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轩
摘要:《簪花仕女图》描写的是唐代贵族妇女日常生活的情境,画中的贵族妇女“丰肥浓丽、热烈放姿”,恰到好处地传达出女子柔和、恬静的美感。从仕女妆容角度着手,深入分析这幅画中唐代仕女的发式及妆容,妆容从面妆、眉妆、眼妆及唇妆、面饰四个方面来解读,以此感受中晚唐时期妆饰风格和审美风格的变迁,并探寻背后的社会文化成因。
关键词:《簪花仕女图》 仕女画 面妆 发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1-0101-03
妆饰作为服饰文化的一个分支,相比于其他文化类别更容易被人忽略。它其实是女性最为常见的生活内容之一,从侧面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和文化意蕴。古籍简牍的文字描述其实无法再现古代妇女的妆饰样貌,绘画则直观地以更为贴近的姿态向观者展示了社会风尚的变迁。随着各个学科互动交流的加强,为妆饰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敦煌壁画、唐诗、绘画相互交融,丰富的史料给学者的研究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一、唐代仕女画的概念
仕女,在《辞源》中有三种释义,一是指以美女为题材的中国画,也作“士女”;二是指宫女;三是旧指贵族官僚家庭的妇女。因此,仕女画又称“美人画”,是以古代女子风貌特征为题材的绘画统称。我国的仕女画历史悠久,最早的仕女画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到了唐朝进入黄金时代,一直发展到清代时期,仕女画仍活跃在市井民众的生活中。
在唐朝之前,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仕女画多以烈女、贤妃、节妇为主,由此表现出了浓重的说教意味。初唐时期,仍然保有前朝绘画的特点,但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绘画题材范围逐渐扩大,古人对女性的审美逐渐转变,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从当时的绘画风格可见一斑。盛唐时期仕女画风格受到上流社会绮靡奢华的风气浸润影响,不拘于宗教传说和神话题材,逐渐冲破了礼教的堤防,出现了以唐代贵族妇女为题材的绘画,更加注重现实生活中妇女的形象体态,审美偏向于面圆多肉、相对丰腴的体态。
后人誉周昉“画仕女,为古今冠绝”。周昉的仕女画以贵族妇女的宫廷生活为题材,体现了贵族生活的优越富足和闲逸的生活状态。因为周昉处于中唐晚期,由盛转衰,社会上层阶级追逐贪图享乐,奢靡浮华之气日长,周昉从现实生活选取素材,画中仕女展现了上层贵族阶级的优越富足和闲适安逸的生活状态,意在体现时人所谓“贵而美者”,展示了中晚唐时期贵族社会的审美情趣。
二、《簪花仕女图》的女性妆饰
1.面妆
《簪花仕女图》中贵族女性面饰淡妆,又名白妆。初唐时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统治者戒骄戒奢,社会崇尚从简之风,女性的面妆承袭了前朝风格特点,多以淡妆为主。随着唐朝国力增强,汉胡文化交融,社会文化向多元化发展,女性面妆渐趋多样,造型奇特,红妆非常风行,妇女将红粉、胭脂用晕染的方式涂染脸、颊处。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女性妆容的变化反映了唐王朝的跌宕起伏。
杜牧诗云:“哀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簪花仕女图》(图1)中的妆容便是给这句诗作了一个生动的诠释,画中的几位贵族妇女为黛黑粉白的装束,面色若雪,不施胭脂,别具清新妩媚,这种妆容为“白妆”,即只用铅粉,不涂抹红粉,与此相对的是“红妆”,从中可以看到中晚唐时期社会审美风尚的转变。“白妆”分为两种,一种是“素粉妆”,用薄薄的妆粉轻敷脸上,另一种则敷施厚厚的一层白粉。
虽然《簪花仕女图》中贵妇的妆容属于白妆,但与初盛唐时代女性的白妆相比,可以看到一些不同之处。初盛唐时期的妆容比较清新自然,如《步辇图》(图2)中宫女的面无胭脂,只施一层轻薄的白色妆粉,看起来肤色通透自然不失真实感,整个妆容简单干净,又体现出活力的气息,展现了女性的自然美。而《簪花仕女图》(图3)中所代表的中晚唐时期女性妆容偏白,突出了女性哀怨、凄切、愁苦的情绪。
2.眉妆
