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慧玲
(台州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迄今为止,各类高校写作教材的种类数以千计。量多更需质优,而问题在于:新编的大学写作教材,如何整合以往教材的优势,守正出新?如何适应当代大学师生的阅读习惯与思维方式,真正成为一本好读、好教、好学的优质教材?正是基于这样的问题导向和专业思考,尉天骄教授主编的《基础写作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就以“新形态”作为编写的使命担当。
所谓新形态教材,即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通过二维码,实现纸质内容与数字资源一体化的教材。其目的,是要达到传统与现代、课堂与网络、线下与线上、教与学、理论系统与实践平台等多元因素的综合利用,使封闭、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向开放、交互、智慧型的教学转变。因此,评价一部新形态教材的质量如何,除了审视纸质教材的编写是否精要是否创新之外,还要考量其二维码的链接,能否在纸质教材和数字资源之间构成相互关联和深度嵌套,真正构成“互文性”,真正融为一体,真正拓展教材的信息空间和思维空间。
笔者作为一名《基础写作教程》(第三版)的执教者,就从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体会看法。
大学写作教材编写,自然无法回避“写作是什么”“写作的意义价值何在”等基本问题。该教材并未重蹈以往教材的做法,对概念下个简单的定义就完事,或者进行不厌其烦的理论阐释,而是另辟蹊径,将类似的理论知识设计成一个个小问题,通过深入浅出的讨论,使读者辨析真伪,获得通透的理解。针对“写作是什么”的问题,教材就“写”与“说”、“写”与“思”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传统观念“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进行了辨析矫正和纠偏,不仅在纸质教材的正文中援引名家观点指出“作文如说话”的理论弊端,而且在“思考与训练”中,节选了金开诚教授等人的文章,阐明“内部言语”与“口头言语”的差别,从而指出口头表达可以凭借“语调、语气、节奏”和“手势、表情等体态语言”,还可以重复,而写作只能运用“书面的文字符号”来表达内在的思想情感。因此,写作比起口语来,在语言使用方面“要求就更高”。教材以问题为引导,适应大众教育时代的阅读习惯,作如此处理,既避免了理论的晦涩,降低了难度,以问题为诱导,适应大众教育时代的阅读习惯,又对写作基本原理作进行了精准到位的总括和提炼,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加精准、到位,保证了教材的学术含量。而且正文与训练相互照应,充分强调了写作的特质,给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至于写作的意义价值,教材除了彰显传统文化中“以写作选拔人才”的优势外,重点突出了写作在高科技时代的文化价值。一是由于写作需要一种比计算机的储存、检索、计算能力更为重要的体验、分析、批判等思维水平,即“组织性思维”,因此,决定写作成败的关键最终是“人”,而不是“工具”和“媒介”;二是分析了高科技对写作活动在开放性、交互性、融合性、便捷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指出互联网也给写作带来了虚拟化、空心化、粗糙化、拼贴化等负面干扰;三是在分章论述写作主、客、受、载“四体”时,都专门安排一定的篇幅,探讨网络世界和新媒体时代“四体”的新特征和新要求。在“思考与训练”中又特别选录了《网络写作的23条戒律》一文,倡导网络时代的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与此相应的是,二维码链接的数字资源,也提供了相应的观点和案例。如,“写作能力是21世纪脑力劳动者的核心竞争力”,凸显了写作的功能,让人的思维和表达更精确、细致、深入,是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潜力。而“马燕和她的日记”,则以马燕坚持写日记而成为畅销书的事实,佐证了写作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扫码”,不是一种装饰性的“外挂”,而是纸质教材和数字资源之间的自然延伸、本质关联和有机嵌入,两者之间深度默契,浑然一体。该教材的二维码,本身就是“写作”般的精巧构思与布局,可谓写作教材“新形态”的典范。使教材纸质文本与数字资源有机关联、互为支持、优势互补,这是新形态教材鲜明的创新特色之一,就是使得教材文本与数字资源有机关联、互为支持、优势互补。因此,这本教材的“二维码”,其本身就是“写作”般的精巧构思与布局,可谓写作教材“新形态”的典范。
在诸多写作教材中,文体部分往往占据教材的“半壁江山”,但它历来也是编写的难点。因分类标准不同,按领域分为文学类、新闻类、经济类、科技类……也有人总括为文学、新闻、理论、应用四大类,在文体分类上划分结果可谓五花八门。当年林可夫教授在《高等师范写作教程》中提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三大教练体式,意味着教练体式是供学生练习用的文体,它与社会上实际运用的写作体式是两回事。从教练体式到实际文体这两步如何衔接,许多教材都难以统一。而高校写作教学的难题在于:如果一味在教练体式上操作,等于炒中小学的冷饭;而如果一步到位,练习社会常用的实际文体,由于文体种类繁多,教与学都会面临取舍之难。《教程》在文体写作的安排上,巧妙地打通了教练体式与常用实际文体的壁垒,以散文、科普文、评论文代替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与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既相衔接,又相区别,其中又有递进,与将来的社会实际写作联通起来。这是一种巧妙而自然的过渡,可谓匠心独运,属于首创,在这一方面超越了同类教材。如评论文,以短评为主线,分为社会短评、文艺短评和学术短评,不仅为社会化写作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科作业和毕业论文写作做准备。这样的训练,不滞后,不超前,属于前辈学者所推崇的那种“恰当学术”。从教学实践看,对学生的帮助非常大。
