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智芳
《穷人》是一篇经典课文,我们深入追问习以为常的教学,发现很多问题:《穷人》的艺术价值是什么?《穷人》的教学价值真的止于此吗?透过反思《穷人》的教学,要表达的是如何让学习真实发生,如何让学习从浅表走向深入。让学习真实发生,需要真正的学习(符合学科本质的学习)、相互倾听的关系和冲刺挑战性课题这三个要件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和成全。
▲《穷人》的艺术价值
《穷人》是一篇经典课文,几十年来,无论小学语文教材如何改版,它都是精读课文之一。《穷人》的教学关注,从桑娜的心理描写,到结尾的续写,如果说有些许变化,是有一些老师关注到细读文本,着意体会穷人的“穷”。除此而外,孩子们发出他们特别的疑问——穷人为什么这么穷呢?我们多数归结到社会制度;也在续写部分表达他们特别的心愿——穷人有一天会变得富有,我们多数将信将疑,视为小孩子的童话。
长久以来,读《穷人》读到穷人的善良就结束了;写《穷人》写到穷人的希望就结束了;说写法说到桑娜的心理描写就结束了。我们不禁要追问: 《穷人》的艺术价值是什么?《穷人》的教学价值真的止于此吗?
这些疑问,让我们不得不对《穷人》文本以及《穷人》教学进行深刻反思。
《穷人》首先是一篇小说。
《穷人》的诞生,从诗歌到小说,两个文学巨匠的倾力之作。雨果(法国)的《贫苦人》是一首叙事长诗,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则把它变成了小说《穷人》。从小说中,你看到的是一个风高浪急的夜晚,三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桑娜抱回孤儿左右为难,渔夫深夜打鱼死里逃生,西蒙悲惨死去百般不舍。除此而外,一片汪洋,无边黑夜,两间小屋,一盏灯火,无年代可考。穷人们面临的是自然的凶险(比如渔夫),疾病的凶险(比如西蒙)。
小说的主角,透过明与暗相互映照、相互证明完成。舞台中央的主角显然是桑娜,整洁、温暖的环境,等待丈夫、居家劳作,探望西蒙,抱回孩子,都在向读者表述着桑娜其人。最后出场的主角是渔夫。桑娜抱回孩子那一刻,完成了自己,前面的细节尤其是后面的心理描写,旨在完成渔夫的形象。她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担忧——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张望——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为难——他会说什么呢?……会揍我的……是他来了?……(心疼丈夫,可怜孩子)看似在写桑娜,其实无一不是在写渔夫。
小说极写渔夫,篇中却几乎无渔夫:小屋温暖,孩子安睡,妻子等待,见渔夫的担当;天地黑暗,波涛汹涌,见渔夫的辛劳;出门张望,心神不定,见渔夫的勇敢;抱回孩子,忐忑不安,见渔夫的压力。待终于渔夫出现,结尾急转直下,情节曲折的密度加大,同时叙述时间长度骤然缩短,小说戛然而止,渔夫的形象瞬间拉近,完成了作为“人” 伟大的意义。
《穷人》的阅读张力,在围绕抱孩子的悬念冲突。因为事情已经被打出常规,桑娜和渔夫的深层心理得以暴露,所以桑娜猜测是这样的:渔夫被生活折磨得粗粝、生硬,甚至无奈,他会呵斥:是闹着玩的吗,五个孩子已经够受的了;会揍人:火大,气急败坏;会吓人: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担心丈夫不同意,提心吊胆。渔夫內心深处的真实却是这样的:足够强大,足够柔软,足够有勇气。他会询问:什么时候?他认真思索:皱眉,严肃,忧虑。他迅速决定:得把他们抱来,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他还担心桑娜:你不愿意吗?夫妻两人本心心相印,却心心相错,小说世界洞开,张力尽显。
《穷人》不朽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它的结构,桑娜对丈夫的预设与结局大相径庭。心,高高悬起,轻轻落下,预设瓦解,结局失重。在情节的戛然而止处,两个人物高调完成,明亮饱满。“‘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桑娜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尘埃落定,人性之美达到巅峰;小说从拉开帐子的那一刻结束,宁静、温暖、圆满,时光静止,小说之美达到巅峰。
《穷人》的艺术魅力,就在戛然而止的结尾。结局的省略留白,使人物的情绪突然获得了一种新的意味:彼此发现,彼此照亮,彼此鼓励!此时无声胜有声。赤贫下的慷慨与慈悲,才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里没有向外的控诉(甚至连抱怨都没有),只有向内的光明。人性美的光辉,照彻暗夜,照亮古今。
对于《穷人》的教学,除了考虑年段的课标要求,单元安排特点,它的艺术价值是不能绕过去的,因为,那正是《穷人》教学价值的源泉和土壤。
▲我们这样学《穷人》
那么,《穷人》还可以怎样学呢?
