。健康美、力量美、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精神美等都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美无处不在,如奔跑之美、跳跃之美、舞动之美、运动技巧之美等。而体育运动中的内在精神之美无时不有,如对体育精神的信仰与追求、参与体育活动所经历的各种情感体验、感受生命活力带来的愉悦以及完成由自我认知到自我超越所带来的运动快感等都是一种精神之美。培育学生的体育素养应该也必须加强对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培养,研究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途径也不应忽视审美意识塑造的重要功能。

从中小学体育教学角度看,培育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拓展更加宽广的视野,需要植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就培育途径的探索而言,一是实施人格修养教育,促进学生内在的心灵美与外在美的统一。要注重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开展诚实待人、道德高尚、人格完美、体育风格教育,引领和帮助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人格,进而培育学生的体育精神美、体育风格美、体育形象美。二是积极开展情境化教学,实施情感育人、情境育人和艺术育人[3]。通过创设各种形式多样、兴趣盎然的氛围和情境,增加体育活动感染力,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享受美的乐趣;三是坚持情感化、个性化、体验化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良好运动体验。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美的规律,养成体育美、鉴赏体育美、创造体育美的能力,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活力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无穷乐趣;四是通过音乐、舞蹈等多种手段的融入,培育学生加强对健康美、姿态美、形体美以及运动美等方面的审美认知与审美情趣,让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实践中获得审美体验,理解并增长体育精神。只有不断强化审美意识教育,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一系列审美活动为载体,才能在学生体育情感的体验和感染中推进学生体育素养的不断完善与升华。

猜你喜欢
体悟培育技能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劳动技能up up!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体悟书法
画唇技能轻松
不一样的体悟 2014 RFC国际雨林赛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