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到虚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网络劳动过程论①

2020-03-02 10:44
劳动哲学研究 2020年0期
关键词:劳动主体过程

黄 河

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中的重要内容,而劳动过程则是理解、诠释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关键钥匙。马克思曾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活动才得以存在、生活的”(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页。。人只有活动着,才表明自身的存在以及实现存在的价值。而作为人特殊活动形式的劳动,则是人处理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彰显其主体身份、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方式,因为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208页。。劳动是一种特殊的活动,这种活动包含特定的劳动要素和劳动过程,前者通常表现为静态的存在,包括有目的的劳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后者是劳动的动态体现,包括劳动目的、劳动展开、劳动结果和劳动评价。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过程是劳动主体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变化并创造使用价值的统一过程。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不一样,“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230页。。质言之,劳动过程是一种普遍的改造劳动对象并创造价值的过程,而生产过程则是特定社会制度下的社会经济活动过程。马克思正是凭借着对二者关系的有效区别,在《资本论》中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资矛盾。

但随后的资本主义变革了原来的社会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劳资矛盾,致使劳动过程问题淡出了人们视野。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哈里·布雷弗曼在其著作《劳动与垄断资本》一书中,以技术变迁为线索探讨了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过程,迈克尔·布若威紧跟其后出版了《制造同意》《生产政治》,再次引起了西方学者关注劳动过程的理论兴趣。自20世纪末以来,国内学者平萍、李洁、王晓晖、闻翔等人从翻译、介绍、评述西方理论开始关注劳动过程问题;进入21世纪后,何海狮、严金强、杨柳等人尝试运用劳动过程理论分析社会劳动问题。当然,以上诸多学者对劳动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劳动理论的推进有着不一样的侧重点和研究进路,其结论各不一致甚至大相径庭,但这丝毫不影响劳动过程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重要性,反而突出了该理论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

随着现代科技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迅猛发展,人类不再局限于传统现实社会中的物质劳动,现实社会中出现了大量基于网络社会场域展开的新型人类劳动样态——网络劳动。网络劳动不同于传统的物质劳动,其劳动过程也与以往不同,既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又有其存在的动态表征。新的劳动样态和劳动过程的出现,要求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也与时俱进,基于更为开阔的理论视野,关注当下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劳动以及劳动过程问题。其实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学者就关注网络条件下的劳动问题,从爱德华·富尔顿·丹尼森的“知识劳动”到拉夫·莱托的创造、安东尼奥·奈格里完善的“非物质劳动”,从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到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他们对现代科技条件下的劳动样态问题都有所涉及,但对于网络劳动过程这一新型劳动过程,却未进行过专门的探讨。毋庸置疑,网络劳动也已成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确认自身存在和创新价值的重要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静态表达,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不断运动和发展的动态变化来确认人在虚实相生的网络虚拟场域中的存在,以及更具价值的创造,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基于此,笔者认为网络劳动过程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也是反映各生产要素在虚拟世界中的本质存在以及劳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探讨网络劳动过程,既在理论层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推进了劳动过程理论的发展,又在实践层面提高了人们对网络劳动的理性认识,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好虚拟与现实、虚拟生存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一、网络劳动过程的四个环节

从结构论的角度,可以将网络劳动看作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主要包括劳动主体、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场域等部分。但我们对网络劳动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静态层面,而更应该从动态的视野将其看作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系统,剖析其展开的各要素、各环节、各部分的内容。网络劳动的过程包括了劳动目的(劳动动机)、劳动展开(劳动实施)、劳动结果(劳动产品)和劳动评价四个环节。正是这些环节的前后相连、依次递进、相互作用才构成了网络劳动的客观性、动态性、历史性和完整性的特性,才使得网络劳动得以协调开展和顺利进行,从而满足劳动主体多层次、宽领域的生存发展需求。

1.劳动目的(劳动动机)

