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辉
2016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中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一线技术工人的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建设联系较紧密的教育。对中职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中国制造”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各行各业的热词。“工匠精神”也是近年来中职教育的热点话题,更是新时代摆在中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工匠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却始于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一般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既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还有严谨、细致、耐心、敬业、负责的工作态度,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职业,而是当作事业,不仅仅把工作当成获取报酬、谋生的工具,还有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一、当前中职学校的基本现状
众所周知,中职生大多数是中考“落榜生”,有的甚至连初中的课程也没有完成就直接进入中职学校,在综合素质方面,大部分是本地区初中毕业生中的后进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再者,近年来中职学校逐步形成了优先保证升学率和就业的工作思路,从而较重视传授知识、技能,而轻视了“育人”工作,片面追求高考上线率和技能大赛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这就是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和学校层面的基本现状。
二、新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的各个领域,依靠个人熟练动作创造价值的劳动越来越多地被自动化、机械化所替代,旧时的“工匠精神”已被淘汰。其实不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新时代不但非常需要“工匠精神”,而且“工匠精神”永不过时。我们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离不开“大国工匠”的坚实支撑。
“工匠精神”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的有机统一。中职教育应把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灵魂和抓手,作为首要的育人目标。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应成为职业教育的新时代使命。只有把历代工匠所具有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优秀职业品质融入中职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对职业的坚守、对职业的敬畏和对产品的高度负责。因此,我校近年来更新办学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将职业素养融入育人的全过程,让“工匠精神”在学校扎根、开花、结果,从而实现中职生人生的华丽转变,实现其自身的“中国梦”。
三、中职学校“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现实操作中需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教学和校企合作等各个育人的环节中,在强调技能为本位的同时,更重视学生品格的养成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一)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总的来说分二大类,即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下面笔者结合本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探索,与同行分享。
1.静态文化建设突出“工匠精神”,于无声处育芳华
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我们的教育源和教师就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倍。
作为中职学校应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结合专业技能学习的需要,并汲取优秀的企业文化,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每个角落都起到教育作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缩短由“学生”到“匠人”的过渡期,从而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岗位工作。我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就特别注重将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修身”教育和“工匠精神”进行有机整合,营造高尚的人文景观和良好的“工匠精神”培育氛围。如我校的汽修实训室的标语是“严格程序,精心操作”。财会实操室的标语是“老老实实做人,明明白白记账”等。中职学校在建设校园人文景观时应主动与“工匠精神”对接,从而在培养学生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和职业道德的同时,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于无声处育芳华。
2.动态文化建设突出“工匠精神”,以活动育“工匠”
中职学校中的动态文化很广,除日常的教学工作外,主要的还有德育活动、社团活动、技能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完善的校园文化离不开充实的校园生活,中职学校应以生为本,面向企业需求,以“工匠精神”为特色,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我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中成立了“营销社团”,该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校内开辟了“跳蚤市场”和“校园水果档”,特别是在“校园水果档”的经营过程中,从进货、销售到结算都由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另外,我校“营销社团”还走出校园,经常参与本区的一些大型的“車展”“房展”等活动。这些创新性的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主要的是增加了学生的职业体验,使学生在充满“工匠精神”的氛围中,情操得到陶冶,职业素养得到提升,从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主要工作,所以培育“工匠精神”应以课堂为主阵地。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将“工匠精神”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在发挥文化基础课加强中职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同时,更要完善“工匠精神”的育人体系,多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校企“无缝对接”中培育“工匠精神”。
首先,中职学校要创新性地开展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特别在思政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内核”,并融入“工匠精神”。中职生在校期间正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关键期加入“工匠精神”的培育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思政课在注重培养中职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又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因此,我校在保证开足“专业课时”的同时不但没有削减文化基础课时,而且还进一步丰富了思政课,在整个中职阶段共开设了《职业生职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就业指导》等5门思政课程。并结合各课程的内容和专业的特点,融入“工匠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培养学生崇高的职业精神和牢固的职业信念。
其次,中职学校还要把“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相融合,培养学生以高标准、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职业。“世间事,作于细”,工匠的培育往往见效于细节。如我校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训中,老师就非常注重在细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不断追求完美与极致的“工匠”作风。如引导学生上螺丝应拧紧,取下螺丝后一定要妥善保管、工具使用后一定要归位、实训结束后要按规定整理实训台等。实操就是实战,要按照企业车间的操作规程严格要求学生,不得有半点疏漏,更不能让学生有“差不多就行了”得过且过的意识。人的习惯是在日常中养成的,技能操作也不例外。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要求,循序渐进地改变学生原来不注重细节的行为习惯。此外,还应将“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就是绝招”的理念渗入到教学中。总之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应注入“工匠精神”,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将“工匠精神”融入“工学结合”中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无论是什么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即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就进企业上岗实习,接受师傅的技术指导和素质培训,有利于学生了解工作特点和岗位要求,有利于学生学到真正实用的岗位技术,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校早在2008年就开始探索将“工匠精神”融入“工学结合”中,当时我校与广东裕华集团合作,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开展“工学结合”,教学中以一个星期为周期,实行工学交替、轮流顶岗,即A部单周上课,双周实习,B部正好相反,单周实习,双周上课。这样一来,既不会耽误学生的学习,也不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此培养的学生岗位能力强,职业素养好,且吃苦耐劳,毕业后很快就适应岗位工作,并在企业中担任部门要职或成为技术骨干。经过多年的摸索,我校已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模式,近年来我校又在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和平面设计专业探索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在校企“无缝对接”中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学生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从“中职学生”过渡到“大国工匠”。
总之,“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立体化、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学校应坚持“动态培育”和“静态培育”并举,坚持“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齐抓,坚持“校内培育”和“企业培育”并进,面向社会需求,彰显职业性、突出实践性,不斷创新,将“工匠精神”培育根植于育人全过程,才能为新时代培育更多更好的“大国工匠”。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