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峰 吴 航 侯艺威 张文龙 吴 萍 庄静文 白 玫*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设备已经成为医疗、教学及科研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医院规模和现代化的标准[1-4]。近年来,大型医院医疗设备数量大幅提升,管理难度逐渐增大,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的强度大、效率低以及信息无法及时同步等问题逐渐显现[5]。因此,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逐渐受到各大医院的重视。由于传统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受制于网页端,受到网络限制、设备终端少及网络环境局限性等条件的制约,执行难度较大,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急需借助移动平台改善现有条件,降低操作难度[6]。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移动平台种类很多,主流平台为IOS平台、Android平台和Windows mobile(Win8)平台等[7]。为此,本研究设计研发基于IOS平台和Android平台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系统中的输注设备质量控制模块,改变传统质量控制数据无法完整记录的工作模式。
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可极大的降低设备故障率,提升设备使用效率[8]。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9]要求,各公立医院制定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计划,开展巡检、保养工作并有相关记录。同时,要求各医院配备必要的检测和质量控制设备,医学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确保在用设备完好。
输注设备是现代医院中数量最多的医疗设备,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诊疗质量。近年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北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分别发布《医用输液泵和注射泵校准规范》[10]以及《输液泵在用医疗器械质量控制技术要求》[11]对医用输注设备质量控制重点提出明确要求,主要集中在平均流量、阻塞报警阈值、各种报警功能测试以及电气安全测试等。
针对传统的管理手段具有很大局限性、质量控制数据留存难度大、质量控制效率低和容易出现数据记录错误的问题,在充分调研使用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基于移动平台的输注设备质量控制系统,攻克通过移动平台APP操作输注设备质控仪的技术难关,完善质量控制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储存,提高质量控制效率与数据储存可靠性,系统总体设计流程见图1。
图1 基于移动平台的输注设备质量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流程
医院在用的IDA4 PLUS型输液设备分析仪(美国Fluke公司)和INFUTEST 2000E型输液泵质量检测仪(瑞典奥利科公司),通过从工作初期的人工记录,到逐步对工作流程的改进,在输注设备质量控制模式上不断创新,目前已经实现了移动平台APP对输注设备分析仪的实时操控以及质量控制结果无线传输与记录,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模式与移动平台相融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数据准确性,为数据平台建立和质量控制结果再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输注设备质量控制模式的改进经历了人工记录检测模式、单一平台检测模式和多平台互通检测模式3个阶段。
人工记录是最初级的检测模式,利用检测设备对医疗设备进行参数检测,通过人工手段从检测仪上读取检测结果,手工抄写完成质量控制记录。此种模式抄写工作量大,数据记录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对于检测数据缺乏后期整理和统计手段,不利于资料存档。
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深入,人工记录检测模式逐渐被单一平台检测模式所取代,质量控制检测仪与计算机相连接,配以与质量控制设备检测仪配套的单机软件进行数据提取和存储,此种检测模式多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模式,将检测数据传输到配套计算机,通过软件计算展示检测结果,但该软件只能单机记录质量控制结果,无法生成质量控制结果汇总表格,数据调取查看难度大,且此种模式操作较复杂,检测人员需要同时在检测仪、被检设备和计算机上进行操作,质量控制开展占用空间较大,从软件上读取数据后依然需要人工抄写质量控制结果,纪录过程中产生误差的风险仍然存在。Hydrograph软件对平均流量和阻塞报警阈值结果记录和读取过程见图2。
图2 单一平台检测模式配套软件记录质量控制结果示意图
移动平台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迅速,设计开发的输液泵注射泵质量控制模块,将最新的信息化手段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模式相结合,建立多平台互通检测模式,该模式基于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APP),通过蓝牙数据传输功能从输注设备检测仪上直接提取检测结果,上传服务器,检测结束后直接生成检测报表,所有数据可分类存储并随时调用查询。多平台互通检测模式实现方法见图3。
图3 多平台互通检测模式实现方法流程
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医院管理模式逐步从传统模式向多元信息化模式转变,医院设计的输注设备多平台互通检测模式是在传统质量控制模式上的一次改革创新,将质量控制仪设备、移动平台和存储服务器之间建立数据互通平台,实现了数据的无缝传输,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质量控制数据记录难度。输注设备多平台互通检测模式具有下述优势。
无论是最初的人工记录检测模式还是改善后的单一平台检测模式,输注设备操作者均需同时进行多项操作,人工记录检测模式中,操作人员需要完成被检设备和检测仪设备的操作,同时完成检测表格的填写和数据记录;单一平台检测模式中操作人员需要同时对被检设备、检测仪设备和计算机进行操作;而设计的多平台互通检测模式极大的简化了检测人员的操作难度,按日常质量控制流程开发APP,并实现了用移动平台APP完成对检测仪设备的完整操控,检测人员只需在移动APP上按照检测流程点击“录入”按钮便可使输注设备检测仪开始工作,实现检测数据实施监控,待检测完成后,点击“结束”按钮,便可完成该检测项目,数据直接自动填入对应项目中,操作难度和复杂程度大幅降低,据估算,此操作流程将设备质量控制工作效率提高接近15%。操作流程界面见图4。
图4 输注设备检测系统操作流程
传统的检测模式需要配备台式电脑用于质量控制数据的读取和存储,检测设备和电脑主机、显示器有大量电源线、数据传输线相连接,占用空间较大。设计的多平台互通检测模式除必要的检测仪设备和被检设备外,只需要一台移动设备即可完成整体检测流程,减少了质量控制检测设备占用公用工作台空间50%左右。
多平台互通检测模式可实现检测数据的实时获取与传输,减少了传统质量控制模式检测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并且可将所有质量控制结果存储于服务器中,以供医院随时调取。质量控制数据的电子化存储为医疗数据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了可行性,为科研、教学、数据对比提供了平台支持,符合现代医疗信息化发展趋势。输注设备检测系统移动平台端和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端界面展示见图5。
图5 输注设备检测系统移动平台端数据获取界面展示
在移动平台端完成数据获取后,可直接通过数据提交功能将检测结果上传服务器,按特定格式生成检测记录在PC端展示,省去了人工抄写及录入的过程,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数据抄写错误概率。输注设备检测系统PC端数据汇总见图6。
图6 输注设备检测系统PC端数据汇总
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医院管理模式逐步从传统模式向多元信息化模式转变,医院设计的输注设备多平台互通检测模式是在传统质量控制模式上的改革创新。对于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设备采购、资产管理、维修、计量、巡检、预防性维护、报废、调配、效益分析等各个环节实施信息化管理模式已成为发展趋势[12-13]。基于移动平台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与传统PC端操作模式相比,在数据传输、操作难度、操作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14-16]。本研究开发并实施了基于移动平台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