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仁利(中共涟源市委党校, 湖南 娄底 417100)
党的十八大之后,党和国家把奋斗目标定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中国也面临着新的矛盾,那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在新时代条件下,怎样才能让乡村振兴战略更顺应时代发展?乡村教育、文化传承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地位,是坚持以人为本、关系社会公平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价值指的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从而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意义关系,具有多维性、客观性、社会历史性以及主体性[2]。当前,多数学者主要聚焦于维护社会公平的视角阐述发展乡村教育的价值:如社会公平的基础就是教育公平,这也是从起点上实现公平;“失衡的教育则会复制甚至放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差距,并使这种差距代际传递”[3]。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教育始终在推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这些观点侧重于乡村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价值,却忽视了乡村教育的社会历史性、多维性[4]。因此,需要从时代背景出发,多维角度阐释,才能全面、深刻、准确把握乡村教育的价值。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乡村教育时代价值,至少体现在乡村振兴、国家发展及世界意义三个层面。
首先,乡村教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基。目前乡村振兴最深层次的短板在于乡村软环境,如乡村精神文化缺失、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总体不高等,而这都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才振兴,要想培养更多人才则离不开教育。换句话说,虽然乡村振兴的总目标中并没有明确强调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但要想实现这些目标,首先要做好乡村教育。所以,发展乡村教育是新时代环境下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因素。
其次,乡村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基石。教育直接影响到国家战略全局发展,影响到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更影响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所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言至关重要,一定要将教育事业摆在首要地位[5]。也就是说,从国家、民族战略发展全局思考,谋划教育,也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应有价值。
第三,乡村教育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就像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使中国实现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路径变得更宽阔,给很多国家与民族带来了机遇与发展方向,为全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6]。中国在最大发展中国家探索乡村教育的实践过程、理论成果和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乡村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教育发展的实践、道路、模式、经验,不仅是落实并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可以给世界各国贡献出中国智慧。
“推拉理论”指出,对于人口迁移造成影响的因素有收入、职业、社会环境、教育机会和生活条件等。此外,语言文化、空间距离等因素的不同也会造成价值判断上的差异,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人口流动的现象出现。改革开放到现在,特别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教育一直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孩子并没有太多发展机会,因此农村的思想观念向来比较保守,这些“推力”因素与城市的“拉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7]。这对于农村发展所需的人才而言,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让城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优秀人才要来到乡村舞台上发光发热,让那些有文化的农民企业家能够留在农村发展,为振兴农村加油助力。城镇化和逆城镇化都要大力推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也不要落后。所以,做好乡村振兴一定坚持以人为本,要率先发展乡村教育,这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导向。
一方面,要加大乡村学校建设,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千方百计引进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让广大农民子弟能享受到最基本的教育保障;提升农村教师的薪酬与待遇,让他们有更高的工作热情,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另一方面,要“筑巢引凤”,进一步加大乡村人才引进力度,鼓励从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反哺家乡,为村民提供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创业者发家致富。政府要创新乡村人才引进制度和政策,畅通渠道,搭建平台,支持和吸引外出农民回乡创业;吸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施展拳脚,将先进的技术、理念带给乡村;让更多懂得经营方法、科学技术的年轻人来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乡村发展经济建设。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努力调动农民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提高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使之成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源动力,始终把农民的利益、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8]。
乡村振兴的另一层次是乡村精神的振兴,必须通过文化的传承,努力使乡土社会充满精神价值。乡村文化作为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是有很强的文化基础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本位是宗法,其纽带是亲属关系。因生计方式的不同,一系列的节庆、礼仪、习俗在这样的环境中衍生,建构出鲜明的乡村社会图景。
不可否认,随着时代变迁,乡村社会长久以来所形成的礼俗秩序在全球化的历程中,遭遇了巨大的冲击,乡民的身份转变与文化认同亦面临挑战,乡村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被忽视。中国广袤土地上所孕育的乡土文化,其根基仍在乡土,乡土与乡里、乡音与乡情、乡邻与乡德,有着不可丢弃的传统因素。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乡村文化,必须重新理解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努力建设乡土社会,不断弘扬并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家庭人伦都是值得我们珍惜的非常宝贵的东西,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大量农民进城使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个影响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该有的人文关怀不能丢失。这也充分体现出乡村文化传承的独特地位。所以,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千万不可以一刀切,不可以千篇一律,不要出现“形象工程”的现象。落实乡村振兴发展,一定要充分了解乡土风情和乡村特色,保护好乡村的传统建筑和村寨等,这些都是值得珍惜的乡村文化。
一方面要做好乡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建筑、节庆仪式、生产技艺、村规民约、家风家训,是乡村的文化脉络,是留住乡愁的重要载体,是需要传承维系的文化纽带。应该给予村民最大的善意与支持,激发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让村民与专家一同参与社区文化营造。例如在湖南涟源板桥村“乡风文明讲堂”,让可见和不可见的文化成为鲜活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乡村特征。他们认为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这一资源,用文化来推动产业,从而推动乡村社会逐步向前发展。这种重视乡村文化内涵的挖掘,让农民成为受人尊敬的乡村主人,让乡村成为留得住乡愁的文化共同体,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文化传承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强城乡融合发展,也是“大传统”和“小传统”双向互动的文化融合发展。要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观念,积极发展城乡融合的新思维。事实上,对于城乡融合的认识与重建,是充满挑战的,需要从村民的认同感和身份的转换尤其需要从文化逻辑上进行思考。所以,既要通过开展文化下乡等形式发展乡村文化,又扶持乡村自身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乡村迸发出生动的、鲜活的文化创造力。
乡村振兴战略是未来中国最有潜力的领域,但它要求的不再是过去产业化时代的资本下乡,或者把乡村打造成城市的翻版。而是让村民成为真正的主体,带着对乡村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重新塑造这些本来已经黯淡下来的乡村文化。对于国家、民族和村庄来说,文化才是真正的灵魂,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让教育得到发展,实现文化振兴;要坚持以人为本,留住乡村的文化灵魂,这样才能让村民更好地继承并发扬乡村文化。我们始终相信,对于文化中国而言,乡村振兴,精神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