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庆国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9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应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1]。由此可见,高职学生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理应被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而实践教学环节也因此应当被确立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的核心教学环节。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所组织和实施的实践教学主要包含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个组成部分。校内实训主要是依托校内实训场地,以实践操作、场景模拟、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围绕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而开展的校内实训教学;校外实习则包括了课程实习、顶岗实习、专业见习和社会实践等多个实践教学项目。其中,课程实习是在课程教学进行的过程中让学生进入到企业的工作岗位就课程教学的主要实训任务进行实践操作锻炼;顶岗实习是在职业教育学习的最后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已基本完成的情况下,进入工作岗位,为适应岗位工作而进行的终极实践锻炼;专业见习和社会实践则都是在学习期间,以体验的方式,增加学生对岗位工作感性认知的实践教学方式。上述的各种校内外实践教学形式各自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承载着不同的任务,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共同构成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整体框架,确保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完成。
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模式方面,在借鉴其他国家成型经验的基础上,经历了自身的不断探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工学交替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分段培养模式等等[2]。
顾名思义,工学交替是一种交互式的实践教学模式,该种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穿插交替进行,较为常见的做法是学生先在学校学习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再带着实训任务到实习实训场所中进行实践。此种做法可以将“学”和“练”进行有效地结合,校企双方又能在教学资源方面进行优势互补。典型的工学交替模式包括“校中厂”“厂中校”“工作室”等形式。
订单培养模式的主要做法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及规格,在企业的协作下,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岗位从业人员。这种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主要由企业主导,包括设备、场地和技术指导等大都由企业提供。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经企业验收合格,就会直接被企业录用,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比较高。
一些不具备引入校企合作实训项目或者人才培养订单的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则较多地采用了分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即先在校内进行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训,然后再组织学生进入企业集中开展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时间由半年到一年不等。分段式模式在实施上总体而言也属于“工学结合”,但在结合的程度方面,没有工学交替模式紧密。
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是面向政府、民间组织和社会企业,旨在培养能够为社会提供经济性和社会性公共服务,以及从事公共管理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的一个专业大类。按照国家最新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目录,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包括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社会福利事业管理等6个公共事业类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等3个公共服务类专业,以及民政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等8个公共管理类专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当下社会急需的人才紧缺型专业。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专业都是小规模办学,一般只招收一个班级的学生,而且受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的影响,专业设置的时间普遍不长,因此,在办学经验和实践教学的条件方面都会稍显不足。
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基本上都要深入到公共事业的一线服务或管理岗位工作,需要直接将所学的服务和管理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并应用到具体岗位中,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做到扎实,在实践教学方面需要体现整合性、仿真性以及技能和价值并重的特点[3]。
1.整合性
与理工科专业相比,大部分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的岗位工作任务之间具有更强的内在联系,甚至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许多典型工作任务需要交替、重复进行,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也会根据情境的不同而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时,不能仅仅考虑单项实训的完成,更有必要参照职业岗位的要求和不同岗位的工作情境,系统整理不同情境下的实训内容以及梳理各单项实训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将各单项实训进行有机整合,设计较为完善的综合性实训项目。综合性实训项目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多项职业技能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
2.仿真性
概括来说,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岗位在实际工作中所要面对的问题主要是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实施公共事务及社会福利项目的管理与运营,以及处理各种矛盾的协调。上述工作的内容都是复杂而具体的。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真实或高度仿真的实训环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面对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可能会面临的工作挑战,从而切实达成职业技能提升的人才培养目标。
3.技能和价值并重
公共管理与服务类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娴熟的职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价值观和职业操守,例如公平、正义、充满人文关怀、遵循利他主义等等。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能否很好地掌握职业技能,还要兼顾学生在开展工作时对于行业价值理念的内化和具体运用。
诚然,对于不同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而言,在实践教学的组织方面,因为所处的实际情况不同,各自存在的实际问题会有具体的差异,但是在教学内容、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却存在一系列普遍的问题,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虽然按照国内通行的标准,基本上国内所有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都设置了包括假期社会实践、专业见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假期社会实践并不以聚焦某项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缺乏与岗位工作任务的有效联系;专业见习则是以观摩体验为主,因而对于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提升缺乏足够帮助;而顶岗实习则是在学业的最后阶段开展,对于学生单项职业技能强化而言,已经不是最好的时机,况且,并不是所有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都是在专业对口岗位,因此顶岗实习也不是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单项职业能力最为理想的教学方式。所以说,尽管上述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均承载了不同的功能,有自身特定的意义,但是都无法作为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依托。
