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020-03-02 02:25段海萍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段海萍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之下,大学英语受到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提升,在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也确定了大学英语的综合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随着现代多媒体、大数据的出现,英语学习与教学也能朝着个性化、自主化的方向发展,在为学生提供动态知识的同时,也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升其主动参与的意识。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2-0129-03

引言

我国一直以来的英语教学方式往往过分偏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过程,忽视了交际能力的培养。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应该被重新规划,不再单纯地围绕单词、语法、文章理解等内容,而是从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与听说能力等多角度来进行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发展。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定位

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作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性得到了重视,其主要教學内容在于学生能力的培育,但这显然与中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有些雷同。当前的教育定位问题成为了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更多时候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失去了基本的新鲜感,特别是对于一些理工科、艺术类型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认为英语学习的作用不明显。总体来看,现阶段的大学英语课程定位没有意识到英语课程本身具有的“工具性特征”,使得其在教育环节中无法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无法把学生从应试型人才转变为应用型人才。

(二)教育途径与模式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也强调通过教育途径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来分析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教育途径与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于教学思想进行的调整。在教学理论的引导之下,教学环境中的不同要素进行结合,从而影响到教学过程的正常展开。但是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偏向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且多以教师为中心。这种单一化的教学体系过多地将内容偏向于语法、课文、翻译等,始终无法脱离教材内容展开;整个课堂的气氛也处于比较低沉的状态,无法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再加上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与能力差异,大学英语课程分层教学、合作教育形式的展开无法落到实处。

(三)教育考核体系

教育考核体系在大学英语教育当中,仍然多以笔试为主,例如学期末的考试、四六级等级考试等,围绕书本知识与其他基础性内容展开,使得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以考试为导向,所展开的学习内容也无法脱离考试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掌握考试知识,并不能提升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无法体现出英语这一门语言学科在听、说方面的特征。也正是在这种不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下,其综合英语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在今后也可能无法满足岗位和行业的需求,甚至需要重新学习如何综合应用英语[1]。

另一方面,学生的能力本身存在着明显差异,其英语成绩浮动较大,再加上某些独立院校在招生稳定性、生源质量方面与其他本科院校差异较大,这些不良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考核的最终结果。

二、大学英语听说能力教学的相关内容

(一)听力教学

听力的学习包含了关键的信息处理过程,这一过程中也涵盖了不同的声音、单词和语篇等各个层面的听力技能。按照理解的层次可以将其技能分为三个不同类型,包括对微观层面语言意义的理解、直接理解意义技能、间接理解意义技能。学生在进行听力活动时,一般情况下也会有意识地采取一些辅助措施来帮助自己理解听力材料中的信息,包括关键词记录、做笔记等。目前,对于听力能力培养的教育工作也主要倾向于认知听力策略,通过计划和监控的方式来反思听力教育的过程。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与培训之下,对整个听力过程进行评价,并且将其与实际的听力活动相结合。

而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听力方式,即便是最有价值的听力材料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起到的作用也相对有限。对于教学改革和创新来说,合理的听力练习对于学生听力技能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按照听力活动的类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分类。例如,对于选择型的听力活动来说,要求学习者按照特定的听力目标,将注意力放在听力材料的某些细节方面,获取特定的内容和信息,包括在听力播放结束后预测后续的内容、话题等。而对于精听型听力活动来说,则更加注重听力活动的准确性,需要关注语言的形式,材料中的单词、语法结构等,这些内容在各种形式的听力填空中占据了主要的部分。对于互动型听力活动而言,学生需要在倾听者和说话者之间进行角色变换,在接受语言输入的基础上产出语言,这往往适用于一些信息沟通活动。在当前的听力教学研究当中,很多教师也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在后续的教育改革当中,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文本的语言特征分析上。

(二)口语教学

1.口语能力与口语活动

口语能力在语言学科的学习过程一直被认为是最基础、最根本但具有高挑战性的技能,在英语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也被看作是能否熟练应用外语的主要标志,是一种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表现方式。在当前的外语教学领域内,口语能力一般包括语言能力、文化能力、策略能力,包括对于语法的熟练掌握,同时也能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不同的衔接方式来根据社会文化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与看法。所以这些技能不仅代表了口语能力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现代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也将成为教学的基础,是学生进行口头交流的基本条件。当然,口语活动具有一定的非预测性特征,在交流过程中从来就不是固定的走向,很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意外情况,这也需要学生具有语言应变能力来实现顺利沟通的目的。

从口语活动的特征来看,交互性和目的性是其最直接的特点,因在多数场合,口语活动都需要交流对象来达到某个既定的目的。无论借助形体语言还是其他方式,最终都是为了信息传递,需要交流对象之间通过交流来实现信息反馈。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反馈的主要渠道和载体是通过听力,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口语能力和听力能力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的重要性[2]。从口语活动的具体目标来看,是以促进学生“说英语”的能力为主,重点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对此,可以通过以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分层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可以在同等的环境下学习,并且逐渐地培养对于英语口语的兴趣。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以应用型人才作为改革的主要方向,结合学生的能力差异设定专门的辅助教育模式。如果学生可以通过口语教学提升交流水平,也说明英语教育改革的成果得到体现。例如,以全英文授课、课外英语实践活动等方式强调语言在不同场合的应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2.口语教学需要完善

