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琦仕女画风格浅析

2017-08-03 10:20余苗苗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仕女画风格

余苗苗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6)

摘 要:封建末世近似病态美的仕女形象是晚清时代的人物画坛的主流,而改琦的仕女画无论在题材内容、形象描绘、意境风格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艺术追求,同时也寄托着他对晚清时期年轻女性空虚寂寥生活的无限感叹,对后世的绘画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改琦所处时代背景,以及其家族身世、外出游歷、艺术思想活动等方面结合现存的作品和相关著述的研究进行分析,深入的了解改琦一生的轨迹对其绘画的风格技法、艺术特征和美学特性的影响,从而了解晚清仕女画在整个中国绘画史的美学意义和历史地位。

关键词:改琦;仕女画;风格;美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8-0079-01

在我国的美术史上,少数民族的画家可谓少之又少,改琦就是清代中晚期少有的而且很有影响力的一名回族画家。他以擅长人物画,兼山水花鸟,尤其是在仕女画方面为后世的绘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创作的《红楼梦图咏》被后人评为《红楼梦》所有插图中最为出色的绘本。改琦的另一独特之处,便是有着深厚的诗词功底,相对于其他人来说,他在仕女画中追求的情愫和境界自然就会有所不同,正是这一独特的风格影响了一代人,人称“改派”。其代表作品有《张夫人晓窗点黛图》、临摹的《秋风纨扇图》等。

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滋生的奢靡之风,人们对文艺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适应其审美情趣的文娱活动日趋繁盛,形式更是丰富多彩。他创作的仕女画在内容形式、审美情趣等方面,无不体现着这一时代的鲜明特点。

改琦的家族,世代相承。如此显赫的家世,然而改琦这一代却只成为了一名文人画士。曾经居住的华丽宅舍,如今只剩下简陋素朴的院落。这种落差不难想象改琦为什么会钟情于曹雪芹的《红楼梦》了,这套优美的插图作品,准确地把握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对《红楼梦图咏》中部分作品的观察,作者对人物的形象特征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处理,以及画面中人物身段动作、行走坐卧的种种姿态的形象描绘都没有给人一种故作姿态的感觉。如《黛玉》那一副,背景以参差不齐的竹影衬托着竹影前衣袖长垂、矗立在摇曳的黛玉,显现出她娇弱却又孤傲的性格。由此可见,作者高超的绘画技巧和文学修养。

改琦的一生,既没有继承祖辈之业,也没有跻身入仕途,而是过着闲适、安静的文人生活。在他的画中我们看到的大都是以民间妇女形象为题材的,反映市民阶级的民俗风情。明清时期,题诗题词也是仕女画的一大特色。市民阶层文学繁荣,其作品中赋予了女性“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一类的赞颂词,塑造了林黛玉、杜丽娘等经典的女性形象。同时代背景下的文人们,对艺术也有着相似的见解。 从小体弱多病的改琦,非常喜爱诗词书画,常年游历在外,喜爱登山涉足,结交四方的名流。并且经常相约好友游览各地的名胜古迹,开拓眼界,写下了诸多的游记、诗词。他对待绘画艺术,态度十分的认真和严谨,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修养。比如他在其《嫦娥献寿图》中的题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作者借用的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嫦娥》,借此用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改琦的另一幅作品《晓窗点黛图》画面中描绘的是一位妇人早起梳妆时的场景,面对镜中的自己,神情落寞,令人不禁的想起了李商隐的“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共得几多愁”的名句。由此可见,改琦仕女画中的女子形象自带一种清新脱俗的书香气息,它是一种内在气质的流露,是婉约朴素的文秀之风。

《清画家诗史》中所云:“改琦写人物、佛像仕女,跌宕入古,脱进凡蹊。折枝花卉,挺秀可爱。间作山水兰竹,用笔超逸。”年轻时的改琦,临摹过前辈大量的优秀作品,其中唐寅和仇英的绘画思想对他的影响最大。细细品味改琦留世的作品,画面中仕女的形象多为八字眉、樱桃口、削肩膀,身姿颇有弱不禁风之态,但是与前辈们相比较,他创作的仕女画却又多了几分静气和文气。

古往今来,大多仕女画的特点都是富丽浓艳的色调,画中女子有着丰腴美满的身材。但改琦的风格总是清秀文弱;整个画面色调淡雅,清新脱俗;运笔均匀细致、画面洁净。同时,他还十分注重环境与背景的渲染烘托,衬托出了画面里人物的精神世界。改琦创作的仕女画将女性纤细的躯干和姿态表现的熠熠生辉。这种伤感、病态的女性形象代表了那一时代画家的审美情趣。

本文通过对改琦的家世背景以及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探究入手,结合他的绘画作品深入的分析并总结了其三点绘画的风格特征——“世俗美”“文趣美”“病态美”。

改琦是一代杰出的晚清画家,他创造的典型仕女形象,一直影响着整个晚清的仕女画风格,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改派”虽不及当时的“扬州八怪”、“海上画派”,但他对明清仕女画乃至整个中国人物画史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他的艺术魅力包含着晚清末世不可逆转的没落,于是也体现着与同时代气息相吻合的精神面貌,因此造就了晚清仕女画耀眼辉煌的艺术成就。

参考文献:

[1]俞建华.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

[2]何延喆.改琦评传[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3]孙永印.中国历代人物造型[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4]杨菱菱.改琦仕女画艺术赏析[J].美与时代,2008(01).

猜你喜欢
仕女画风格
中国传统仕女画与当代陶瓷仕女画之比较研究*
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精品展
闺阁红粉 千秋佳人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仕女画
唐代传统仕女画探讨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