2.校内实训条件不足,无法满足仿真性要求
校内实训是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投入不足的原因,很多国内高职院校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的校内实训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实训室功能简单。据笔者在走访交流中之所见,由于受到经费投入的限制,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的校内实训室仅配备了沙发、桌椅、文件柜等设施,实训设施、设备建设的不足直接导致了专业很多应有的校内实训项目根本无法开展,也令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效果打上了折扣。因为“不好用”,所以很多院校实训室的使用率也是比较低的。更为重要的是,有别于理工科专业,只要配备一定的生产、实验设备和器材就可以实现实训教学目标,对于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而言,设备和器材只是仿真的基础,校内实训更需要的是具体的工作对象、工作情境和工作内容。脱离了这些条件,校内实训无异于纸上谈兵和自娱自乐,只有具备了上述条件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仿真性。遗憾的是,由于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所依托的公共管理与服务行业主要以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为主,而民间组织又通常都是小规模经营和非盈利性质,所以行业组织往往不具备与学校合作建设“校中厂”“工作室”的条件,最终导致无法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在校内创造高度仿真的实训环境。
3.校外课程实习条件缺乏,致使学生缺乏生产性实习的机会
校外课程实习是让学生在学习了专业的理论知识之后深入到企业,以工学交替的形式,在最真实的环境中去体验、完成各门课程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因此校外课程实习可以说是实践教学最为理想的手段之一,兼具针对性、仿真性和综合性。然而该种实习方式客观上对于实习条件和实践教学的组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行业企业能够对课程实习提供充分的支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对于实习内容要进行综合、合理的设计和妥善的安排,以及实习单位有意愿与学校合作共同落实学生课程实习的内容等等。可是在现实中,由于实习岗位难以落实,校企双方在学生的实习时间上常常无法很好地达成共识,而课程实习内容的设计和优化本身又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上述原因的存在,致使院校在组织开展校外课程实习方面,遭遇到了普遍的困难。
4.实践教学评价形式简单,主体和指标单一
实践教学评价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国内高等职业院校很多专业普遍存在这一问题。首先,目前国内高等职业院校在实践教学的评价方面都普遍欠缺比较完善的评价标准和依据,所以大多参照了理论评价的形式,以教师基于学生的终结性作业——诸如调查报告、见习感受、实习总结等——进行打分,评价形式过于简单,无法体现过程性。其次,评价的主体也以教师为主,虽然在一些实习项目中也会设计融入企业评价的环节,但在实际的评价中对于该如何参考企业的评价却通常缺乏有效的指引和规范,而且,很多时候企业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经常会出现评价不热心的情况,这也使得企业评价本身的效力打上了折扣。再次,评价体系单纯聚焦在实习实训任务的完成上,而忽视了实习态度、职业素养、职业操守等方面内容。
关于“我们应该如何突破现有的瓶颈,从根本上提升实践教学工作的质量”的问题,可能并没有一个标准化的答案。本文谨就前文所总结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当前在实践教学组织过程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结合G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主张:
“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之一[4],而校内实训基地就是专业在校内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阵地。对于存在校内实训条件相对不足问题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而言,为切实强化校内实训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加大投入,改善专业的校内实训条件。当然,改善专业的校内实训条件需要寻找或者创造一定的契机,并且需要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的客观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G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2015年成功申报了省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并获得了地方财政的支持。在对各门专业课程的校内实训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的基础上,利用财政资金,由学校投入场地,先后新建了健康照护与急救实训室、康复实训室、心理咨询和评估实训室、艺术治疗实训室和创新创业实训室,并根据实训教学的需要采购了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实践教学辅助软件,以及社会工作评估系统和社会工作案例资源库,对已有的个案工作实训室和小组工作实训室进行了功能升级。通过不断加强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使得专业主要课程的校内实训项目教学都有了可以依托的实训场地和设备,在开展实训教学时,学生能够借助实训设施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实现对于所学知识和技能更好的掌握,教师也能够运用各种教学和实训软件采用多种方法灵活地进行教学,从而使整个校内实训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笔者认可校内实训、专业见习、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等都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都可以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但是笔者还是认为校外课程实习才是高度仿真的和有针对性的提升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最有效方式。首先是因为条件和情境的限制,依托校内实训场所开展的一些项目化综合实训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另外,即使校内实训条件再如何完备,对于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无法做到对于工作情境的完全真实再现,在促进职业技能提升方面的效果方面还是不如在企业中进行身临其境的锻炼更加显著。
然而,校外课程实习却是当前国内高职院校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最难以组织的实践教学形式。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不外乎两点:
其一,公共管理与服务行业因为经营规模的限制,仅凭数量不多的实习基地,往往难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因此,每个企业能够为学生创造的实习岗位都十分有限,少则一两个,多至三五个,能够提供十个以上实习岗位的并不多见。受到企业可以提供的实习岗位数量的限制,许多职业院校开设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根本不具备组织整班同学同时开展课程实习的条件。
其二,企业接收实习生的时间要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相冲突,导致校企双方在实习时间上的诉求无法实现统一。具体来说就是企业一般对于实习学生会要求尽量保持固定性和连续性,即参加实习的学生应该有稳定的实习时间,而且实习应该保持持续性,这样才会有利于企业为实习学生安排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并利用实习学生为企业创造效益。因此,学生实习的时间不固定,或者实习只能安排在某个没有校内学习任务的短期阶段进行,都是不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的。而反观学校方面,为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学校每个学期的授课时间安排通常都是充实而且固定的,这就迫使课程实习只能安排在平时授课的间隙分散开展,这就使得目前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的校外课程实习时间安排具有不稳定性和短期性的特点,这种“见缝插针”式的课程实习诉求很难获得企业的认同。
上述的条件限制客观上要求我们,如果想组织好校外课程实习环节的教学,就务必在校企合作和自身教学计划的制定方面作出突破和调整。一方面,为创造充分的实习岗位,专业必须大力拓展自身的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另一方面,专业还需要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对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妥善的调整,使之尽量能够满足企业在用人时间上的需要。关于这两点,G学院也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
