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滨
“异化”问题一直都是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从各个学科领域对“异化”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是还有许多哲学领域之外的学者对它缺乏一个理性的认识,在运用过程中往往带有很多感情色彩。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哲学层面对“异化”理论进行梳理和论证。
国外讨论“异化”问题主要是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展开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异化”的概念及发展变化,早期的异化理论和成熟期的异化理论是否一致等问题。很多学者认为异化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特别是青年马克思(早期马克思)的核心概念。其中主要有三种声音:一是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异化理论;二是德曼、巴特尔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人道主义,异化概念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出发点;三是奥伊则尔曼认为异化概念是马克思从黑格尔哲学转向另一个质的中间环节。英国学者考林在《成熟马克思异化观疏证》中讲到,马克思早期的思想和成熟期的思想始终都使用着“异化”概念,只是在内容、角度、论证方式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早期的思想主要是从现实的历史性出发,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异化及异化劳动,成熟期的思想主要侧重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分析物质生产关系及私有制问题,从分工和资本主义自身矛盾的角度来阐释异化劳动理论。因此,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前后论述只是研究的角度不同,其内涵还是基本一致的。
遗憾的是,在马克思《手稿》出版之前,学者们关于“异化”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极少,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国内关于“异化”理论的讨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渊源研究。多数学者都认为霍布斯、卢梭、爱尔维修、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理论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渊源。特别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黑格尔关于劳动与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和理论支撑。第二,关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异化劳动概念是现实的,不是抽象的;异化劳动概念是有阶级性的。第三,关于“异化”的一些哲学基础问题研究。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异化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还是抽象的人?劳动异化的原因是基于分工和交换,还是劳动自身的内在矛盾,异化劳动与私有制到底谁是因,谁是果?此外,国内学者还对“异化”问题是否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进行了探讨。1984年胡乔木发表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指出成熟期的马克思已经不再以异化理论的方式说明历史,而是以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研究历史;不再用异化理论论述资本主义的矛盾,而是以剩余价值学说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分析批判。至此,关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研究便以胡乔木的观点为准,“异化”问题的讨论暂时告一段落。
到了20世纪90年代,关于“异化”理论的讨论又逐渐升温,只是讨论与争议的问题更具有哲学性、理论性。大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讨论:第一,关于“异化”概念的元解读。辜正坤认为,“异化”概念可以用英语“alienation”一词解释,即“主客易位现象”或“反客为主现象”。(1)辜正坤:《外来术语稀译与中国学术问题》,载《读书》1999年第8期。这样的解读可以把“异化”概念的内涵扩展,能更好地解释社会中存在的“异化”问题。王若水否定了辜正坤的这种观点。他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分析了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的四个表现,指出异化具有异己性、对立性的特点。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和生产资料、劳动产品是分离的,工人只能埋头工作,且受着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奴役。工人不能将生产资料这样的对象化存在变成一种确证的力量,反而使其异化成非己的力量。由此可见,把异化这个译名改为主客易位,是不够准确的。(2)王若水:《“异化”这个译名》,载《学术界》2000年第3期。第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异化”地位问题的研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以俞吾金为代表,他认为,人们往往认为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就是整个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其实,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揭露,其异化劳动理论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接受马克思思想的两个视角:“道德评价优先”和“历史评价优先”。而这两个视角恰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转折。另一种观点(段忠桥)则认为异化不是成熟时期马克思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成熟期的马克思已经放弃了异化概念,并不存在视角的转换问题。第三,关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现代性批判的关系研究。李庆霞认为,异化现象是西方现代性危机的表现。马克思将物化与异化区分开来,认为物化是劳动的普遍特征和积极形式,而异化是现实劳动的消极形式。一方面,它反映了劳动与人、劳动与社会的自然关系。另一方面,它指出这种关系偏离了劳动的真正价值,最终表现为社会危机。(3)李庆霞:《“现代性”批判的先声——重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6期。关于“异化”理论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已经延伸到了很多领域,但是有一个观点是学界普遍认同的,即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至于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异化”问题,大多数学者认同胡乔木的观点,也有学者认为“异化”问题也渗透于现代社会,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努力消除“异化”现象。
综上所述,关于“异化”理论的研究和讨论是非常深入和富有成果的。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进一步展开:第一,《手稿》出版之前的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研究还相对缺乏。第二,关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发展脉络的研究也不够具体,或者说比较混乱,在哲学领域的规范界定不明确。第三,关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现实意义的研究也存在不足。特别是如何用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去解决时代变化后出现的“异化”现象等问题都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学者们积极研究。
本文试图梳理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他的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1)早期的“异化”理论;(2)唯物史观创立时期的“异化”理论;(3)对资本主义社会深刻考察时期的“异化”理论。
1.早期的“异化”理论(1839—1844年)