众所周知,人的劳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而这里所讲的“目的”,是指劳动主体对动因的自我意识或是对劳动结果的预先设想,有时也称之为“动机”。这是人的劳动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重要标志,正如马克思所说“有意识的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依赖于现代科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网络劳动,也是人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是现实的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通过符号或数字形式的工具在虚拟世界中所进行的非主观、非现实的活动行为。作为现实存在的人依然是网络劳动的真正主体,因为人在网络劳动过程中既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又能觉察到自己的需要同满足需要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并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们联系起来,自觉地形成自己的劳动目的,自觉地构建自己劳动的观念蓝图,从而超前地反映和把握整个劳动的过程。劳动目的形成的过程,有点接近于目前网络二次元文化中的流行语“脑补”(6)“脑补”的涵义为:对于现实生活里尚未发生或是未知的情节,在脑海中按照自己希望的发展逻辑自行补充完整。。具体来说,就是劳动主体在网络劳动实施“动工”之前,通过经验和知识对自身的需要进行认识和判断,并预先设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采取什么样的手段以及达到什么样的劳动目的,因为人只有“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5页。。但与现实劳动不同的是,网络劳动主体的这些自觉意识和预先设想不仅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而且还可以通过软件程序立体性、全景式地展现于网络虚拟世界环境中,对客体主体化的过程进行模拟和预展,为实现劳动目的的途径和措施提供多样性的比较和选择,从而大大提高网络劳动的预见性、准确性和效益性,引导劳动主体适时趋利避害、少走弯路。

2.劳动展开(劳动实施)

有了明确的劳动目的之后,劳动主体就会将活动付之于实践,因为相对于劳动目的来说,网络劳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相对于网络劳动来说,劳动目的又是主体所追求的行动目标。如果抛弃了网络劳动过程,把网络劳动当作目的,这实际上是对网络劳动目的的否定,弱化了网络劳动的价值性和终极性,“行动如果没有目的就是无目的、无意义的活动”(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网络劳动也就不能称之为“为人”的活动。因此,网络劳动的展开是网络劳动主体对劳动客体的作用、体验、践行的过程,是主体实现劳动目的、创造劳动价值的重要环节,也是承载主体认识或改造客体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网络劳动的展开环节就是具体的劳动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借助符号化或数字化的工具在特定空间中(含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作用于网络劳动对象,使之成为符合人的需要的理想状态的过程。与传统的现实劳动相比较,网络劳动的展开过程从单一的物理空间拓展到更为丰富的网络虚拟空间,这并保证了劳动主体能够充分利用众多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工具指向更为宽泛的客体,从而减少了对物理条件的依赖,拓展了劳动展开的深度和宽度,增大了劳动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为创造出更为丰硕的劳动结果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且发生在网络虚拟空间里的劳动展开过程由于有了先进技术的参与,打破了传统劳动的一维性和不可逆性,使劳动过程的排列组合、先后顺序有了多样化陈列的选择和多维性存在的表达。

3.劳动结果(劳动产品)

在传统的现实劳动中,作为主体的人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总会借助于一定的中介工具能动地作用和改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等对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这些对象性质和形态的变化,这就是现实劳动结果。也就是说,人的任何活动行为的展开都会产生结果,因为人只有“通过自己的活动按照对自己有用的方式来改变自然界的形态”(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7页。,才能“通过他作用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7页。。网络劳动也不例外。那么,什么是网络劳动结果呢?网络劳动结果是指主体开展网络劳动后所产生的一切状态或关系。换言之,人通过网络劳动过程所追求的劳动结果是劳动目的的具体实现形态,这一形态是以特定的状态或关系存在于网络虚拟世界或现实物理世界中,并以特定的方式来满足人的特定需要。通常情况下,网络劳动结果以数字或图像的形式直接地展现在虚拟空间里,给主体带来了不同于传统劳动结果(如劳动产品)的新的经验、知识和体验,并能以电或磁的方式存储和传播,方便了主体间的复制与共享。但是,部分劳动结果也只有在特定条件下转换成现实的、具体的客观存在,才能更好地合乎人的劳动目的、更全面地满足主体人的需要。所以,网络劳动结果的这种状态或关系是人们开展网络劳动的终极关怀和价值凝结,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起着奠基作用,是人和社会文明在当代科技革命条件下发展的重要标志。

