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常见的非语音失误

2020-03-02 02:18刘焕丰
现代交际 2020年2期

刘焕丰

摘要: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内容包括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规范程度、语法规范程度三项内容。许多普通话考生往往只重视语音错误与缺陷的纠正,没有意识到非语音失误带给普通话考试成绩的不利影响。尝试从考生对词语朗读、短文与命题说话的轻重音格式掌握、语调、停连处理、语法和词汇规范程度等出发,分析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中非语音失误问题,克服测试中避免失误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 普通话水平 语音失误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2-0209-02

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是检测应试者运用与掌握普通话规范程度与标准化的考试,通过评价应试者普通话交际能力,来评定应试者普通话水平等级。普通话考试能够促进普通话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提高社会整体普通话水平,是提高我國汉语规范化程度的重要举措。非语音因素即除了语音要素以外影响普通话成绩的因素,主要包括朗读短文的语调是否规范,停连处理是否恰当得体,应试者讲话时语法、词汇的应用是否规范。很多普通话考生均有着良好的语音面貌,但是最终考试成绩并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此类考生出现了过多的非语音问题。

一、普通话考试非语音因素

普通话考试大纲明确规定,普通话考试内容必须包括语音、词汇及语法。也就是说,普通话考试不仅包括语音标准程度考试,也包括应试者的语法及词汇使用规范程度的考试。

1.多音节词语朗读

此环节考察的是应试者声韵调发音的标准化程度,以及儿化、轻声、变调标准化程度。此环节上声和上升声连接词语需超过3个,上声和非上声词语要超过4个,轻声要超过3个,儿化要超过4个[1]。此外还考察考试者的四音节词语、三音节词语、双音节词语的朗读轻重音格式是否应用得当。

2.判断与选择

此项测试考察的是应试者的普通话语法、词语应用规范程度,并非是必考项目。各省市与地区工作部门需根据地区情况与对象情况,选择是否需要取消此项考试内容。

判断与选择共计10组词语,测试应试者的普通话词语应用水平。10组名词与量词,测试应试者在日常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表达上对于名词与量词搭配规范程度的掌握情况,其中还有5组句式的表达形式与语序的排列,考察应试者的普通话语法规范程度[2]。

3.朗读短文

这道题考试内容测试的是考生在朗读文本作品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声调读音、韵母、声母标准度的同时,测试考生的语调、停连、连读音变和流畅程度。

此环节主要有六个方面的评分标准。第一,每有一个音节发音错误,扣除考生总分数0.1分,如果出现增读或漏读情况则再扣0.1分。第二,母语声母语音缺陷,考官可以视考生犯错程度扣0.5—1分不等。第三,语调偏误,如果发生语调偏误,那么考官可以根据考生的犯错程度扣除0.5—2分不等。第四,如果考生表达存在停连不当问题,则视考生的错误程度扣除0.5—2分不等。第五,如果考生出现了朗读不流畅问题,如回读情况,考官可以根据考生犯错误的严重程度扣除0.5—2分不等。第六,如果考试过程中,考生超时,则扣除考生1分[3]。以上六个方面标准中的超时、朗读不流畅、停连不当、语调偏误、增读、漏读都是非语音失误。

二、普通话考试非语音失误问题分析

1.轻重音格式问题

普通话轻重音主要有四个等级,包括最轻音、次轻音、中音、重音,其中四音节、三音节、双音节的绝大多数最后连接的都是重音。以双音节为例,中·重是绝大多数的格式,如军队、命运、老师等。重·次轻格式,如娇气、手艺、聪明。重·最轻格式如庄稼、妈妈、耳朵都是我们常见的轻音词汇。以三音节为例,中·次轻·重为绝大多数,如电视机、西红柿、咏叹调。中·重·最轻如同学们、胡萝卜。中·轻·最轻如姑娘家、朋友们。以四音节为例,中·次轻·中·重为绝大多数的格式,如曲曲弯弯、坑坑洼洼、高高兴兴。其中的中·重·最轻比较少,比如如意算盘、外甥媳妇。