马克思在柏林大学学习时期撰写的《博士论文》中,就已经有了“异化”思想的萌芽。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除了对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进行比较外,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哲学的功能即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的哲学化;世界和哲学是分开的,世界必须被哲学的力量改变。这一观点中包含了“异化”思想。后来,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遇到了许多现实问题,促使他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他发现了审查令和出版物的问题,林木盗窃法的争论以及莫塞尔河沿岸农民的贫困。面对这些问题,马克思表达了他的哲学观点。他认为国家和法律的基础是自由理性,而现实中国家、法律的制定背离了自由理性,完全有其特定的原则。他也看到了物质利益和等级制度的问题,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某种客观关系决定的。这一切的原因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制度的问题。马克思强调哲学要走出自我意识,成为改造世界的现实批判力量。尽管当时马克思的思想还带有自我意识倾向,但是他已经认识到了人的行为不是自由的,而是受客观关系制约的。“异化”思想的萌芽已经初绽。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探讨了市民社会的问题,从根本上批判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他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基础和前提,私有财产关系是这个社会的基础,一个社会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才会产生维护私有关系的国家。从哲学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已经从黑格尔走向了费尔巴哈,坚持了积极的人道主义。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中明确了自己的哲学立场,提出了人的解放思想。人的解放的内涵是消除私有财产,抛弃人的自我异化。人类解放的力量是无产阶级。这些思想已经充分展示了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进一步认识。
马克思关于异化理论的系统论述主要集中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概念、表现形态等进行了较为完善的界定,大致包括了四个方面的表现,分别是关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关于劳动产品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就应当对劳动对象进行对象化的劳动,实现其对象化的确证。但是,事实上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中,劳动者不能自由选择对象,劳动也就无法自由发挥其作用。劳动和生产资料结合产生的劳动产品最终属于资本家,劳动产品成为劳动者的对立面。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这种情况恰似宋代诗人张俞哀叹的那样,“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关于劳动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但在异化劳动中,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强迫的;劳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劳动者和劳动过程之间发生了异化。比如工人在生产一个玩具、一件衣服的劳动过程中,会感到快乐,在生产出产品后,会感到自己价值的实现,因此,劳动过程和结果应当体现出人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条件下,劳动过程却成了劳动者的对立面,工人所创造的产品不能体现工人的价值,人与自身的劳动变成了相互否定的关系。劳动者丧失了人的部分本质,劳动者不能自主地发挥智力和体力,劳动成为一种被迫和强制性的手段。关于人的本质异化,马克思首先论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他认为动物只有繁衍和生存的活动,而人类除了进行这种活动之外,还有精神的需求。比如人类在建造房屋时,除了要提前规划,做好图纸设计工作,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修建房屋,既可以建成欧式风格的,也可以建成中式风格的。人类可以把自己对美和艺术的追求融入劳动过程之中,以体现人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却不愿意从事劳动,失去了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劳动者没有了自己的想法,也就更谈不上美的追求,人类劳动所具有的“自由自觉”的特质就无法表现,人的本质则被异化了。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条件下,所有劳动者都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不感兴趣,劳动者只能按照固有的生产方式获取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获得感、幸福感。与此同时,这些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又成为其他人的需求,最后仅满足了社会中少数人的需求,这就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劳动者像机器一样,每天进行着重复和机械的活动,劳动变成了手段,劳动过程被资本家等少数人控制,这样的劳动过程已经完全失去了劳动的本质,体现出的是异化的性质。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理论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哲学分析,同时还以唯物主义的视角探讨了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他认为异化劳动的根源就是私有制,要复归人的本质——自由自觉,就必须从现实出发,研究现实的人,以积极的人道主义立场批判以往哲学的非批判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还提出了哲学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就是扬弃异化这一深刻思想。
2.唯物史观创立时期的“异化”理论(1845—1848年)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再到《哲学的贫困》,马克思确立了其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及其实践哲学的基本立场。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认为他们没有理解现实的社会不是一个和谐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而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只有揭示异化劳动的根源即私有制,并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性质,撕开其伪善的“面纱”,我们才能扬弃劳动的异化性质,建立一个属于“完整的人”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分裂的社会,只有通过革命的实践,才能抛弃这种分裂。《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提纲”中的理论的具体展现,主要论述了六个方面的问题:(1)批判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确立新历史观的出发点;(2)青年黑格尔派的失误在于不能跳出自我意识的圈子;(3)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4)人类社会结构(或历史)的五个基本要素;(5)人类历史的演进——人类实践总体的分化与统一;(6)共产主义与消灭分工。在分析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上,在探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马克思都深刻地阐述了“异化”理论。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分工和私有制是同义词,一个是指活动的过程,另一个是指活动的结果。到目前为止,社会关系史就是社会关系的异化史。在劳动分工的条件下,生产力本身将成为异化的社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由于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统治阶级的思想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这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独立的、异化的社会力量,其作用是捍卫统治阶级的利益。共产主义作为一场现实的历史运动,其本质是从根本上消除阶级对立和私人所有制。因而,若想从根本上消除阶级对立和私人所有制,就必须抛弃异化,消除分工。
3.对资本主义社会深刻考察时期的“异化”理论
研究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发展历程,不能绕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分析和考察。马克思从对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研究扩展到了对流通领域的研究,在深入考察中,发现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人与物之间的异化现象:“人对物膜拜,物对人控制”,进而提出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以及资本拜物教理论。与此同时,马克思以雇佣劳动为切入点,对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了考察,认为异化劳动的直接原因是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的剥削使“劳动力成为商品”。只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于“异化”这一概念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更多选择了通俗化的经济学术语。笔者认为,在马克思的论述中,关于“异化”理论的思想内涵同以往是一致的,只是成熟时期的文本更加突出阶级性,更加“淋漓尽致”地揭露出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因此,“异化”这一术语在这里更具有哲学意义。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的对立而提出的。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社会上还存在着某些异化的现象,人们必须提高防范意识,杜绝异化现象蔓延。比如现代生活中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使人们在享受这些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快乐的同时,又被这种技术的力量“绑架”,人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畅游在这虚拟的世界里,这严重影响并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从表面上看,现代人似乎越来越自由,但本质上却表现为“自由”的丧失。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文化异化