4.劳动评价

有了劳动必然会有劳动结果,但这些劳动结果是否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劳动所引起的状态或创建的关系或获得的知识成果对人、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这就涉及劳动评价问题。网络劳动是人特有的认识和改造虚拟对象的能动的自觉行为,是人类为自己在非现实、非主观的虚拟世界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制造和使用符号或数字等工具,并使其系统性和创造性地作用于对象物的属人性的自觉活动。从本质上讲,网络劳动是一种价值性创造活动,因为在由人的劳动所创建的虚实相生的生活体系中,人的一切劳动都是为了把对象存在改造成能满足主体需要的事物。这种人与对象存在之间的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关系。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或发展都包含着矛盾,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页。,也就是说网络劳动所创造的结果有可能具有正面价值,也有可能具有负面价值。因此,我们在对网络劳动结果进行评价时,就应该遵循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有效满足主体需要的原则,以及有利于人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和全面评价,这才能充分体现人的劳动、网络劳动是“为人”的活动的本质所指。只是在网络劳动结果的评价过程中,主体可以运用更为先进的工具或手段进行评估作价,这样不仅提高了劳动评价的直观度、清晰度和精确度,而且为下一次的劳动开展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思想指导和精细的操作指南。

二、网络劳动过程的主要特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网络劳动过程同传统的现实劳动过程一样,都是由劳动体系的内在矛盾所推动和外部条件所制约的在空间、时间上的延续状态,是劳动目的、劳动展开、劳动结果和劳动评价聚于一起的集合体。但较之于传统的现实劳动,作为研究网络劳动的基本范畴,网络劳动过程又有着自身的独特属性。

1.客观普遍性

网络劳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依赖于现代科技而进行的感性活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普遍性活动。从动力方面看,网络劳动之所以得以推进、展开和产生结果,其根本动力来自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的产生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形成必须要受到主体人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地位、周围环境以及教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从而也在动力方面决定了网络劳动过程的客观性。从结构方面看,网络劳动是由主体、工具和劳动资料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在网络劳动中总是以符号或数字的形式参与到劳动过程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构成要素是“虚幻”“无根据”和“无中生有”的,而是人类利用先进的中介工具把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存在经过加工、提炼、抽象,以符号或数字的形式再创造出来的。它不是直接的存在,即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但本质上属于现实性要素在新的劳动境域中的拓展和延伸,借用德里达的话说,是“在场”孕育的“不在场”,或是“不在场”按主体意志演绎了新的“在场”。所以,过程是人的劳动的过程,过程是网络劳动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普遍状态,从微观到宏观,从古代到现代,从物理世界到网络世界,劳动过程都伴随着人的劳动而客观存在,脱离了过程的人的劳动和脱离了人的劳动的过程都是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劳动过程也必然是客观和普遍的。

2.历史动态性

历史-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具体事物的过程都有确切的时间,都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正如恩格斯所言:“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作为历史劳动主体的人总是按照自我的生存需求通过利用各种生产工具不断进化方式,建立和拓展起有利于人的持续生存、进化发展的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因为人“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中”(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而网络劳动就是人类在历史的前后相继的发展历程中所创造和运用的一种崭新的活动形态,是知识劳动、智力劳动以及智能劳动等发展到今天的劳动形态的综合体系。劳动自从诞生的那天起,由于人类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社会进步的持续推进,不断地向前发展着。这种历史发展演变不仅与人类的体力、智能相关,而且与人类科技的发展水平是同步的。正如安东尼奥·奈格里在分析当今的社会生产时,指出“工业没有生产剩余物——除了社会活动的产物——而且这就是为什么埋藏在伟大生活中的价值超越于标准之上的原因。如果生产没有完全被社会智力、一般智力同时也没有被情感表达所激活,将不会有剩余物,而情感表达决定着社会关系并统治着社会存在的体现”(14)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著,杨建国、范一亭译:《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17页。,而且,“如今我们日益像计算机一样互动式地思考,而通讯技术和它们的互动模式越来越成为劳动活动的中心”(15)同上,第338页。。作为目前最新形态的网络劳动,并不是停滞不前、一成不变、亘古如斯的,它会随着主体需要的进一步变化和社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变易革新,进而推动着劳动形态的推陈出新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3.智能创新性