许多考生在说话与朗读时,仅仅注重声调、韵母与声母标准读法,没有意识到轻重音格式规律,这会影响听感。比如在说非轻读、非轻音双音节时,许多考生都存在轻读二字、重读一字的问题。在朗读三音节时,经常轻读三字,重读一字。在朗读四音节时,经常会轻读四字,重读一字。总结起来就是考生经常出现重读后者,轻读前者的问题。

2.说话、朗读停连不当

停连包括连接与停顿,起到的作用是延续与暂时中断说话与朗读的声音。连接与停顿并非随意的行为,而是要结合说话与朗读结构脉络、中心思想,以及听者需求选择。因此在停连时,必须确定好停连方式、时间与位置,以便停连恰到好处。

停连分为感情停连、生理停连、语法停连以及符号停连。

标点符号停顿规律为省略号、感叹号、问号与句号停顿时间长于连接号、破折号、分号。连接号、破折号、分号停顿时间要长于冒号、逗号。冒号、逗号停顿时间长于顿号。

语法停连作为句子连接与自然停顿的方法,在句子的表达上能突出与强调句子的补语、状语、定语、宾语、谓语、主语的停顿。如“他是我唯一的朋友”。我们在朗读这句话时,在读完“我”之后,就需要短暂停顿,强调定语的“唯一”。

生理停连指有些时候我们在朗读较长的句子时,在不破坏语意的基础上换气[4]。

3.说话、朗读语调不当

语调指的是说话、朗读时贯穿句子整体,影响语句声音高低变化。结合句子感情、态度与语气,根据句末尾音可以将语调划分成四类,包括曲折调、平直调、降抑调、高升调。普通话考试中很多考生韵母与声母都有着较好的发音,却会由于语调偏误影响最终考试成绩。如有些考生朗读短文为了朗读体现出抑扬顿挫效果,选择曲折调、高声调发音。而事实上,有些句子并不适合用这种语调发音,更适合平直调或降抑调。有些考生在命题说话中抽到“我的朋友”“难忘的旅行”“我尊敬的人”,本来叙述性故事用变化不明显、舒缓的语调更加合适,可有的考生选择了曲折调、高声调方式。这些考生认为这种方式能够让自己的语言更加活泼、生动。很多考生由于自身说话习惯,使用降抑调时存在语调低沉问题,即便表达乐观态度与情感,也使用这种语调,显然并不能准确表现真实内容、情感。

4.语法、词汇不规范

语法、词汇不规范主要是指使用病句、使用方言、语气词和叹词应用过多、网络语言滥用等问题。举例来说,很多考生受网络环境影响,经常会使用“你懂的、坑爹、卖萌、肿么了、伤不起、控、宅”等网络词语。如果所用成语为约定俗成的、常见的,则不会扣分,为了张扬个性选择了自造词语、生僻词语,自然会被扣分。再比如,有些考生习惯使用方言,如普通话“南京快到了”,在吴方言中就是“南京到快了”;普通话“给我一本书”,吴方言以及江淮方言会说成“给一本书我”;普通话“回家”,徐州方言为“家走”。这些都是考生常犯的错误,肯定被扣分。

三、结语

总结全文得知,非语音因素是影响普通话考试成绩的常见因素。非语音因素对考生的测试成绩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此考生必须提高自我认知,强化自我基础能力,通过硬实力克服语音失误问题。许多普通话培训教师会将重点放在语音练习上,忽视一些非语音因素。因此,为提高全民普通话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教师对非语音因素的重视程度,只有教师意识到了非语音因素在普通话考试中的价值,才能够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其次则是要让考生认识到非语音失误对测试成绩的影响,从而自行克服非语音因素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羊文初.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现状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247.

[2]雷峻.普通话水平测试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思考[J].领导科学论坛,2017(19):91-93.

[3]高昕.普通话水平测试常见非语音失误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12):123-126.

[4]丁安英.高职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项非语音失误分析及教学对策探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2):100-102.

责任编辑:张正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