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全民阅读习惯的培养路径

2020-03-02 14:48曹慧芳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29期
关键词:全民习惯图书馆

曹慧芳

(苏州市职业大学图书馆,江苏苏州215104)

1 互联网时代阅读呈现的特点

古今中外,多少人把阅读作为毕生的习惯。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说得更为深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是知识的载体,阅读是为了获取知识。

2020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17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9.3%,较2018年上升了3.1个百分点,而2008年仅为24.5%。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纸质书时间为19.69 min,比2018年减少了0.12 min。调查还显示,2019年,43.5%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10.6%的国民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7.8%的国民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而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的比例则是36.7%。

随着数字阅读的兴起,到图书馆的读者也呈现了下降的趋势。一些公共图书馆反映,近几年现刊借阅区年接待读者数量呈下降趋势,直接影响了期刊外借册次,且读者群体越来越偏向中老年人。高校图书馆同样如此,近年来,纸质图书资源和数字资源利用率下降几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1]。笔者在2018年5月对苏州市职业大学图书馆进行了图书馆利用率调查。对120名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天去图书馆的仅为1.67%;每周去图书馆的32.50%,偶尔去图书馆的为63.33%,不去图书馆的为2.50%。

当下,党和国家对全民阅读高度重视。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学习型社会”;2020年推动全民阅读第7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读者》出版集团时强调,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提出要“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怎样培养全民的阅读习惯,这是个重大课题,值得大家思考。

2 互联网时代影响阅读的因素

2.1 自由支配时间少影响阅读

据中国央视财经公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9—2020)》,除去工作和睡觉,中国人每天的平均休闲时间仅为2.42 h。确实,面对快速的社会发展,中国人的竞争压力非常大,“996”“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加班加点在很多职场成为惯例。供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少,这是影响全民阅读最关键的因素。

2.2 缺乏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青少年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好时期,但现在的孩子课业负担很重,每天课程排得很满,阅读也是为了完成学业的阅读,课余还要上补习班、兴趣班。致使孩子读一些可以自己选择的“闲书”的机会几乎没有。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培养真正的阅读兴趣。

2.3 信息爆炸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面对着扑面而来的各种各类的信息传播,“手机综合征”就是最好的表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长27.6 h,使用的APP数量达到449万款。在各个场合看到的“低头一族”也印证了整个预测。人们大量的时间都用在玩游戏、看视频、发微信上,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

2.4 碎片化阅读成为大的趋势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人们的阅读量变少了,即使是阅读也是碎片化阅读。因为碎片化阅读是网络传播的特点,信息海量,注意力短,浏览为主。在网上千字文很少,视频也大多控制在5 min左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点击量。各信息发布者也迎合网络需求,加工改造专业知识以及文学作品在网络传播,更加加剧了碎片化阅读的趋势。

以上因素影响了全民阅读的开展,只有精读、深读、体系化阅读才是有效提升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必由途径。

3 增加全民阅读的路径

3.1 培养青少年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需要从幼年开始培养。人之初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个人来说将受益终身,对社会来说将培育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图学会每年都要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活动,2019年开展的“读经典,学新知,链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共有3 039家图书馆响应业界联动,涵盖了公共、高校、党校等各级各类图书馆[2]。深圳采取少儿阅读法定化,来推广少儿阅读事业。2016年4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确定每年4月23日为“深圳未成年人读书日”[3]。国家图书馆少儿馆利用绘本推广孩子们的早期阅读,取得了很好的经验[4]。

推进青少年阅读家长是关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要培养父母的阅读意识,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园教育中把“讲故事”作为重点内容,培养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从而引导孩子自发去接触书本,打开他们探求新知的窗口。苏州市职业大学图书馆成立了“融融堂”工作室,由幼教老师主持,组织学校女教工带着孩子开展了很多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活动中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义务教育阶段需要给孩子看“闲书”的空间,加强素质教育,增加孩子看课外书的时间。只要社会多方协同联动,假以时日,阅读习惯是可以在童年时期慢慢培养起来的。

3.2 营造社会良好的阅读文化

3.2.1 习惯靠养成,而文化靠影响

要让阅读成为像吃饭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还需要营造社会的阅读文化。只有靠文化的引领才能够使阅读习惯长久保持并在社会形成共识,引领一个好的社会风尚首先要从政府做起。一方面政府要有财政支持来宣传推进全民阅读;另一方面领导干部以及全体公务员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来读书,读好书,培养阅读习惯,增加阅读量,为全民阅读工作起到带头作用。

3.2.2 崇尚阅读要成为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崇尚阅读要从名人做起。不仅是知识界、文化界,商业界、演艺界、娱乐界的明星也要带头阅读。他们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是巨大的,通过他们的言行可以很好地引导青少年。如果仅靠行政命令,只能在一段时间内风风火火地宣传阅读,过后就会偃旗息鼓,效果并不会很好。如果成为社会价值观的话,无论是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影视节目、网络等,都会自觉地传递这样的价值观,大众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影响。

