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2020-03-02 11:52康佩然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景观设计设计师

康佩然

摘 要:由于近年来地域文化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我国各地区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也纷纷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设计师们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一方面,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另一方面,能够使学校显得更为独特,提升校园景观空间结构的独特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基于地域文化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还能够对传统的地域文化起到保护与传承的作用,为推广地域文化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地域文化;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期,加上各大扶贫政策的全面实施,温饱不再是困扰广大群众的主要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也正因如此,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外在环境的审美也有了新要求。对于校园景观设计而言,校园的外在景观环境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效率,正所谓“人都是环境下的产物”,学生亦是如此,一个好的环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况且,目前我国的教学模式早已改变,由一开始单一的板书教学,到目前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不难发现,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充分利用身边的信息资源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改善校园环境,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地域文化特色,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地域文化对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一)展现独特的文化教育意义

在校园景观的规划建设中,设计师不仅应注重地域文化景观设计对校园的美化作用,更应注重其对学生的教育意义。虽然目前我国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但教师依旧不可忽略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对学生内在精神思想的教育和外在人格的塑造。所以在进行校园景观规划建设时,设计师在融入当地地域文化提升校园独特性和美观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校園景观对于学生的内在教育意义,发挥地域文化对学生内涵的提升作用。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通过感知校园中的一花一草,激发积极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心灵,使教育模式更加立体化、多元化。设计师通过对学校景观的每一处细节进行设计,使得校园内充满生机与活力。而教师则可以因地制宜,适当地利用校园景观特色,开展一些校内实践课,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且稳定的三观,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一个人感受、鉴赏、评价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价值、形式和内容综合分析后得出独立见解的一种能力。此种能力属于综合能力,对审美个体的视觉能力、感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且审美能力是经过后天培养而成。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1]。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后,能够让地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长此以往,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让学生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能够勇敢,面对失败时能够豁达、开朗并从容处理,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极其有利。但就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而言,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和家长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将成绩当作终极教育目标。因此,部分学校为增加教学经费而频繁减少校园建设经费,导致校园的环境较差。此举虽在短时间内看似能够提升学生成绩,但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造成许多学生的心理极其脆弱,容易在面对一个小挫折时就做出一些极端举措,如跳楼、离家出走等等,这也是造成我国中小学生人格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推动校园绿色生态化发展

21世纪,在全球21个国家推行的“绿色校园”计划相继实施,各地区的学校逐渐意识到校园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纷纷开始重建、扩建。设计师们要趁此机会打破常规,勇于将当地文化特色融入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使得校园景观更加丰富且具有层次感[2]。设计师在设计时,一方面应采取人工种植的方式,对花草树木经过合理规划后再进行二次栽种。如木本植物中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中的有机花草、草坪等。另一方面应结合校园原有的自然景观以及树木花草,在保留当地自然景观特色的同时,将外来造景技术与之融合,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校园生物的多样性,构造出更为自然、立体的校园景观,为师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环境。例如,学校一方面可以在图书馆、教室、宿舍门口摆放一些花卉、栽种一些灌木,并将其设计成独特的图案或字体,比如“厚德笃行”等类似字样,以此警醒学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则可以保留部分学校原有的小山、树林等,打造更为原生态的校园环境,在提升学校空气质量的同时,凸显当地人文特色,从而推进校园绿色生态化发展。

二、地域文化下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一)突出建筑的地域性

因为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建筑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所在地域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不同地区的建筑,其形式和风格也是各异的。从广义上来讲,建筑的地域性受所在地区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会形成不同建筑。从狭义上来讲,建筑的地域性是指建筑地段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建筑的周边环境以及地方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校园景观设计师要有生态观念,使设计顺应校园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让建筑能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校园景观设计师还要具有城市视角,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设计师更要重视地方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作出正确定位,在体型、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和色彩等诸方面下功夫,结合功能进行整合、优选,才有可能创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又与环境和谐并适应校园的建筑。如重庆理工大学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重庆地域文化,提炼了重庆山地地形的特色以及重庆民居的建筑特点,运用了悬挑、筑台等手法使得校园建筑错落有致。建筑立面的色彩也较为朴素,重现了巴渝文化的古朴风格。

(二)采取提炼、再现的方式塑造地域文化

建筑设计的地域性还应体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环境中,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经过积淀而形成了当地的文化传统,设计师应从地区的文化传统中发掘有益的、可利用的因素,并将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从而实现现代建筑的地域化、地域建筑的现代化。而设计师对于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亦是如此,也应符合建筑的地域性特点。在策划设计前,设计师应从当地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出發,坚持基于地域文化来进行设计。设计师还要学会集思广益,积极征求当地群众意见,从而取长补短,设计出更为缜密合理的规划案[3]。在校园景观建设的过程中,设计师则应该严格响应国家政策,在对校园原有的景观进行改造设计的同时,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使校园既能延续当地独有的文化特色,又能突出新时代的独有风格。

(三)丰富景观设计手法,协调地域文化与校园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手法包括具象设计法和抽象设计法,设计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地人文特色进行调查和统计,作出综合的理性分析后,再选择合适的景观设计手法。具象设计的主要特点为对细节的要求高,整体景观的辨识度高,便于学生更为细致地对其进行观察,能对学生注意力和专注度的提高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而抽象设计的特点是既不脱离设计初衷,但又具备创新形态,对设计师的创新能力要求更高,极具夸张和趣味性,便于吸引观赏者,改善观赏者的心态和心理感受。而对于校园景观设计而言,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再加上人格和三观并未发育健全,学生的情绪波动容易较大,如果校园景观设计采用的设计方式较为单一,则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加重学生的情绪负担。而地域文化的融入则能够很好地改善这一问题,一方面能为单一的校园景观增光添彩,另一方面能够发挥地域文化的特色优势,为枯燥的校园添加趣味性,从而改善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走出“消极怪圈”。例如,湖南科技学院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就很好地融入了永州地域文化。设计师充分发挥其想象力,通过具象设计和抽象设计双管齐下的设计手法,从而达到丰富校园景观的目的,增强了师生的视觉体验,为校园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又如,重庆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距今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著名诗人吴芳吉、教育学家马寅初、地质学家李四光、著名画家吴冠中等众多历史名人都曾经在重庆大学执教,充分展现了该校深厚的校园文化基础。基于深厚的地域文化下,校园中建设了校训墙、民主湖、思群广场、寅初亭等场所,把抽象地域文化具化成形象的景观,不仅为校园景观增添了色彩,还能够传承校园历史文化,同时更加深刻的传递了重庆大学对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沉淀与累积。

三、结语

地域文化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有着重大的意义,能够为枯燥的校园注入新的生命力,丰富校园景观的层次感。因此,设计师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在保留原有自然景观特色和地域建筑特点的同时,将现代造景技术融入其中,打造出既有地域文化特色,又符合新时代审美风格的校园景观。

参考文献:

[1]王丹,汪雪,张丽娜.基于地域文化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7):49-50.

[2]陈增辉.地域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设计表达[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2):245.

[3]崔威海.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贵州商学院校园景观设计创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56-57.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景观设计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景观规划设计
推荐一个设计师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