《簪花仕女图》(图4)中几位贵妇的眉毛形状都非常奇怪和夸张,是这幅作品与众不同之处,可以说画中的眉形不是女性的天然眉形,是唐代典型的桂叶阔眉(图5),即眉形类似桂树的叶子。江妃《谢赐珍珠》“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和元稹《有所教》“莫画长眉画短眉”指的都是桂叶眉,这种眉妆非常有特色,眉形似蛾翅,眉梢向上倾,眉色晕染不是非常厚重而是浓淡有度,宛若墨蝶飞舞,展现了唐代贵妇的风韵妖娆之姿和唐代审美的另类大胆。
这种眉形在现在看来是不符合当代审美的,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与这种眉形对应的是妇女高高的额头。这种化妆样式叫作开额、去眉。开额就是剃掉一部分额头前面的头发,拓宽额头,发际线自然上移,然后再把眉毛完全剃光,由一对描画出来的桂叶阔眉大唱主角,看起来像一对蝴蝶在贵妇高额下翩翩起舞。
阔叶眉的流行与当时唐朝社会风气有很大联系,北朝少数民族介入,汉胡的文化交融改变了人们的社会风尚和审美特征。游牧民族没有中原的礼法限制,女性像男性一样生活在马背之上,喜爱各种马上的球类运动,这种风俗习惯也逐渐影响了唐代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服饰习惯。因此,胡服在中唐也十分流行,但是细长眉与胡服搭配并不协调,因此阔叶眉逐渐盛行。在现存的新疆阿斯塔那绢画和唐代寺观壁画、墓室壁画中,都可以看到阔眉的存在。
这种眉形由玄宗时期的短阔且浓发展至中唐时期的丰润圆厚,晕染有度,风行数十年,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而深深影响周边国家,如保留到现在的日本艺伎眉妆(图6),还可以看到唐朝短阔眉妝的影子。
3.眼妆及唇妆
在眼妆上,《簪花仕女图》中所绘的细长秀眼在粗阔的桂叶眉下显得有些不太引人注目。几位贵族妇女都是狭长的丹凤眼,把凤梢画得都很深很长,衬托出眼波之美,使女子的形象显得温柔贤淑。
中国女性并没有西方女性那样深凹的眼窝和大而鲜明的眼盖,因此古代女子在眉毛上格外注意,眼妆的画法则是依据眼形本来的样子。而现代审美一般在眼妆上追求放大眼睛的效果,借用眼影、眼线等,但往往一不留神就画成了鱼泡眼或是熊猫眼。其实每种眼形都有其独到之美,我们在一味学习西方艺术时,不妨回头看看中国的古典之美。
《簪花仕女图》中的贵妇都是“樱桃小口”,这种是点唇的画法,常常先用白粉打底,覆盖原来的唇色,然后再用唇脂点画唇形,让人产生了一种嘴唇看似很小的错觉。唐代用来修饰唇部的化妆品叫作口脂,类似于我们今天用的口红和唇彩。口脂的主要原料是丹,丹是一种红色矿物质,也叫朱砂,用它调和动物脂膏制成的口脂,色彩艳丽有光泽,是妇女理想的化妆用品。
4.面饰
《簪花仕女图》中的贵族妇女额间饰有圆圆的金点——金钿(图7)。张泌《浣溪沙》“睡容新起意沈吟,翠锢金镂镇眉”就描述了贴花锢的具体部位,正是在两眉中间。
这一时期女性的面饰较为丰富,除了红妆外还流行额黄的妆扮,除了延续前朝在额头、脸颊敷施黄粉外,还有女性用薄片状的黄色材料剪成花瓣形状进行装饰。唐代妇女使用花钿十分普遍,花钿的式样也丰富多彩,从简单的圆点到繁杂的形状,各种各样。花锢是以金箔片、黑光纸、鱼鳃骨、螺钿壳和云母片等材料剪制成的,有各种形状,有的像牛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又是桃形的,尤其以梅花的形状最为多见。
5.发髻
虽然中晚唐时期社会经济衰落,但是对美的追求没有减少,反而发展成一种颓靡的美感。簪花高髻是唐代上层贵族妇女流行的妆扮,画中贵妇所梳的发型就是峨髻,是高髻中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其突出特点就是将头发束得很高,顶部分层卷梳,高髻之上饰以凤钗金簪或步摇,李贺在乐辞中写的“金翅峨髻愁暮云”即此。
在发髻上佩戴各种样式的装饰品也是中国妇女的传统,中唐时期贵族妇女盛行饰簪花。簪是其固定发髻的作用,簪花则是在簪的基础上增加了装饰功能。周昉在《簪花仕女图》对簪花的刻画极为细致,可以看到妇女头上佩戴着硕大的花朵,显得高贵华丽,体现妇女的尊贵身份。花朵本身就洋溢着生命的气息,当唐代女性将花朵插在发丝之间,引起了佩戴者和观赏者强烈的审美愉悦感。花朵种类繁多,《簪花仕女图》中不仅有牡丹,还有荷花、芍药等,关于画中妇女头上所带花朵是真花还是假花也引起了很多讨论,这里便不做深入探讨。发髻旁斜插玉簪,发髻前插串珠步摇,反映了不断变化、层出不穷的妇女头饰簪花样式。
三、《簪花仕女图》的“唐妆”审美成因分析
1.唐朝社会经济发展对唐代妇女妆饰的影响——崇尚“病态美”