3.2.3 改革或者改善阅读的公共服务

提升图书馆、书店的公共服务水平,使所需图书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得;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降低图书售价;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版税的方式,在公共服务平台免费或者低价下载电子书;可以通过目前正在推广的图书馆和书店联合举办的“你选书我买单”借阅方式,让大众可以借到最新图书。通过这些举措,可以使读书变得既方便,又时尚。

3.3 通过网络来助推全民阅读

3.3.1 打造数字图书馆

解铃还须系铃人。网络影响了人们的注意力,但只要利用好网络,同样可以助推全民阅读。通过数字图书馆,纸质图书的检索一目了然,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借阅。有人说这不现实,但为什么网上电商经营得这样红火,而数字图书馆就会遇到瓶颈呢?这还是个观念问题。同时,数字图书馆还可以很方便地下载电子书,使大家阅读非常的便利。

3.3.2 利用网络碎片化阅读

针对网络碎片化阅读趋势,图书馆应该深入到内容的深层次发掘和碎片化加工及利用,旨在“通过碎片的形式提供精细化资源及服务”。另外,充分利用图书馆强大的情报功能优势,与馆内外其他资源、服务进行融合、加工,形成“短而精”的三次文献及精细服务,并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以精炼、专业而系统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如此,可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再生及服务价值增值[5]。

3.3.3 需要打造网络体系化的知识产品

为使知识产品适合在网上传播,就需要打造网络体系化的知识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是文字、视频,也可以是有声读物,这样的产品既要权威,又要短小精悍、生动有趣,适合网络传播。高晓松在爱奇艺上的《晓松奇谈》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通过适销对路的网络知识产品,可以让看了网上内容还“不解渴”的受众及时去找书本阅读。同时也可以在网上开展知识性的互动。从2017年开始,今日头条、微信、支付宝等很多大的APP都相继推出了答题领红包活动。这样的活动虽然是商业行为,但考的却是答题者的知识面,对推进全民阅读很有裨益。另外,今日头条的“悟空问答”同样是一项好的产品,网友提问,网友作答,知识性和趣味性俱佳,无论是提问者还是回答者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功底。网络上还有各种书评网站,如豆瓣、当当等,在这些网站上,大家可以交流读书心得、推荐分享好书,是推进全民阅读的好平台。

3.4 引导大众用好碎片化时间来阅读

现代人生活、工作节奏快,没有大段时间来阅读这是现实,但碎片化时间也可以很好地阅读。比如通勤时间就可以很好地利用。根据滴滴公司于2018年1月26日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城市交通出行报告》,北京的单程平均通勤时间为52.9 min,东莞和深圳也分别达到48.5 min和47.0 min。很多从欧美国家回来的人士说,在国外坐火车和地铁,发现很多人都在读书看报。当然,有人指出这是因为国外的火车和地铁上没有信号。但是,欧美国家的人在通勤途中阅读这是个事实。

2017年8月8日,杭州首趟以阅读为主题的地铁专列开行在地铁2号线上,设计了7个阅读车站,每个车站设置悦读角,在悦读角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带走”一个有66本图书的线上图书馆。主办方介绍,推出这样的活动就是为了提倡大众在地铁上阅读。在报业不景气的当下,全国很多大城市的地铁报却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上海有《新民地铁》、北京有《信报》、重庆有《时代信报》、广州有《羊城地铁报》、苏州有《城市早8点》。春江水暖鸭先知,市场已经敏锐地发现地铁上阅读的商机。

碎片化时间还有很多,午间休息时间、晚上临睡时间等。阅读,完全可以把这些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只要坚持下去,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阅读效果。

3.5 鼓励大众精读和有体系阅读

由于碎片化阅读成了趋势,阅读大都属于泛读,这样的阅读质量并不高。要真正取得阅读成效,达到全民阅读的目的,精读和有体系阅读是不可或缺的。

鼓励精读和有体系的阅读,首先要培养某方面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阅读才能坚持,才能孜孜以求。培养兴趣不能毕其一役之功,需要专家和学术团体进行科学、文学等各类知识的普及工作,通过引导和宣教,潜移默化培养大众的兴趣爱好。其次需要学科专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讲座,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体系的阅读。在网上或者现实中举办某个方面的知识分享会或者讨论会,交流读书心得和读书方法,或组织某个领域的读书俱乐部甚至是准学术团体,大家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撰写读书笔记、专业论文,通过这些活动来学深学透一些知识内容。

4 结语

全民阅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个人三者良性互动;全民阅读是个长期工程,需要逐渐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养成阅读文化;全民阅读是个民生工程,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都离不开知识的汲取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当阅读成为全体国民的生活必须时,民族复兴也就可期可待了。

猜你喜欢
全民习惯图书馆
全民·爱·阅读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图书馆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去图书馆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