学生首先自主学习,熟读小说,思考:小说写了几个人物?哪些人物是主角,哪些是配角?为什么?结合小说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对于主角,孩子们首先肯定桑娜,半数以上倾向桑娜和渔夫两人,他们的理由是,整篇都是围绕桑娜来写,但是渔夫是关键人物,养家主要靠渔夫。配角自然是西蒙和七个孩子。
说到疑问,除了两个孩子提出两个字“黧”“喃”不认识,提出的问题多聚焦内容:文中用了很多省略号,是什么意思?桑娜说渔夫会揍她,为什么揍她,为什么还说“揍我一顿也好”?亲生的五个孩子已经够受了,是不是渔夫觉得孩子是负担,不喜欢他们?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日子不是更加贫穷吗?
在初读的基础上,由两个学习任务引领,走向深度阅读。
第一个任务是:评价两个主角桑娜和渔夫。
有任务单提示,如下:
学习任务单(一)
一、你眼中的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用心读小说,从小说中找到更多的依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提示:1.每个人除了他(她)是自己,还有多重身份可以观察,比如桑娜,对渔夫来说,她是妻子;对孩子来说,她是母亲;对西蒙来说,她是邻居。这么多角度观察一个人,才可能真实评价一个人。2.有的信息直接呈现出来,更多的信息隐含在词句之中,需要透过文字进行推论。)
我眼中的桑娜:
—————————————————————
—————————————————————
我眼中的渔夫:
—————————————————————
—————————————————————
二、自觉与同伴交流,完善自己的观点。听了同伴的交流,我的补充是:
关于桑娜:————————————————
关于渔夫:————————————————
大约用20分钟时间,学生经历自主阅读、同伴交流、完善观点的学习过程后,一组一组进行全班发表。所有的观点和依据要都写到黑板上。
学生对桑娜和渔夫两个人物的评价,既有相似性,又各有各的角度,也各有具体的依据说明。人物形象达到了从来没有过的丰富程度。
在他们眼里,桑娜是善良的、舍己为人的、满足的、知足常乐的、母爱泛滥的、富有爱心同情心的、不怕艰苦的、细心的、充满希望的、勤劳的、贤惠的、为别人着想的、聪明的、关心丈夫的、关心邻居的、很怕丈夫的、感性的;
在他们眼里,渔夫是大度的、理解人的、善良的,有责任心的、不怕困苦的、富有爱心的、乐观的、严肃端正的、善解人意的、聪明的、关心家人的、有父爱本能的、贴心的、并不冷血的、理性的。
谈到桑娜的感性和渔夫的理性的,是一个小女孩,她详细解释了观点的来源,比如桑娜,抱回两个孩子是情不自禁的,“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凭着潜意识里母爱的本能就抱回来了,抱回来才想到难处;渔夫却不是,他皱眉,思索,考虑到自己家穷得能不能再养活两个孩子,但是他又考虑到孩子在死人身边不行,他们不管就只有死,才下定决心抱回来,觉得自己总能熬过去的,收养孩子是要付出更多辛劳的,看出渔夫不仅善良,而且有责任心,有担当。
说渔夫乐观的,是一个小男孩。他只通过“嘿,桑娜,我回来了”中的“嘿”字,就体会到渔夫的乐观。他说,渔夫没打到鱼,网也破了,还死里逃生,却没有垂头丧气,也没有冲桑娜发脾气,而是主动和桑娜打招呼“嘿”,语气中充满着乐观。
至于桑娜的“聪明”和渔夫的“聪明”,则各不相同。他们认为,桑娜的聪明体现在她没有直接跟丈夫说抱回了孩子,而是先说西蒙死的消息,试探丈夫的态度;渔夫的聪明表现在他让桑娜赶紧抱回孩子,别等他们醒来,怕孩子看到母亲的死,留下童年阴影。
学生发表的过程中,我不作打断,全面接纳,板书记录;对不同的意见,请后面的同学交流中一并质疑或者补充,实现即时的对话。当观点充分发表之后,我和学生一起梳理所有的发现,认知的矛盾在显现出来。
我追问:桑娜到底“怕”渔夫什么?渔夫明明并没有想揍她,也没有不想收养西蒙的孩子啊。带着这个疑问,再次回到写桑娜心理的段落,反复朗读,学生的认识逐渐清晰:她不怕自己受苦,不怕挨揍,只怕自己的行为让渔夫更加吃苦,怕渔夫一个人承受不了更大的压力……怕的背后,是对渔夫满满的心疼和爱。
第二个任务是以西蒙为主角尝试写小说。
