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昱冰
摘 要:本文拟以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理论为基础,以张培基英译茅盾散文《白杨礼赞》为例,以求更加深刻的理解张培基先生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这不仅有助于对译作进行更加全面的评析,也为译者在翻译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四步骤理论;译者主体性;《白杨礼赞》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2-0-02
一、《白杨礼赞》及其译文简介
著名翻译家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里所翻译的文章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能够真实地反应出五四以来的思想浪潮。《白杨礼赞》这篇散文是茅盾通过对黄土高原上的描写来赞美积极抗战的北方农民。张培基的译文丝毫不逊于原作,他的作品为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文化提供了参考,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和译者主体性的关系
乔治·斯坦纳是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小说家和翻译理论家。斯坦纳在《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的第五章详细地讲述了阐释学的翻译步骤:信任,侵入,吸收,补偿。
在翻译前,译者首先会有意无意地经历信任这一过程,若源文本有内容,有意义,译者对源文本感兴趣并且认为翻译行为可行,就会产生信任。翻译始于信任,但信任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二步是侵入过程,这一过程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阐释阶段,不同的译者会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经验和认知模式,不同的译者会形成不同的理解。吸收是指译者运用异化归化的翻译策略来将自己的理解的内容翻译出来。由于译者主观性的侵入和补偿,翻译会失去一些重要信息。一般情况下,译者会采取加注、矫正补漏的方法来补充翻译中缺失的文化。
三、《白杨礼赞》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1)信任
信任是译者在进行阐释翻译的第一步。张培基先生从事翻译工作50多年,尤其热衷于中国现代散文的翻译。这与他喜爱散文这一文学题材是分不开的。张培基翻译《白杨礼赞》,正是选择了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作品,能够更好地发挥译者主体性。茅盾的《白杨礼赞》是根据其数十年的经历,尤其是延安之行的体会,目的是为了赞美中国共产党和北方农民。张培基的翻译正是要像译入语读者传播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精神的作品。由于两人志趣相投,思想相通,张培基先生在翻译茅盾散文时才能够对其内涵有着较为准确的理解。译者在翻译文本之前的信任阶段很重要,但这种对源文本的信任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下一步的侵入阶段需要译者以更加积极地态度去理解和阐释源文本。
(2)侵入
由于受到语言,文化,历史,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译者必须用自己的跨文化的、语言的、历史的武器去抢夺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其实就是译者在形成自己的理解过程。虽然源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不能完全再现出来,但是这种侵入性的理解过程是积极的,这让译者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原作。
例1:
“……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all you see before you is something like a huge yellow-and-green felt blanket.”
作者将“扑”译为“see”,这样的译法将望不到边际的黄土高原,完全地摆在读者的眼前。虽然不再强调突然性地映入眼帘,但是将景色的雄伟辽阔展现了出来。“Is something like”是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添加的。张培基在《白杨礼赞》译文后的注释中也提到“其中something like是适应英语上下文而增添的成分,变隐喻为明喻使译文读起来更顺当”。张先生对于这句话的翻译就是在对原文进行侵入性的理解,从内容和修辞上出发,不仅表现出黄土高原景色的壮美,而且恰当地运用修辞。
例2:
“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
“standing there proudly like sentries”
“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soldiers guarding our homeland all over the vast rear”
这两句话里都出现了"哨兵"一词,但是译者采取了两种译法,分别是sentries和soldiers guarding our homeland,这与原作者所要表达的事物相关。在第一句中,将白杨树比作哨兵。表现出雄伟,却单调的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像是站岗的士兵,一动不动的守护着北方的土地。在第二句中,哨兵就是旨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战场上英勇奋斗,顽强抵抗的真正的士兵。张先生采取不同的译法,就是为了将白杨树和英勇的士兵区别开来。此时的侵入是积极的,并且达到了最大限度理解原作的目的。
(3)吸收
经历了第二步的侵入过程,译者已经能够理解原作的内容并会在第三步吸收阶段对源文本的文化内涵进行消化和接纳。译者大致采用异化和归化两种策略,但是不同的译者会采取不同的形式,用译入语完整的再现原文的意义和形式。这一阶段译者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例3:
“坦荡如砥”
“flat like a whetstone”
“丈把高”
“over ten feet tall”
“横斜逸出”
“side way growth”
可見张培基并没有完全按照对应的形式来翻译。而是充分理解原文词语的意义,将其翻译成更容易被读者理解的译文,例如,“丈”是我国的长度单位,如果采取音译的方式不能使读者理解“丈把高”这一俗语的真正含义,原文含义不能完整的表达出来。而翻译为“英尺”更容易被外国读者接受,译文更加地道。
例4:
“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
“how could you look upon them as nothing but mere trees?”
在翻译中为了地道的进行表达。译者通常会采取反說正译或者正说反译的方法。例如“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张培基采用了正说反译的方法,使译文读起来更加地道,也更加接近原文的语气。
(4)补偿
经历了侵入性的理解和接纳性的吸收阶段,由于译者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以及翻译策略选择的不同,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打破原作和译作之间的平衡,那么在第四步的补偿阶段,为了使译文更加贴切原文,译者需要进行补偿。
例5:
“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all you see before you is something like a huge yellow-and-green felt blanket.”
译文中译者对黄绿错综加上了注释,说明了译者对于黄绿错综yellow-and-green的理解和yellow green不同,前者为黄绿杂处,构成一种花色,后者为黄绿混合,即绿中带黄。这种加注释的方法表现了作者用词讲究,译文表达地道,表现了译者扎实的翻译功底。
例6:
“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
“To eulogize the elite nanmu.”
译者对于楠木加上了注释,介绍了楠木是一种常绿乔木,质地坚固,为贵重木材,现译为“nanmu”,这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大部分读者并不了解楠木,更不会明白作者为何要将白杨和楠木一起进行描写。所以译者采取加注释的形式向读者进行介绍。将原文里包含的深层次内容补偿出来,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作品。
四、总结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中心。译文是译者一切选择的最终体现和结果。本文借以张培基先生英译茅盾散文《白杨礼赞》为例,探析译者主体性在信任,侵入,吸收,补偿中具体是如何发挥的,体现了译者的从属地位,到成为翻译主体,是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结果和展现。当然,在强调译者主体性地位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翻译过程中的其他因素。若在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译者主体性被过分强调,会导致译者随心所欲的阐释源文本的内容。因此,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Steiner, G. After Babel: Aspect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张培基(译注).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0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