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路径研究

2020-03-03 01:57陈乔思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湖北荆州434000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理念

陈乔思(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00)

思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计民生的发展意义非凡。在高校,思政教育是第一任务,大学生的思想进步离不开高校引导。正确的思政教育能够为其他工作提供思想指导,不合时宜的思想政治教育却会让学生止步向前。新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越发明显,带来了诸多新挑战。国内许多研究者立足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可谓各有所长。

一、思政教育概述

(一)思政教育的内涵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幼儿园时期观看好人好事视频到青年阶段的道德先锋评选,这体现了思政教育的强大渗透力。思政教育立足“以人为本”“三全育人”理念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寻求新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政教育模式成为一种综合化、多元化以及网络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三全育人”等理念更是渗透于思政教育全过程。首先,综合化的特点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思政教育要突出全方位、综合性,培养高水平复合型青年;其次,多元化的特点符合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的总体要求,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启迪智慧,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最后,网络化的特点与新时代媒体技术的发展要求相互协同,就非常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中的思政教育水平。

(二)开展思政教育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显看出: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努力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篇章和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一些新的特点,教育管理模式改革也要随着新的特点进行新的改革。这就是说,在这一新时代背景下,各种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但不可否认,在迎来新机会的同时也就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困难,传统思政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承担着重要责任,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和生活状态,从学生能接受的角度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各级学校要想加强思政的教育水平,就应当正确认识思政教育内涵,并将其合理运用到管理工作之中。

二、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时至今日,高校思政教育的相关工作是为了从思想上协调统一学生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意识,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大学里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正确的“三观”。但是当前的一些思政教育工作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开展相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一)思政教育目标落实不到位

教育目标在工作的全过程具有导航式的作用,明确的思政教育目标能够指引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然而,目前一些地方高校的管理目标模糊不清,未能根据学校实际发展情况、学生发展需要设定目标,管理目标的针对性较弱,这就造成管理工作困难重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高校将国外高校思政目标生搬硬套用于本校的相关教育工作,制定的相关教育目标缺少层次感,同时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不能很好地体现办学特色。

(二)思政教育理念相对落后

“理念”,顾名思义,即理性的概念。有一些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专业课成绩,而忽视学生其他思想方面的建设,教师以学生专业课成绩评定学生操行,忽视学生在人格方面的养成。高校消极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依旧依循传统理念开展工作,不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这一落后的思政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没有帮助,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三)思政教育模式相对单一

思政教育模式是高校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一些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种资源寻求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合理、恰当的思政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充分接纳教师的建议,提升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辅导员管理水平的高低[1]。在我国,这种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是一种综合化、多元化以及网络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三全育人”渗透于思政教育全过程。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本应依循正确合理的思政教育模式开展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事与愿违。可以看到,一些高校对学生思想状况不够关心,面对变化仍旧采用传统教育模式对待学生,造成学生不理解学校辅导员,对辅导员开展的教育工作也一并持否定态度。

三、当前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举措

当前,高校学生道德思想建设教育工作还有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我们想要进一步强化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建设,需要结合当今实际要求和社会特点,通过一种“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进行有效管理。

(一)明析思政教育目标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更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形成“三观”的重要场所。高校思政教育应当从自身定位出发,认识到其存在的必要性,积极承担起应担负的重要使命,将思政教育理念与高校学生管理相融合。这就需要高校明确思政教育目标,立足时事政治内容,在制定目标时融入“三全育人”的思政理念,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结合高校办学特色、时代要求以及时政内容分层次制定目标。在此基础上,高校切忌将思政内容生搬硬套用于本校管理,目标要体现出层次感和针对性,拒绝泛泛而谈。“假大空”的思政教育目标往往脱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造成目标与培养不符,缺乏针对性、层次感。

(二)更新思政教育理念

思政教育理念融入高校学生管理之中,要求高校不能轻视学生的人格教育。应当及时更新思政教育理念[2]。许多备感迷茫最后变得自我迷失甚至误入歧途的学生就是因为当初没有坚定的思想,没有建立完整的人格体系,容易受到诱惑和动摇,不能承担社会责任[3]。也就是说,高校思政教育者需要及时了解时政,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不逃避、不退缩,以充分的准备对待各种变化,坚持与时俱进。同时,高校可以开展多种活动,活动形式不局限于思政教育讲座,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先锋视频,分享个人学习感悟。除此以外,高校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思政为主题的分享会,学生们选取自己喜爱的时代先锋向同学们讲述先锋的励志感人故事,以此提升民族自豪感,砥砺自身德行。

(三)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传统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今时今日的需求,高校学生的教育工作意义重大,离不开国家、社会资源、教师和学生的全方位支持和配合[4]。这就要求高校坚持“三全育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采用稳定、科学的学生教育方式,将思政模式融入高校学生管理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学生家长、专业课教师、学生辅导员联系起来,形成“三角”对接,三方共同承担管理职责。以三方合力管理学生,通过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开展思政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养成健全人格,同时对学生学习也起到督促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过去思政教育局限于思政课的情况。

随着高校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高校思政教育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依旧存在目标落实不到位、观念落后、模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高校思政水平的提升和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提升各个方面的教育水平,需要各类学校明确思政教育目标、拥有与时俱进的思政教育理念、采用灵活创新的教育模式。相信在高校、家长及学生的携手努力下,学校的教育水平定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思政理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