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莹莹
民间手工艺术是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造型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历史悠久,贯穿于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品种丰富,有刺绣、面塑、雕刻、编织、陶瓷、剪纸、泥塑、蜡染、蓝印花布、民间玩具等。这些民间手工艺术取材普通、造型清新质朴、寓意巧妙,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一、将民间手工艺术融入幼儿手工课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民间手工艺术制作材料往往取用于普通而又随手可得的自然物质,如棉麻、泥土、贝壳、竹木、纸、棕草、金属等;制作风格简单明快、原始粗犷、色彩强烈、富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制作意境追求浑然天成的艺术格调与真实情感的展现,而不追求外在形式的炫耀,蕴藏着大巧若拙的智慧。民间手工艺术融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与可操作性,适合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与幼儿“亲近自然”的天性相吻合,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民间手工艺术是中国劳动人民情感与智慧的凝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之一。幼儿是中国的未来,将民间手工艺术融入幼儿手工课教学,通过幼儿对民间工艺的认识、了解、学习与认同的过程,扩展幼儿的知识面,潜移默化地熏陶与影响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态度,唤起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培养幼儿形成以国家为荣、以民族文化为傲的品质。
2.有益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在幼儿手工课教学中,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有选择性地融入民间手工艺,容易引起幼儿玩耍娱乐的兴趣,引起幼儿探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益于从情感、认知、能力、性格等多方面促进幼儿的发展。如泥塑可以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与空间感知能力;剪纸可以锻炼幼儿的创造力与思维想象力;民间玩具可以促进幼儿的学习能力等,从而让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
3.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民间手工艺术是中国劳动人民源于自身生活的创造,是实用、情感与审美的统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心所欲,随意而为,传情重于写形,写意重于写实,是民间手工艺术的创造理念与审美观念,与幼儿不受常规约束、爱自由的天性相吻合,因此民间工艺制作活动能更好地调动幼兒的全身感官,让幼儿在感受、欣赏、制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民间手工艺术的智慧与魅力,体验审美所带来的愉悦。
二、将民间手工艺术融入幼儿手工课教学的策略
1.以幼儿为本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民间手工艺
中国民间工艺品种丰富,笔者认为幼儿教师在民间手工艺选择上应以幼儿为本遵循以下几个选择标准:① 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安全性高、趣味性高,能引起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② 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③ 活动的开展以及资源的寻找和收集应符合幼儿园的客观条件与地方实际情况。经过调查与分析,比较适合幼儿并且幼儿也喜欢的民间工艺有泥塑、陶艺、剪纸、编结、印染、民间玩具等。
2.以游戏为活动方式开展民间手工艺教学
幼儿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决定了他们爱玩、爱自由、不受约束的天性,因此幼儿教师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开展民间手工艺活动。活动的设计应充分体现民间手工艺术形象、直观、物态化的教育优势,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环境和充足的材料、工具,让幼儿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参加活动,引导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亲自动手、自主探索去认识、感受、了解与体验民间手工艺术,让幼儿在快乐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玩耍的同时审美与动手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
3.给予幼儿充足的创作空间
在幼儿民间手工艺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尊重民间工艺原貌的前提下,应给予幼儿充足的创作空间,给予幼儿创作的自由,尊重幼儿的创作特点,以包容、立体的眼光去衡量与评价幼儿的创作,而不是用单一、僵化的技法、规范等衡量标准去束缚幼儿,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创造才能的发展。
将民间手工艺术融入幼儿教育是民族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幼儿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手段,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挖掘民间手工艺术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利用优秀的民间手工艺术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