妆饰和服饰文化一样作为审美对象,在审美过程中会被审美主体注入个人的情感、精神和寄托。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后,政治局势混乱,经济发展低迷,生活在动荡的社会中的人内心逐渐充斥不满与压抑,在难以释放的境况下只能通过文字抒发情感,因此文化上逐渐向阴柔、向文的氛围转变,文人作品渐渐不再体现家国情怀,而是转向了儿女情长,文人学士心态上的失落对社会的审美意趣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晚唐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对情感的处理较为细腻含蓄,无不透露出凄凉哀怨之感,在审美意趣上也难以包容开放。安史之乱后,杨玉环成为人们心中祸国殃民的红颜形象,女性遵教守道的传统逐渐恢复。在这样的时代风气中,以委婉奢华、悲凉哀艳为美成为潮流。奢华繁缛的装饰、臃肿的体态、怪异的妆容都是内心抑郁、苦闷的流露,病态的柔弱之美登上舞台。《簪花仕女图》中的女性虽然都是面饰淡妆,但与初唐时期相比,卻缺失了活力的美感。桂叶阔眉的妆饰虽是创新,却诡诞奇异,尽显哭相愁眉,表达出来的气质只是空有其形而已。
2.佛教文化对唐代妇女妆饰的影响——“高髻”“额黄”
儒教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对唐代女性妆饰影响更多是传承而不是创新。佛教自传入后,与本土文化、社会习俗不断融合适应,直接刺激了很多新式妆饰的出现。从《簪花仕女图》中便可见一斑,画中贵族妇女高髻的发式和额黄装饰都与佛教的传入有很大关系。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佛教文化的影响,高髻独领风骚,同时妇女使用假发成为一种流行风气。佛陀拥有高高的肉髻,出于对佛陀的崇拜心理,人们会对佛像的造型进行模仿,创造出了“飞天”“灵蛇”“螺髻”等新式发髻,这些都明显体现了佛陀发髻的特征。进而延续到唐朝,在此基础上高髻又得到进一步创新——“半翻髻”“惊鹘髻”等,可以从中看到佛像造型的艺术元素。
同时画中仕女面妆出现的“额黄”也是源起于佛教。因为佛光在佛教文化中是金色的,所以佛像大多沥金涂粉,菩萨“身诸毛孔,流出金光”,在金粉的衬托下佛像更加辉煌明目。因此有学者认为额黄妆可能是崇尚佛教的妇女受此启发,开始了涂黄的风习,后来逐渐流行于世。
四、结语
对美的认知自古以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审美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转变的。本文通过对《簪花仕女图》的发式、面妆特点进行总结,并结合了唐朝社会经济、文化、外来因素的影响分析,总结出中晚唐时期女性的审美风尚,由此得出认识:画中仕女梳高髻,饰簪花,面部妆饰从活力走向病态,整体妆容呈现出愁苦、阴郁的情绪,这和中晚唐时期社会走向衰败有很大关系,女性的面部妆饰也同样代表着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簪花仕女图》中贵妇妆容上看到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印记和其与现代审美的差异,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田蕊.唐盛期仕女画面妆中女性身份的建构:以眉式为例[J].美术界,2017(10):93.
[2]周昉仕.女人物画的“唐妆”样式[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3]王麒越.唐代女性妆饰文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4]杨微.女性服饰妆容与唐代审美趣味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1.
[5]范丽.唐代仕女面妆的符号特征及对现代时尚影响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9.
[6]杨小丹.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妇女妆饰的影响[D].厦门:厦门工艺美术学院,2016.
[7]刘明.唐朝女子面妆文化及对当代审美价值的影响[J].芒种,2017(6).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