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曾林 刘冠麟 袁为强
摘 要 粮产业作为国家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基础,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社会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农产品作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旦在质量上出现问题,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在食品市场中,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强调食物与农产品的安全问题,不但需要注意食品的供应数量,还需要注意农产品是否无毒无害。基于此,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TS207.5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2.071
农产品作为日常生活的基础,其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以及社会稳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市场规模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需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对食品安全进行进一步检验。
1 农产品质量控制现状
1.1 安全概况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需要重点防范的问题,如果无法保障食品安全很容易导致大范围的急性发病,甚至会导致死亡。在农产品中,农药、兽药等物质已经成为食品污染的主要来源,农药残留量过高等问题频繁发生,对人体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
食品安全问题不止在我国发生,也是世界性的难题。在20世纪,美国由于对食品安全问题没有进行妥善的监控,结果导致上千万的人患病以及上千万美元的损失。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会影响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威胁社会的长治久安。
1.2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在日常市场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依旧严重,其中以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最为常见,由于农药导致的中毒事故也屡见不鲜;在禽类等农产品中,主要的污染源有饲料添加剂、疫病以及药物残留等;对于乳制品来说,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抗生素等物质。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正常贸易,需要及时将其解决,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2 农产品安全控制措施
2.1 优化整体供给体系
农民作为农产品的提供主体,其生产方式直接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影响,因此需要从源头上解决添加剂以及农药残留过高的问题,加大检查力度,从源头上减少农药残留过高的问题。此外,需要根据粮食以及农产品的生产能力等数据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并制定相关的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完善整个供给体系,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保障。
2.2 推动市场消费
1)建立完善的检测制度,并将制度进一步推广,如建立专业的销售网点以及生产标识,进一步提高生产专业性。2)加强对相关农产品安全知识的宣教工作,提高群众绿色环保理念,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3)加强对市场上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验证工作,建立完善的认证工作管理机制,根据产品质量对农产品进行等级划分,根据等级确定价格,加强农民对农产品质量的认知,减少农药残留过高的产品流入市场。4)鼓励农民进行绿色种植,提高产品质量,使消费者购买到无公害的食物,满足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2.3 加强政府管理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以及农产品种植情况,加强农产品安全宣教工作,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的安全意识,避免在源头上出现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此外,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措施进行完善,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平台。政府需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加强质量平台的投入以及扶持力度,公开农产品相关健康信息,并定期对农产品检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检测知识以及个人职业素质,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减少农产品安全隐患。
2.4 提高对农产品生产种植基地的保护
农产品生产种植基地作为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场所,为控制农产的质量问题,需要从源头上对感染源进行控制,切断农产品与感染源之间的联系。1)在种植技术上,需要社会发展基本原则,以绿色、无公害为主,合理安全地使用农药,杜绝使用有毒、致癌物质,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2)在土地利用上,需要合理施肥,避免由于施肥不合理造成土地盐分含量超标和破坏土地的情况,影响农产品正常生长发育。3)进一步加强对工业以及重工业的防治。农产品种植基地感染的源头主要来自于工业以及重工业的废物排放,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遵守排放原则,保护农田自身系统不会遭到破坏以及侵蚀,降低农田内的有害物质,在源头上确保农田的质量,从根本上控制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加强对农产品基地的保护。
2.5 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治理
农产品质量情况决定着食品市场的走向与发展,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基层生产的基地建设是整个生产的基础,也是控制食品安全的重要场所。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卫生管理以及人员培训管理,保证农产品的生产达到相关卫生标准,确保工作人员能过沉着应对突发情况,尽可能地提高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是食品安全行业推行的主要计划,对食品市场安全有较大的影响。在基层生产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有效控制食品质量,加强农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使种植人员意识到滥用农药的严重后果,并做好农药残留检查工作。
2.6 加强农业从业者的人员教育
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很多农业从业者的文化水平较低,很多农业从业者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很难足够重视农产品安全,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从业者的教育,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农业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加深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深化农产品质量意识,能够在日常种植时,徹底杜绝使用有毒或者有危害的农药或者其他产品,从而保证食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业发展。
3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3.1 常规检测技术
1)气相色谱法。这种检测方式利用不同物质在气相和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将待测物放在不同分配系统中,对其进行分离,采取电信号检测农药的浓度,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检测出化学农药成分及含量。
2)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也是常用的农药残留检测方式,主要适用于分子量较大的农药,尤其是对于稳定性较差、沸点高的农药,检测效果更佳。使用液相色谱法对农药进行分析时,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分析效果较差,并且不符合液相色谱检验原理。
3)色质联用法。气相和液相结合的检测方式可利用色谱分离优势以及质谱检验结果准确的优势,对农药残留物进行检测,能够有效检验出农药降解物以及残留物。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检验操作流程较复杂,需要使用价格较高的仪器,因此在日常检验工作中使用较少。
3.2 快速检测方式
1)酶抑制检测。酶抑制检测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不会受到其他干扰物影響,也不需要去除杂质,在整个检验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较短,仪器设备较为常见,因此使用范围较广,常用于现场定性以及半定量检测中。但酶抑制检测的应用范围较小,只能检测出有机磷等农药。
2)免疫分析法。免疫分析法的检验方式有很多,最为常用的是酶联免疫法。这种方式是检验化学物质在动物体内产生的免疫抗原类型。免疫分析法与酶抑制检测相比,检测范围较广。
3)化学法。化学法是根据化学药剂与农药发生的化学反应,对农药残留物的成分进行分析,这种检测方式可以准确检测出有机磷,并且检测较为简单,费用较低。
4)生物检测技术。生物在接触试验样本后,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根据这些反应对农药的残留情况进行分析。例如,根据家蝇在接触样品后的中毒程度对样品杀虫剂的残留量进行判断;根据病菌的生长情况,判断杀菌剂的残留情况。这种方式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也不需要特殊的仪器,但对生物的要求较高,可以作为快速检验的方式,但无法对农药残留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
4 结语
为实现对农产品的有效控制,需要结合当地农产品的实际情况,从生产到供给建立完善的管理方式,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对农产品进行检测时,需要采取有效的农药残留检验技术,检验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为农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必要的数据保障。
参考文献:
[1] 郭乾城.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J].农家参谋,2020(10):18.
[2] 唐丽霞,齐亮.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0(6):184.
[3] 刘建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J].农家参谋,2020(4):61.
[4] 刘萌,史彦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探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9(18):112.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