我们可以从劳动主体、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场域等方面对网络劳动过程的智能创新性进行逐一考察。在劳动主体方面,依赖于现代科技而形成和发展的网络劳动对主体的智力、知识和科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逼迫主体不得不加强学习和重视实践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的智力和创造力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得到了深度挖掘,成为充满智能创新性的网络劳动的重要因素。网络劳动过程是对同质化劳动过程的否定与超越,是形成规模性劳动效益的重要形式。当先进的科学技术工具把较高智能水平的主体从繁琐的具体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后,创新也就成了网络劳动的内化因子和核心动力。在工具方面,网络劳动工具更多的是人类智慧文明发展所积累沉淀下来的结晶,符号化或数字化的中介工具系统比传统的劳动工具更具有创造性和智能性。比如计算机系统所具备的智能化程度比个体人的智慧水平可能还要高,其中以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人工智能最为典型。在主体缺失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工具系统指向劳动对象时经过自动的程序运算和加工处理,能够做出逻辑的推算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决策,表现出极高的创造性和智能化。在劳动场域方面,由于承载劳动过程的空间转向了网络虚拟世界,网络劳动也就从静固的物理空间中解放出来。它突破了对二维时空和物理条件的限制以减少对现实环境的依赖性,从而有效地缩短了劳动时间,节省了大量的体力、脑力以及节约了大量的物质资料,为劳动进行思想创意和实践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基础条件。总而言之,网络劳动对物理世界的超越和对现实劳动的延伸,实质上是其创造性特征的完善体现。

4.超越时空性

人的存在与发展总是与确切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间的确定和空间的表达是人的活动的“在场性”的标注,特别是在传统的现实劳动中如果不参照特定的时空标志,我们就很难确认人的存在、人的劳动的展开。网络劳动的存在与发展也需要通过时空的标注来进行确认,但由于网络劳动过程的载体或中介的作用,使确切的劳动时间和特定的劳动空间出现了分离。但是,这种分离性质并没有忽视或取消时间、空间及场所在网络劳动过程中的存在,而是为时间、空间及场所等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功能。比如我们常见的“网络社区”的劳动,已经抛弃了传统现实劳动过程的中心性和直接性,不再围绕一个地域中心、核心组织或重要领导人而展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买卖和学习也不再是直接的面对面接触,而是在遵循社区规则的平等秩序中畅所欲言和随心所欲。交往和买卖的双方、学习的主客体在地域上可能分布于全球各地、相距千万里,在时间上可以即时对应或错时记忆,弱化了传统的现实劳动场域的功能,使网络劳动过程的展开不受物理时间和地域空间的限制。所以,网络社区虽然不是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现实性社会中,但却拥有传统现实场域的功能和作用,并且通过突破物理限制、超越时空为人们的劳动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网络社区不是任由人可以胡作非为的地方,网络劳动也不是“子虚乌有”的活动,而是客观存在的行为。正是因为网络劳动具备了超越时空的属性,所以它才能够使新型的网络劳动摆脱物理时空的限制,使可能性变为更合适更现实的可能,甚至使不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可能性。因此,网络劳动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三、网络劳动过程的哲学价值