文体部分二维码的运用也很贴切、精到,“散文”一章,除了训练中的小测验,还用了3个二维码,一个是关于散文的范围之辨,链接陈剑晖的文章,有“大散文”与“艺术散文”之说,恰与纸质教材中的“大”“小”散文对应。一个是“散文能否虚构”,紧扣纸质教材文中所说的散文以“我”为主,是心灵的文字,表现内心之“本我”等内容。由此生发出散文虚实之辨,阐述散文必须真实,即便有想象之类的虚构,也是不同于小说的有限虚构,这样就丰富了散文写“我”的内涵,不仅写出情志,还要写出性灵。还有一个是作家张晓风的“情感流”,是散文“意识流”构思的范例。所有“扫码”而见的数字资源,都是纸质教材的支撑、充实、拓展和印证。“科普文”一章,在链接科普文实例的同时,剪辑了多本写作教材中辨析“科普文”与“科学小品”的观点,构成一个二维码,这等于是呈现各家各派的说法,作为参考资料,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需要。优质的数字教学资源,以丰富的开放的信息,拓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选择的空间。
如果对该教材的所有二维码进行梳理和考察,就不难发现,其数字资源的配置符合以下优化原则:一是视野开阔。本教材共有二维码43个,包含理论类15个、案例类5个、范文类11个、教改类2个、训练类测试题10个。理论类包含学术前沿介绍、理论依据补充和作家现身说法论写作三种,其中学术前沿将“创意写作”等热门话题纳入其范围。与此相应,教改类也将“哈佛大学规定写作课为所有本科生唯一的必修课”列入写作课程的发展趋势。这就是陈平原教授所说的“国际视野,本土情怀”。二是有序整合。成功的新形态教材,其二维码的编排必然标明资源类型、顺序编号和标题内容。该教材高度重视二维码标题的辨识度。“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的区别、潜意识与口头禅、朱自清论写作的读者意识,明显属于理论类;而巴金《观察人》全文,以及科普文的实例则显然是范文类。三是启发诱导。二维码收集的范文共有11篇,其中有经典佳作如鲁迅的杂文《偶成》,有名人演讲《叛逆的征途》,也有学生习作《先入为主的“洗手液”》,既传授写作经验,又指出写作误区,将“不该那样写”和“应该这样写”的样本都呈现给读者,启迪写作练习者步入正道,避免误入歧途。案例类则以庄子、孟子等传统文化的典故,传递小故事大道理,昭示写作“规矩”和“巧”的辩证关系。四是简明便捷。一些使用过该教材的老师们都有共同感受:二维码技术可以不仅使教材变得更简明,其优势还在于将富媒体资源引入写作教学,其便捷的阅读方式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空中实现碎片化学习。五是彰显特质。一方面,教材编写者近年来已经开辟慕课、智慧课堂等教改的新天地,开拓媒体融合时代的数字化教学新资源,为积极探索可用于移动终端的写作电子教材的研发,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教材的二维码仍然以“(电子)文本”为主,则是由写作学的特性决定的。写作以书面的文字符号为标志,那么,数字资源更多地呈现“文字”,才可以充分体现“写作课里重写作”,才能让学生深切体味文字表达的奥妙所在。
优秀的写作教材始终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建立由“知”入“行”,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把素养化为技能的转化机制。《教程》全书10章,共设计了101道“思考与训练”题,大致可分为七类:一是温故知新,对教材理论知识点巩固深化。二是拓展阅读,像“美国的写作危机”“多写是个硬道理”等,是引入新知,促进思考,指导实践。三是例文分析,其中也有文本比较,让人自悟理法。四是观点碰撞,让人辨析求真,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五是采风、沙龙等实践活动的安排。六是循序渐进,从仿写到独创。七是由易入难,从片段练习到完整篇章的写作。每章再配上二维码小测验以检验学习效果。
《教程》该教材在训练环节上的整体设计,充分贯彻了新形态写作教材编写的宗旨,即当年裴显生教授所说的,“理论的科学性与训练的有效性的统一”,建立了具有较高理论起点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训练体系,进行科学有序的“实战训练”,实践环节抓“实”搞“活”。该教材提供的文本、给出的问题、安排的活动和布置的习作,调动了兴趣,激活了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考和写作习惯,从而切实提升写作技能。题型内蕴的丰富性、形式的灵动性,也为师生的自主选择提供了极大便利。而整体的实践训练构想,又完全符合“理论—能力—素质”递进转化的内在机理。
总之,这本教材不仅代表了高校写作教学改革的健康方向,也为大学新形态写作教材的编写贡献了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