当前的口语教学工作更多地针对口语课堂上如何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而针对学生在课下的口语训练和表达能力训练方面缺乏系统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领域虽然对英语学科高度重视,但英语在我国毕竟是外来语,在非母语的语境之下,课堂中给学生提供的练习机会比较有限,课后的口语实践量应该得到保障,在强化输出训练的前提下才能保障学生的口语能力,这对于本身课堂学习时间比较有限的大学生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同样需要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评估,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方向提供帮助,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分析其能力的发展状态。此时需要教师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评分标准,针对特定语境下的语言表达能力展开评估,这个维度所考核的内容一般也体现在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准确程度和“地道程度”。例如,在表达“我的钱包丢失了”这一句时,部分学生通常会使用“My wallet was lost”这一被动语态的表达形式。而对于英语母语者而言,他们倾向于使用“I lost my wallet”等类似的主动语态语言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按照学生的表现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区域,采取针对性的巩固练习方案,从而以维度划分的结果来评估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构成方式,确定评分标准[3]。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一)重新审视大学英语课程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我们需要意识到大学英语本身是一门语言知识的基础性课程,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提升个人文化素养的素质教育课程。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为了让人才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同时还应该具备英语的实践应用能力,才能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所以,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也应该符合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传统的基础知识教育定位,充分体现出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专业性特征,注重其应用能力,在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对其需求的判断来综合评估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具体来看,英语学科的最大特征在于实践,语言的实践过程需要特定的语言情景,在充分理解语言意义的前提下来进行练习。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境,将相关的语言、对话以动画等多样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一方面强化了视听的效果,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教学主题,激发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需要注意的内容在于,语言运用过程中应始终基于学生的能力考核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角色,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改善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一来,学生也不再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符合大学英语课程对于学生的要求,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同时也逐渐改善英语听力、口语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其积极性[4]。

(二)教育途径与教学体系的构建

对于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可以基于教育途径和教学体系构建方面来展开。在目前大学英语课时不断缩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综合的语言技能训练划分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来开展,比如放弃传统的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转向以听说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每个阶段给学生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目标,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解基础知识,让学生根据现有的学习资料进行测试和学习,学生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联系方式来与教师展开交流沟通,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在口语训练中,我们所采用的综合语言技能训练模式也可以以情境教学、对话的形式来进行巩固,让学生通过案例来掌握基本的表达技巧。以英语原声电影为例,这是一种最好的听力和口语训练素材,因为这些电影中的人物交流方式没有经过修饰,可以被视作为生活中的一般交流方式,具有典型的口语化特征,且电影中的很多场景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场景。在欣赏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英语知识和听说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尤其是在口语语感、语气掌握与语言应用能力等方面。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提前放在校园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平台上,让学生通过自由下载的方式提前了解學习内容,在课堂中也可以根据电影的对白,结合当时的语境展开讲解,并且以电影原片段的赏析,了解到特定情节下不同语句的含义、交流方式和语气变化,构建专门的口语听力教学体系。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来提升学习的自主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目前的大学课堂中减少课时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减少课程的基础上利用好课外时间,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体来看,大学英语教学所采用的是以现代技术为辅助的自主化教育模式,并利用教学资料,利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这种交互式模式之下,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多层次信息反馈模式的支持下,教育过程也能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提升学习效率。

(三)学业评价模式的优化

要达到教学目标,就需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作为支持,以纸面考核的终结性考试评价体系可能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之下,要求我们对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以学生不同层次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作为出发点,建立立体化、交叉化的考核评价体系。针对大学生特点的学业评价体系,教师可以制定针对其特点而展开专业的学业评价方法。从当前的成绩研究评价方法来看,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对学生听说能力进行形成性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评价模式的缺陷之处。以口语成绩评价为例,在制定了相应的口语评价模式考核方法后,教师需要采取监督方案,如采取形成性评价方案,让学生明确在某一个阶段所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与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实际水平进行比较,从而对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反思,总结失败的教训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获得终身学习的评价过程。大学英语的听说教学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教师对于讲授内容与学生理解内容之间的平衡非常重要,形成性评价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规划。

当然,形成性评价的使用不代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会被完全代替,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是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反映教学效果的关键指标。终结性评价需要和形成性评价相互结合,重视学生的能力差异、个体基础、学习参与程度等,从考察认知的层面关注表现与行为层面的差异,给终结性评价提供一种新的量化标准,优化现有的学业评价方式,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

结束语

本次研究针对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策进行了分析,尤其以听力、口语教学作为切入点展开了系统化研究,旨在探索未来的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途径。在未来的教育实践环境当中,现代教育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基于学习理论的内容选择、文化意识培养等方面的内容与教学策略的优化,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发展规划要求,从而为教育创新提供思路与参考意见,希望能通过教师的实践研究过程来解决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叶琴.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析——以黄淮学院为例[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5(3):63—65.

[2]于丽,胡友信,周艳艳,等.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赤子(上中旬),2014(23):100.

[3]張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以黄淮学院动画学院2013级合作办学本科生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186—187.

[4]吴雅菲,孙爱娜.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0):143—145.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