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驻村“第一书记”推进精准脱贫的能力

2020-03-02 18:09李晓兰
理论与当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第一书记贫困地区精准

李晓兰

驻村“第一书记”为全省实现精准脱贫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推进精准脱贫的关键期,提升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履职尽责能力,有助于推动贵州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不断向前发展。

一、增强创新意识

在调研中发现,学识见解不高、知识积累不够、学习转化能力不强是阻碍贵州驻村“第一书记”有效推进精准脱贫的重要障碍,要大力解放思想,培育贵州驻村“第一书记”的创新意识。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推动“第一书记”加强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通过学习来创新思维、打通思路、激发灵感、解放思想。推动“第一书记”到精准脱贫示范点如安顺塘约、六盘水、毕节海雀村等地调研考察,实地感受精准脱贫效果,吸收精准脱贫经验,以此来推动“第一书记”解放思想,为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加大对“第一书记”的远程教育培训,宣传一些先进的、优秀的、实用的精准脱贫经验,促使“第一书记”学习、吸收、转化、运用。

二是完善精准脱贫创新动力机制。极力创新“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激励措施,对能够在精准脱贫中起到实用和明显效果的“第一书记”精准脱贫创新经验,不仅在实际工作中加大推广力度,同时在用人、奖惩、考评、保障等机制上向相关责任人予以倾斜,以实质性奖励激发“第一书记”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落实容错纠错机制,解决“第一书记”在精准脱贫创新中的后顾之忧,鼓励“第一书记”勇于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因贫制宜大胆探索精准脱贫模式,大力开创精准脱贫新路子。

三是解放思想必须实事求是。贵州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是精准脱贫的最大实际。要从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贫困农民的实际情况、发展需求出发来解放思想,做到既给贫困农民带来实惠,又不损害贫困地区贫困农村的未来发展。比如说,对于一些偏僻、闭塞、落后的贫穷农村,如果要脱贫,就必须解放思想、转换思路、创新理念,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发展与农民、农村实际相符合的产业,如根据土壤土质、气候、水利、资源等的不同,相应地发展枇杷、枸杞、核桃、茶叶、猕猴桃、火龙果等经济作物和高附加值产业,从而真正地为农民创收增效,切实推进精准脱贫。

二、提升脱贫能力

在推动贵州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第一书记”的精准脱贫能力是一个关键要素,直接影响了精准脱贫的效果。提升“第一书记”脱贫能力,能够有效引领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贫困农民切实走出贫困的泥潭。

一是强化学习能力。精准脱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在推进精准脱贫的过程中,新事物、新问题、新任务层出不穷,这就需要“第一书记”加大学习力度,不仅要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方针,学习中央和省委推动精准脱贫的政策;还要学习与精准脱贫有关的业务知识,明确精准脱贫的相关程序;更要学习与农民、农村紧密相关的科技知识,比如科学种田、科学种菜、科学养殖等,以政策推动致富,以科技带动致富。

二是强化实干能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精准脱贫光靠耍嘴皮子、喊口号是起不了作用的,只有脚踏实地、真干实干苦干,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贫困农民才能真正地走出贫困的窘境。实干表现在几个方面,首要的是抓准精准脱贫方向。结合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贫困农民的实际定准精准脱贫方向、精准脱贫路径、精准脱贫模式,为切实推进精准脱贫打好基础。其次是抓实帮扶资金。对帮扶资金的去处要做好规划、做好明细、做好流水账,一项一项理清,一项一项抓落实,将帮扶资金用在实处,用在百姓和群众身上。再次是抓政策落实。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精准脱贫的政策往往都是好的,既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实际操作方面的,真可谓“全方位”的精准脱贫。“第一书记”的重要任务就是将这些政策落到实处,在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贫困农民身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推动精准脱贫的重要武器。

三是强化沟通能力。“第一书记”在推进精准脱贫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难题、碰到矛盾,这就需要“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其社会沟通能力,化解矛盾。大力提升与贫困群众的协调、沟通能力,既是“第一书记”必备的能力储备,也是切实推进精准脱贫的助推器。此外,“第一书记”的沟通能力还包括与脱贫攻坚政策贯彻落实相关的部门、单位、领导的协调沟通能力,要极力提升“第一书记”协调贫困户与基层干部、帮扶干部、帮扶主体、帮扶单位等之间的能力,拓宽政策支撑平台。

四是强化自律能力。“第一书记”要切实推进精准脱贫,必须树立良好的形象,保持与群众、与基层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在驻村期间,必须注意端正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不能肆意妄为,特别是要杜绝腐化奢侈、贪图享乐,杜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杜绝不重实效、不脚踏实地、图虚名、务虚功的不良工作作风,杜绝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损害集体利益、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杜绝在工作和生活中吃拿卡要、收受贿赂的行为;提倡深入基层、以身作则,提倡带头遵守驻村纪律,带头服从管理,提倡严于律己、低调务实、艰苦奋斗,提倡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和人民利益出发,提倡自觉接受基层干部和群众监督、接受党和国家监督。如此,才能真正沉下心扎根于脱贫攻坚第一线,全身心投入精准脱贫中。