任务单提示如下:
学习任务单(二)
一、仔细默读小说,注意跟西蒙有关的句段,思考:关于配角西蒙,小说传递了哪些信息?用序號清楚列出。
能直接获得的信息:————————————
—————————————————————
—————————————————————
—————————————————————
可以推论出来的信息:———————————
—————————————————————
—————————————————————
二、根据得到的信息,展开想象,以西蒙为主角,写一个小小说,题目可以是《穷人》,也可以自己拟定。
这个学习任务,使阅读走向了对西蒙的关注。学生因为熟读了小说,所以很快把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提取出来:比如西蒙丈夫死了,她成了寡妇,她有两个孩子,她家里很穷,她生病死在夜里,西蒙的邻居桑娜很关心她。
学生再一次走进文本,联系上下文和字里行间,尝试进行推论。这个过程不长,但是思维有比较大的挑战,需要相互启发和唤醒。有一个孩子说,西蒙是个年轻的姑娘,因为两个孩子都很小,其他孩子受到了启发,他们推论出来更多信息:西蒙是因为丈夫死去伤心病的;西蒙是因为天太冷感冒了;西蒙的丈夫是打鱼时遇难的;西蒙死之前是很难过的,是为两个孩子担心的;西蒙可能是盼望着桑娜能收养这两个孩子的;西蒙也许没想到自己会死,她伸出的手是想拿什么东西的……
接下去是静静地写作。没有写法提示,没有任何要求。学生很快就都写完了。我们看看小孩子写的小小说,选两篇代表作,未作只字修改。
穷人(1)
赤峰市松山一小五年一班 韩茗然
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此时寒风呼啸,外面又黑又冷,风暴也在呼啸着,而西蒙家却又黑又冷。
西蒙生了重病,不得不躺在床上。她的两个孩子此时正躺在西蒙身边甜甜地睡着。西蒙是个寡妇,家住在大海边上的小屋子里,平时就靠着邻居家送来的一点儿鱼活着。总共3个人,全都饿得面黄肌瘦。西蒙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她越来越感觉到绝望。
她躺在床上,想着:“我死了也就算了,可是我的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呀,我怎么能允许我的孩子和我一起受罪呢?再怎么样也不能让他们冻着、饿着。我去给他们做饭。”想完,西蒙强忍着身体的疼痛,走下了床,去给孩子们做饭。做好之后,她一口一口地喂给两个孩子吃,两个孩子吃完后便熟睡了。西蒙脱下衣服,给两个孩子盖上。突然,病痛复发,西蒙疼得倒在床上,她咬紧牙关,怕吵醒了孩子们。她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但她还想再摸一摸孩子的小手。她匍匐着向前艰难地爬去,只差一块儿距离。可是,西蒙的手却突然垂了下去!她的眼睛里透露着不舍,可她,却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此刻,西蒙给孩子们盖上的衣服还带有她的体温,孩子们睡得舒舒服服、甜甜蜜蜜。
穷人(2)
赤峰市松山一小五年一班 齐浩燃
傍晚,西蒙站在床边,看着已经熟睡过去的两个孩子。孩子睡得很香,两个长着淡黄色卷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屋里只有一个小蜡烛静静地亮着。
屋外寒风呼啸,一阵阵的海浪声此起彼伏地响起,海上正起着风暴,不断地向西蒙那个破破烂烂的小屋刮去。寒风从窗内吹进,西蒙见了,皱了皱眉,走上前去,用力地把窗口紧紧关住,破旧的窗户发出了吱吱的响声。这时西蒙的病发作了,眼冒金星,头痛欲裂,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白纸一样。
西蒙心里知道,自己可能是要死了。她不禁转过头看了看她的两个熟睡的孩子,“他们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一段时间,她自己张罗了全家的事,把他们带成这样。自己死了,他们该怎么办?活得下去吗?难道把他们托付给邻居桑娜一家?不,他们一定不会接受他俩的,他们自己就有着五个孩子……”西蒙想着,她看见海平面上的夕阳即将落下,夕阳发出了万丈金光,像千万把利剑,刺穿了天空中的乌云,照亮了一片天空。西蒙又看了看两个孩子,她实在太爱他们了,她想他们暖和一点儿,她也知道自己快死了,用衣服与旧头巾包住了他们,与他们一起躺了下来。