首先,G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自设立以来,一直坚持校企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并且通过组织学生作为志愿者支持企业方面开展的活动、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培训和督导服务、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聘请行业领袖作为客座教授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等多种途径,与行业组织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截止到目前,依托区域内相对比较丰富的行业资源,G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已经与区域内的28家企业和机构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关系,从而为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与此同时,企业也通过吸纳学生实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人方面所面临的紧张局面。
其次,为了使教学工作安排在时间上更为灵活,更能够满足企业对于实习学生应该有固定持续的实习时间的要求,G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开展了“基于校企合作的‘3+2’核心课程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对于教学计划进行了重新设计。具体来说,确定了一个集中开展校外课程实习的学年,考虑到可以到校外开展生产性课程实习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所以专业将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时间段定在学生大二的学习阶段。在该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将每周的教学时间分割为授课和校外课程实习两个时段,分别为3天和2天,即每周的前三天为校内集中授课时间,剩余的两天学生则带着此前课堂学习的成果到企业开展课程实习,使学生在实习时间上尽量保持稳定和持续,从而有效地调和了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用人时间要求上的矛盾。另外,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上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将《社区工作》《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老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社区家庭服务》《项目管理》《社区活动策划》等专业的主干课程,统一安排到集中开展校外课程实习的学年度授课,并依据专业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企业实际岗位工作中与所教授课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重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模块,以此来保证课程教学能够与课程实习有效关联,实现学生能够在企业实践当中体验、理解和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切实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
经过上述的努力与调整,G学院在条件和机制两方面为组织学生开展校外课程实习创造了可能。需要指出的是,教学计划的调整需要与学校教务主管部门进行商讨,获得教务主管部门的支持,并且要对集中安排实习课程的校内教学和校外实习学时进行合理规划。G学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课程都是3学分的课程,每门课程安排2/3的课时在校内进行教学,1/3的课时学生开展课程实习。经过沟通协商,上述教学计划的调整也获得了学校教务处的认可,对于学生校外实习的学习成果和教师指导课程实习的工作量给予了承认。
目前,国内职业教育对于实践教学的评价普遍存在着两个极端片面的误区:一是为了保证评价的权威性和可控性而陷入评价主体单一的误区;二是强调评价的稳定性而陷入评价指标固化的误区[5]。前者的具体表现是,在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时,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指导教师的意见,而其他评价主体的意见或被边缘化或根本不予参考,评价主体的单一也造成了教师在完成评价工作时的责任意识淡薄,常常会将评价工作仅仅当做是完成岗位的一项工作任务,对于评价结果的后续应用和价值发挥却并不关心;后者的具体表现是,实践教学评价的形式往往很简单,评价指标也是常年不变,没有及时反映行业发展所带来的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上述两个误区,在国内职业院校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中也是大面积存在的。
教学评价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使实践教学发挥预期中的效果,就必须立足于教学评价环节监察和导向的宗旨,建立多元、开放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应该将实践教学所有的参与主体包括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等全部纳入评价主体的范畴,激发各主体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促使各主体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保证实践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根据不同的实践内容设计相应有效的评价形式,并且基于学校与用人单位间的有效沟通,以企业岗位用人需求驱动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建立动态的、能够与行业发展需要相匹配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6]。
G学院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也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在校内实训教学方面,在一些需要以团队形式开展的实训项目中,融入了团队成员内部互评环节,从而有效避免了团队作业中团队成员的成绩趋于一致,体现不出不同成员在完成任务时所发挥作用差异的弊端;同时,要求每个团队都要为其他团队的作业成绩打分,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彼此评价的积极性,甚至在教师对于某个团队的作业成绩评定有所犹豫之时,学生的评价就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此外,对于一些操作实训项目,如护理技能、康复技能、个案辅导、团体辅导等等,也咨询了一些专业人士,按照岗位的实际操作要求,为实训项目建立了比较具体的评价指标。在课程实习和顶岗实习方面,除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定期的走访和指导之外,还要求学生将辅导记录、策划文案等工作成果及时提交给指导教师,而且每两周要撰写一篇实习日志,说明近期的工作内容、工作感悟和自我评价等等,以便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实习的成绩评价由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根据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的情况和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职业素养来评定,校企双方的评价在最终评价中各占50%的比例,评价所依据的具体指标,也由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通过共同商讨来确定。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这一点对于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也不例外,我们有必要深入总结和发现实践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推动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本文所提及的高等职业院校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当前在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时所面临的问题有的是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特有的问题,也有的是国内高等职业院校许多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无论如何都是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在促进自身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方面所要面对的问题。G学院的经验虽然是个案,但在解决一些关键问题的突破点上对于很多院校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类及相关专业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