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一帆
(西北工业大学,西安710072)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智能制造技术飞速发展,对该领域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作为智能制造学科的关键内容,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该专业的建设现状不够乐观,在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与科研人才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通过教育改革完善教学课程体系,满足高端人才的培养需求。
该门课程主要包括压力加工、焊接、模具设计与铸造等内容,在教材编制方面也以上述内容为中心。但受到历史因素影响,教材编制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上世纪80 年代,国内许多院校的热加工专业开始朝着材料类专业发展,金属材料学科被纳入材料学科中,而铸造、煅烧、焊接专业则被归入机械学科。因学科建设发生改变,在教材编制中的内容交叉、重复、滞后等问题普遍存在,对专业建设产生较大阻碍作用,具体如下:
因我国该专业起步较晚,相关理论研究不够充足,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改革工作目标不够明确、方向不够清晰,常常是一边研究一边试点,在不断探索中积累经验。各大院校教改立项中,课题组主要由不同学科学者构成,不但缺乏相关学科的研究者,甚至连理论工作者也很少参与。在缺乏理论指导的背景下,该专业改革较为盲目,成果也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在理论层面上看,教材建设较为混乱,一些劣质教材在市场上鱼目混珠,部分教师为了评职称,随意拼凑复制教材,学术委员会也没有成立专门的考核组进行核对。从整体来看,该专业建设未能形成统一价值观,教材选择与编制不够合理,改革成效难以预料。
在现代化建设之下,原本单一技术人才逐渐无法满足社会新需求,要求人才具备综合能力,能够适应不同产业部门、生产力水平。在冶金、机械、电器等支柱产业中,已经从原本只需要焊接、锻压、铸造的单一人才转变为具备自控能力、掌握成型工艺的综合人才。在该专业建设中,要求人才与现代工业发展需求相符合,以汽车制造、模具制造、电器制造行业为导向,培养更多从事成型设备、自动控制的综合人才,此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接触领域更宽,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与适应能力。但是,根据当前大部分专业培养方案来看,无论是科研院校还是普通高校,均将培养目标设定为“高级技工人才”,该项目标难以满足市场新需求,也阻碍了院校特色发挥。因不同院校该专业的形成基础有所区别,在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上参差不齐,部分院校仍然沿用传统模式,只做简单的改动,缺乏对专业内涵与发展前瞻性的把控,因此虽然表面繁荣,但内在空虚,人才培养与市场相脱节[1]。
与其他专业相比,该专业起步较晚,在教学体系方面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具体如下:一是实践教学蕴含在理论教学之中,尤其是课程实验具有操作性、验证性特点,单一的理论教学无法锻炼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二是实践型教师短缺,且理论素养较低;三是实践课与理论课两张皮,理论教师不负责实践活动开展;四是校外实习基地短缺,学生参与校外实训常常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校内实训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学生专业知识学习需求,导致其理实学习均难以达到理想成效。
该专业建设与改革离不开人才支持,但是当前该专业的科研人才存在较大缺口,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实践型教师更是少之又少,直接影响实践类课程的开展。在教师队伍中,老龄化趋势显著,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数量较少,“双师型”教师培育力度不足。该专业改革要求教师掌握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自动控制能力等等,年老教师的学习能力降低,甚至存在排斥心理,影响教师队伍整体信息素养提升,相关专业专家与学者引入不足,这些都导致该专业建设面临较大阻碍[2]。
在高校转型与专业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明确改革目标与思路,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积极更新和完善理实课程体系,并重视科研团队建设。在新一轮的培养方案制定中,将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等课程引入其中,通过分方向课程体系,全方位的拉近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也促进该专业的创新发展。
该专业的改革目标为:探究智能增材技术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丰富和完善现有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促进传统材料成型信息化、数字化作业;引入人工智能新技术,明确现有专业改造升级新方向,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在改革内容方面,明确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根据现实需求增设新课程模块与方向方向;编制智能增材课程纲要,合理选择教材,对教学课件与教案进行编写。在专业建设方面,应朝着特色化的方向转变,结合以往办学经验,构建带有独特性的专业,并贯彻落实到教育目标、课程体系与师资建设等方面,通过开展教学改革提高质量,培养全能型人才。由于该专业具有特殊性,在专业建设时应坚持服务原则,以创建特色专业为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级人才,取得理想的改革成效。
在改革过程中,该专业逐渐形成特殊培养模式,即“2+1+1”模式。在学生培养的前两年,将重心放在理论知识与科学人文方面,当学生进入大三后,学校会让学生自行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再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基础教育,传授材料加工相关知识。对于大一、大二学生,主要严抓基础知识学习,为后续学习夯实基础;对于大三学生来说,可根据自选方向进行转向技能训练,可选专业有液态成型、模具设计、焊接成型等等。从某种程度来讲,此类培养模式的开展可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改变原本培养模式,促进大三、大四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该专业知识,教学平台更加宽阔灵活,可为学生营造更多学习与发展空间。将该模式应用到专业实验、实训环节中,以毕业设计为载体,开展课外实践类课题。对实验与课程内容进行设计,由此构成理想的培养方案,在实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3]。
2.3.1 教学课程改革
首先,精简教学内容与学时,使学生拥有更多时间在实验室、生产一线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开拓创新。其次,结合院校与专业特点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以智能制造为特色进行人才培养,增设三个专业方向,即先进制造、先进成型与质量控制;增设智能制造课程、增材制造课程、微纳制造课程等模块,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后,要做好调研工作,吸取兄弟院校同一专业的精华,联系实际情况,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构建与自身特点相符的人才培养体系。例如,在教学规划中以注塑模具、冲压模具与相关课程为主线,在实习中发挥基地优势,了解典型石油机械设备的成型方式,形成该专业独有的风格。通过压缩总体学时、扩大选修类别,归还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2.3.2 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该体系构建可将实验与课程相分离,构建出相对独立的实验体系,该体系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专业基础类,此类实验是以原本实验为基础,例如金相试样制备、金属与合金平衡组织等等,将实验从理论课程中抽离出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提升;二是技能培养类,在原本实验组合基础上,不同专业均可设计此类实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三是综合类实验,此类实验目标在于引导学生自行查阅相关文献,综合看待所学知识,并自行设计完成实验。
2.3.3 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开展的目标在于锻炼其动手能力,校外实习以参观为主,亲自动手的机会较少。对此,院校应与校外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弥补以往参观学习存在的不足,促进学生实践技能提升。此外,以原本实验室为基础,构建带有创新特点的实践基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规模实践活动,将实践与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实现产学研一体目标。
由于特色专业建设带有一定复杂性,需要在建设中重视师资队伍培养,鼓励更多教师主动参与教学改革中,结合当前市场人才需求,及时调整教育理念。从学科建设、专业优化、办学条件等方面着手,构建强健稳定的师资团队,提高整体师资素养。为了改善师资老龄化问题,应重视青年优秀教师的培养,通过传、帮、带等方式,传授其教学经验,还要鼓励青年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院校还可与相关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双师型”教学队伍。此外,还应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使其变成教学资源,这也是该专业改革的重点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团队具备较强的科研力量,能够承接更多科研项目,例如液态形成技术、功能材料性能等等,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为该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研助力[4]。
综上所述,在智能制造技术发展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改革成为大势所趋。各大高校应通过明确改革目标与思路、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增设智能增材制造类课程、加强师资团队建设等方式,使改革目标、人才培养、师资力量以及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有效提高学生知识储备量与应用能力,在就业竞争中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