睡梦中,她睁开眼睛,看见自己去世的丈夫站在她的面前,她不敢相信,向丈夫伸出了枯瘦蒼白的手……西蒙的生命就这么结束了。
▲《穷人》教学想表达什么
佐藤学先生认为,学习成立的要件有三点:真正的学习(符合学科本质的学习)、相互倾听的关系和冲刺挑战性课题。
透过一篇文章的教学,实际上要表达的,是如何让学习真实发生,如何让学习从浅表走向深入。学习真实发生,需要三个要件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和成全。我们一一追问和反思:
◆什么是符合语文学科本质的学习?
王宁教授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及其主要特点》一文中说:“把语文课的实施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在真实的情境下,在学生多样综合的语文活动驱动下选择教学资源,安排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在积极地读书、思考、写作、交流,任务完成了,学生的内在能力和品质就会发生变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决定了语文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强调任务驱动的语文活动,语文学习任务即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素养就是在完成语文任务——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过程中养成的。阅读课只有从教的逻辑走出来,从单元、课文、课时目标的视角跳出来,才有可能变成学生的语文阅读活动,才有可能关注到阅读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是否真实发生。
用语文的方式来学习语文,就会发现,文章的不同体裁决定了不同的阅读学习方式。比如《穷人》是一篇小说,就不能用读诗歌的方法读,不能用读小说的方法读,不能用读童话的方法读,不能用读戏剧的方法读,要用读小说的方法读。用读小说的方法读,就会自然注意到《穷人》的人物塑造、情节铺排、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以及价值追求,注意到读写结合的对症下药。“当情节完成了探索任务的心灵深度隐形奥秘之时,其任务就完成了。如果继续写下去,从人物的心灵检测来说,并无大碍,但于情节本身则是一种贬值,从审美层次陷落到实用层次。不接着写下去,并不是作家的失误,而是艺术上果断的决策。”(孙绍振语)《穷人》的续写,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小说的空白是可以补的吗?我读过很多小孩子的续写,完全体现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强说愁,有的写到渔夫的孩子长大发财,生活改变,有的写到孩子们瞬间长大,渔夫和桑娜倍感欣慰,有的写到渔夫打鱼发家,小屋变成海景房,有的写到一家和美,穷且快乐着……虽是趋向美好生活的想象,但全然没有了这篇小说的味道。借用孙绍振的话,是“从审美高度向现实的滑坡”,索然无味。
有了这个认知前提,就会理解《穷人》学习任务设计及其逻辑(阅读任务一:依据小说内容评价主角;阅读任务二:以西蒙为主角尝试写小说):这两个学习活动呈现出登山型态势,意在引导学生从小说人物逐步走向小说本身。学习过程中,既有阅读策略的自觉运用,比如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方法阅读,对桑娜和渔夫,学生会对相关句段文本细读,对于西蒙的信息,则通过浏览和推测来获取,也有阅读能力的不断磨砺,提取信息,直接推论,解释整合,判断评价。至于以西蒙为主角写小说,则走向真正的读写结合,写依赖读的深入,读促进写的深入,读写在这一刻实现了相互促进。小孩子们稚嫩的小说,进一步说明了,是内容选择形式,不是形式选择内容。当他们来到西蒙那个夜晚的时候,环境自然就出现了;当他们设身处地想象西蒙临死前的情景,心理描写自然就出现了。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不教而用,才是最好的学习吧?