三、坚持精准施策

精准脱贫是一个复杂、烦琐的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千百万人的切身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推进精准脱贫中,需要“第一书记”秉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公心将党和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切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精准定位,精准施策,促推精准脱贫。

一是加大基层调研力度。调研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我们党进行决策和战略部署的关键一环。“第一书记”要想在贫困地区贫困农村帮助贫困农民实现脱贫致富,必须加大基层调研力度,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走进基层、走进群众,了解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所思所想,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充分论证,力争做到结果符合事实、结论经得起推敲,数据严谨、科学,从这些结论、数据出发开展精准脱贫,做到让群众满意、让社会满意、让基层满意、让贫困农民满意。

二是加强对脱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脱贫建立在对脱贫对象精准识别的基础之上,因为,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从理论与实践层面,精准脱贫其实就是对需要脱贫的对象进行靶向帮扶,解决致其落后、贫穷、困难的生活和生产问题。因此,精准识别脱贫对象是“第一书记”在贫困地区贫困农村推进精准脱贫的基础性工作。在精准识别上“第一书记”要学会做加法和减法。首先做加法,不怕苦、不畏难,对基层社会、基层群众来一个全方位的大调研,多渠道多层面掌握了解基层贫困现状,对贫困对象有一个大概的分类和统计;然后做减法,通过走访和深度调查,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精准脱贫的相关政策,采取分类法、排除法、统计法,分类进行精准识别,精确到人,然后进行公示,赢得群众和社会认同,达到靶向帮扶的效果。

三是提升脱贫产业精准度。产业脱贫是推进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脱贫产业精准化是指脱贫产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符合地方实际、符合群众需求,对地方社会发展、对贫困地区贫困农村发展、对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能够起到切实的帮助和推进作用。这就需要综合考量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金要素、气候、土壤资源、技术含量、人力成本等,针对性发展附加值高的脱贫产业,如辣椒、土豆、茶叶、水果、白酒、蔬菜等;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或发展养殖业、或发展种植业、或发展畜牧业、或发展其他集体经济,切实推进精准脱贫。

四是确保脱贫资金精准使用。脱贫资金属于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能随意挪作他用,也不能充作其他款项进行使用,而应该切实用于推进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贫困农民精准脱贫,用于改善生产生活,提高综合素质,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此,“第一书记”要对脱贫资金的用途进行专项调研,对脱贫资金的去向进行规划和设计,杜绝挪用和他用,杜绝浪费,做到不偏不倚,不徇私、不糊涂,精准到位。

五是推进脱贫政策精准化。脱贫政策是推进精准脱贫的重要保障。要想在脱贫攻坚上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推进脱贫政策精准化。“第一书记”位于脱贫攻坚第一线,应该及时建言献策,嫁接好精准施策的信息渠道,从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贫困农民的实际出发进行针对性规划和设计,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贫制宜,确保脱贫政策与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贫困农民之间的黏合度。好的政策出台后,“第一书记”在贯彻落实时要真正做到无缝对接,切忌片面解读、选择性解读,要让政策之树植根于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让政策之花在贫困地区绽放,让贫困农民共享政策之果。

四、凝聚组织合力

“第一书记”要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树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锻造基层党组织、锻造党员队伍、锻造精准脱贫班子,凝聚组织合力,从而切实为贫困地区贫困农村推进精准脱贫打造一支党性坚定、作风优良、务实肯干的骨干队伍。

一是精准锻造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新时代赋予贵州驻村“第一书记”新任务新使命,急需他们充分发挥领导才能、组织能力,将贫困地区贫困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推进精准脱贫的“领头雁”“带头羊”,其中尤为关键的是要为地方社会培养选拔出一批党性坚定、作风优良、有创新思维、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务实肯干、品德高尚、社会关系好、群众口碑佳的基层党员担任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即支部书记,拓宽培养选拔视野,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为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提供智力引领,团结带领广大村民立足乡村,谋划发展,凝聚合力,脱贫致富,振兴乡村。

二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进精准脱贫中起到示范效应。“第一书记”应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干部成为推进精准脱贫的引路人,特别是针对性帮助困难党员脱贫致富,通过困难党员的现身说法,发挥示范效应,激活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此外,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严守党纪国法,培养一些致富能人、乡绅贤达、复员退伍军人、经商务工人员、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等加入党员队伍,引领乡村发展正能量。加强和改进党员与贫困帮扶对象一对一的结对帮扶计划,有针对性、计划性、实践性地进行精准帮扶,助其脱贫致富。

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精准脱贫组织基础。“第一书记”应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依靠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积极开展工作,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将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使贫困地区贫困农村的基层党组织成为一支政治意识强、思想纯正、作风过硬、组织队伍团结、纪律严明、制度完善、风清气正的坚强战斗队伍,切实带领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描述乡村发展的美丽画卷。

猜你喜欢
第一书记贫困地区精准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精准的打铁
第一书记之歌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