1.网络劳动过程的本体论价值

过程的本质是什么呢?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而把过程理解为自然阶段、精神阶段,或是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持续性的创造活动,或是一种机体转化为另一种机体的过程。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过程则是客观物质表现的过程,客观物质是通过过程确认的客观物质,精神过程只是物质过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就网络劳动而言,无论是静态的劳动要素还是动态的劳动过程都表现为抽象而又客观的程序或信息,而且这些程序或信息可以换算成“0”或“1”形式的数字,表现得更为抽象和虚拟,于是总会让人误认为网络虚拟世界的本源是数字、信息、程序、智能系统或“熵”。其实,这是抽象的、虚拟的数字符号对客观存在的综合表征,也是对客观物质的精确表述,它所揭示的也是事物或运动的关联性的直观表征。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劳动和物质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和延伸,它们都能在现实社会中找到原型和依据,都是现实存在的人的劳动的产物和数字化的结果。网络劳动的主体是现实存在的人,网络虚拟世界的本原也是现实性世界中的客观存在,网络劳动过程的本体还是现实性世界的物质存在。承认现实存在的人是网络劳动的主体,以及网络劳动过程的本体是现实世界的物质存在的思想,是与马克思所讲的“主体是人”(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的思想一脉相承的,这体现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2.网络劳动过程的认识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人的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认知关系。在不可知论看来,主体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人们的认识只能囿于有限的感性范围,而唯物辩证法则把实践活动引入进来,认为人的劳动过程是主体通过现象表征认识事物内在本质的过程,是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重要过程。作为一种新型的人类劳动形态,网络劳动虽然具有超越现实性、虚拟客观性和开放创新性等特征,但其终极指向还是为了实现主体在虚实相生的现代社会中的优美生存。网络劳动也是主体通过智能化的中介工具系统指向网络客体的认知过程,尤其是对一些可能性、不可能性的未来发展和未知事物的认知,网络劳动通过现代科技工具把这些认知模拟、虚构出来,进而深化了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的认知和了解,提高了劳动结果的针对性和效率性。而且,我们对网络劳动过程的剖析,展示了网络虚拟世界中物质存在的过程性,表明了虚拟事物或网络劳动是过程的集合体。它也同现实性物质一样包含着联系、转化和发展等环节,从而要求我们在虚拟化生存中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同时也证明了不可知论在现代科技面前仍没有生存的土壤,在虚拟世界也没有发展的空间和存在的价值。

3.网络劳动过程的方法论价值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把网络劳动当作一个过程,探寻组成劳动过程的要素,恰当划分劳动过程的环节,辩证区分劳动过程的各种联系,综合考察劳动过程的场域,从而确认网络劳动过程的存续以及与现实劳动的转化,对于我们认识虚拟世界、改造虚拟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一是发展性原则。网络虚拟世界中的所有事物和任何劳动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虚拟性场域的变化和主体需要的提高而发生改变,也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从低级向高级进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劳动过程的各因素、各阶段、各环节有机统一起来,以动态的视角指导自身的虚拟性生存和评价网络劳动的结果,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推进网络劳动的发展和构建虚拟性社会。二是规律性原则。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劳动因为科技工具的强势介入,可能会使劳动时空发生分离,但这并不否定劳动过程中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时间前后序列性和网络劳动整体发展的循序渐进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虚拟世界中的构建规则和劳动契约,不能为了急于超越网络社会的发展现状和虚拟性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而滥用技术,而应该把虚拟与现实、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个性之中认知普遍,在暂时之中把握永恒,在现实中发展虚拟,让虚拟引领现实。三是可控性原则。网络劳动虽然是依赖于现代科技而发展起来的,但其发展动因和最终目的都是由人而起、因人而终,现实存在的人是网络劳动的真正性主体和最终受益者。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认识和全面揭示网络劳动过程的规律,通过对各种劳动途径的比较、劳动目的的改变和劳动工具的运用,监督、控制、规范网络劳动的发展,从而避免走弯路、走邪路,以提高人的劳动效率,更好地为人们的虚拟化生存服务。

猜你喜欢
劳动主体过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