◆如何建立相互倾听的关系?
当课堂是从学的逻辑出发时,倾听自然走向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对儿童学习的深入理解、倾听方法的锤炼以及对原有教学方法的深刻反思。”“教师的责任不是上一节好课,而是保障所有学生的学习权。”(佐藤学语)建立相互倾听的关系,教师首先成为倾听的示范者,要以柔软的、坦诚的态度面对学生,不折不扣地接纳学生,保证儿童安心、安全、安静地学习。我们看到小组交流中的彼此倾听,看到全班发表的彼此倾听,我们看到板书的生成性,教师板书学生的精彩观念,既是倾听的示范,也是不折不扣地接纳,还是学习成果的展示。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以“串联”和“反刍”来表达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在相互倾听中,学习过程得以完全开显——共同的关注是什么?存在的分歧是什么?学习的盲点在哪里?不同的观点有没有完全展示?教师从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成为儿童的研究者,发现真实的儿童,实现对儿童学习的深入理解,发现学习模糊处、浅表处、冲突处,通过追问质疑引导学生不停地返回文本,推敲文字,从而走向学习的深处。
◆如何设计冲刺挑战性问题?
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一定是深度学习,需要教师把深度学习设计出来。《穷人》的学习过程,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精读。精读是探究性阅读,如果没有深度学习,课文读多少遍都不能叫作精读。有好多教师把精读课上成了“精讲”课,讲得越精,小孩读得越略,南辕北辙。
“走进文本”是深度学习的标志,挑战性的问题,则是引领学生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利于学习的路径。一个好的“挑战性问题”让学习过程变得简单而丰富,朴素到一剑封喉。不再依赖外在形式的课堂,必须依赖智慧。
如何设计一个挑战性问题?首先要教师对学科有深刻的理解,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教学化处理。《穷人》的课后题是“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一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和“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穷人”,这是教材内容。虽然观照到了小说体裁特点,但如果不经过转化,任务的限制性就让阅读变成机械地寻找答案般的勾画、读说,难以覆盖全文,也难以产生阅读冲突,也让写作与小说分离,重点流失。
其次对学习有深刻的理解,对教学有深刻的理解,要牢记“教就是让学、学就是告诉”。帕尔默曾写出这样感人的话:“专心倾听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它在某种程度上耗费着我们的心智,令我们身心疲惫,也令我们大为震惊。但当我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要说的话,只要一小会儿,我就可以全心接受外部的讨论了。”当我们全心接受的时候,每一个孩子的发言都是精彩的,你会忘了自己的成见,忘了自己要教点什么的执念,而投入专心的学习了。向小孩子学习,才是教学的真谛吧!
所以,从学生的学出发,总会有一个问题,把学生领到语言的深处,使其体会到学习无以伦比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