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梅
(正定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北 石家庄 050800)
药源性疾病是由药物诱发的疾病,属于医源性疾病的一种[1]。研究显示,人群不合理用药造成的药源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五大因素。药品不良反应是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失误)引起的反应[2]。临床用药时,应根据需要权衡利弊,决定取舍,充分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构成药源性疾病[3],即以药物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或组织结构损害,并具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药源性疾病可在药物常规用法用量下出现,也可在超量或其他不当使用时出现。现今社会,人们医疗条件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药品供应相对充足,种类日益繁多,药疗需求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满足,甚至出现过度医疗过度药疗的情况。我国医药界中西药并重,药品不良反应里体现出的药源性疾病,值得业界人士密切关注,提供专业技术性支撑,肩负起历史性责任,做好药源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西药的超剂量给药,意外给药,蓄意给药,药物滥用,药物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各种不良后果[4],都有可能造成药源性疾病。A型药品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发生率高死亡率低;B型药品不良反应,与剂量无关,属于异常反应,发生率低死亡率高。举一个典型药源性疾病的案例:用过庆大霉素的患者,肾衰的发病率是未用患者的5倍。使用庆大霉素的不良反应是肾损害,使用过程中的利弊权衡,使用剂量大小以及疗程长短,都会可能造成造成肾衰的药源性疾病后果。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增强,致使终南山院士也提到“对碳青霉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成为临床难以处理的致病菌”[5]。抗菌药物曾经一药难求,现在却造成一定程度的药源性疾病。有的孩子从小就被家长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引起细菌长期耐药,患有肺炎时查出超级细菌。还有甚者被错误常识误导,幼年时期被家长无症状经常性使用阿奇霉素,忽视肝损害的不良反应,最终造成不可逆肝病。观察现在的孩童,面如红苹果的竟然不多了,面色发青的多起来,我国传统医家认为,人的健康面色应该是“犹如白绢裹朱砂”,气血充足自然粉白透红的样子。造成本应阳气充足的孩童气血缺失,与习惯使用抗生素的大环境不无关系。人体的菌群是大量存在且平衡和谐相处的,遭受感染时,致病菌大量繁殖,致使菌群失衡,此时抗生素的使用是为了以偏性攻偏性,以毒攻毒,针对靶向菌群进行对峙、杀灭与抑制,无症状预防性滥用,传统中医认为,抗菌药物归属于苦寒药品,用之不当必然伤及脾阳,脾主运化,运化不利,致使精气不能上升荣营心肺,致使面色无华,亚健康状态出现,甚至造成药源性疾病损伤。激素的滥用,也是药源性疾病的重灾区,人群追求速效要求立竿见影,医家急功近利,不顾及专业的药品危害问题,盲目树立神医效应,吸引病患,以致诱导透支人体皮质激素,有大量使用激素造成股骨头坏死,风湿类疾病迁延不愈的案例。
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概况:化学药86.2%,中药13.8%,其中中成药99.7%,饮片不足0.4%[6]。对比可见,西医不够精通中医医理,却在大量使用中成药,比如:遇到普通的感冒、肠胃型感冒或者流感,不会辨证虚实表里寒热,仅仅靠西医角度理解说明书上病症用药,多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然而,从中医角度说,清解制剂是经过现代炮炼的苦寒清热解毒复方。滥用它们,必然伤阳[7]。伤阳的后果,造成各个脏腑的药源性疾病发生。典型也比较常见的一个现象,越开越多的人群胃寒,造成幽门螺旋杆菌的异常繁殖。中成药丹参丸片的长期使用,忽略了中医所说的“破血即破气”的理论,出现了许多因长期大量使用丹参或丹参制剂的导致的严重气虚患者,造成乏力肩酸的颈椎病,心悸加重,心绞痛加重等药源性疾病情况。
用药途径控制,强调口服药物才是最安全的用药常识,注意口服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比如:不可咀嚼的药品,有的老年人味觉敏感度降低,安放有假牙,将这一类咀嚼服用,觉得是省事了,造成食道刺激损伤的后果。常态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提高临床医师,药师,护士的警觉度,及时防范并积极治疗药源性疾病。比如:常用抗高血压药卡托普利,本品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使缓激肽降解受阻而造成缓激肽含量升高并作用的呼吸道引起咳嗽,有的病患不知其情,不明原因的咳嗽,还难以治愈,查出常服药品,从药品不良反应造成的药源性疾病分析出原因,及时停药,及时换药。可改用氯沙坦,此药品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不引起干咳。使用异甘草酸镁发生乏力、肌肉无力等症状,应考虑此药品低血钾的不良反应,及时监控钾离子指标,必要继续使用需纠正血钾。加强激素使用的辨病与医师权限管理。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如:特殊使用级的抗菌药物,实行专家组会诊签名制,予以严格防控。
中成药尤其应注意辨证应用。不能将某些西医诊断和中医诊断简单地对等起来,或者仅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否则中医医理不明,盲目用药,造成失治误治,表病及里,甚至迁延成药源性疾病。中医医理之宗祖《黄帝内经》的用药原则明确指明:“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中国人用了五千年的养疗大典《神农本草经》,根据中药药性与毒性,将365种药品分为了上、中、下三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然而人身处于各种环境中,难免遭遇外邪,如何扶正祛邪,往往靠药品的偏性,上品小毒或无毒的药品,在辨证明确的前提下,可以适当久服,下品大毒的药品,应视疾病程度,在中医师的中医医理监护下,酌情使用。中药无毒害论需警觉,有文献显示,中药是引起慢性药物肝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药本无过,过在人如何使用药品。如今认定血瘀,血液粘稠的疾病甚多,西医开中成药,都喜欢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制剂。民间纯中医孙永贵先生指出:“很多心脑血管患者并非血淤而致,而是源于痰湿瘀堵,且不在少数!对于此类病患,活血化瘀并不得法,而需要辨证健脾化痰,往往取得佳效。”明中医赵洪钧先生早在2009年出版的学术书籍中也曾指出这一点,多项案例纠正了丹参引起的药源性疾病,停用丹参制剂,而是选用人身归脾丸加金匮肾气丸,振作脾肾阳气,使气血充盈心肺。中医的典型优秀案例,应该受到总结与重视,以供中、西医师参考辨证使用中成药,从认知与做法上严防严控中成药造成的药源性疾病。
西方的医学之父,希腊人希波克拉底,早在二千四百年前便说过:“人的本能是病人的医生,而医生是帮助病人的本能的。”所以说,无论西药还是中药的使用,一定需要医理明确的医理指导,警觉药源性疾病,维护人身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