马克思认为,“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发展的过程。人的劳动是它的起源,人的本质力量的客观化是它的本质”(4)肖静:《新媒介环境中人的异化》,载《当代传播》2007年第5期。。而文化异化的本质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文化产品偏离了文化的创作目的,成为一种与人的主体需求相悖的东西。它制约着人们的主观创造活动。目前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我国文化领域也存在异化现象,最突出的表现是语言和文字的异化。比如目前青少年中最为流行的“QQ”语言、网络用语等,如果不加以正确的积极的引导,它们可能会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文字造成很大的冲击和伤害。虽然这是社会的短视效应,但是其危害却很大。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异化现象就是文学艺术的异化,虽然文艺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文艺作品的主导思想必须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致,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然而,在目前的文艺创作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与经典文化相悖的“戏说”“丑化”等现象。异化文化使我们的精神变得肤浅和空虚,使我们逐渐失去了思想和欣赏的能力,最终成为一种孤独的人。
2.消费异化
消费作为维持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活动,不仅满足了个人的需求,也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本来只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手段,但是现在已经异化为“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炫富消费”“攀比消费”等。马克思认为经济活动包括四个过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生产过程是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它决定了其他三个过程。生产产生消费,同时,消费也会影响生产。从马克思的理论来看,20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消费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全被异化了。西方国家的消费异化必然会冲击和渗透到我国的消费领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消费关系,消费方式支配了人们的行为,这仍然没有脱离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经典分析。
3.技术异化
技术原本是满足人不断增长的欲望的手段,但是在异化状态下,技术已日益成为超出人类控制并反过来支配、统治人类与社会的外在力量。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技术逐渐脱离了自然规律而独立发展。人类通过向自然获取资源而使自然走向了人化自然。当人类从自然获取能力和成果并以此沾沾自喜时,却尝到了大自然反噬的威力!这就是技术发展中的异化现象。具体来说,技术异化主要表现为:(1)技术本身的发展带来的异化问题。过度的技术开发导致了生态危机、资源短缺、物种灭绝等。(2)农业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异化问题。比如转基因技术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再比如食品安全问题,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化学添加剂等,极大地威胁了人类的生存。(3)军事技术中的异化问题。有些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反对侵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受侵犯。但是,现在的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背离了这一最初目的,更多表现为侵略和扩张。(4)信息技术带来的新的异化问题。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的覆盖、人工智能的出现等,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更有可能颠覆人们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技术异化带来的困境,这样才能合理地运用技术并让技术为人类服务。
目前,我国已经从根本上消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异化因素,但是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上述的异化现象还较为普遍。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为依据,对这些异化现象进行批判性分析。
第一,为了避免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分离和对立,必须加强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文化建设。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和劳动产品分离导致了异化劳动,劳动者对对象化的活动没有主动性,失去了“自由自觉”的本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是公有制的,劳动者是社会的主人,在对象化活动中能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劳动的真正价值。但是,由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经济制度选择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制度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因此,很多领域表现出了劳动者和生产的产品之间不相适应,以及资本的配置的不均衡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国家就必须采取积极的经济调控政策,防止这种分化程度加剧,并把区域经济发展、城乡经济发展,还有乡村经济振兴进行统筹协调,防止两极分化日趋严重。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要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也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加强文化建设,就是要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为了避免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和谐的生态经济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巨大破坏。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方式多以“粗放式”为主。短时期看,这种经济方式可以加速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依赖技术手段的发展方式,势必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要改变这一发展模式,必须确立“集约化”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社会发展只有以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为核心,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为了避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必须增强人的主体性意识,展现人的本质。异化劳动的根源是私有制的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将大规模的私有制消灭,劳动者将共享文明发展的成果。目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异化问题,只是社会历史时期的暂时现象,它们不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无论是在文化领域,还是在消费领域,无论是在生产劳动活动中,还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我们都会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比如在文化领域,面对开放的世界文化舞台,有健康的文化元素,也有异化的文化现象,我们如何增强自身的主体性,提高自己的判断力?这些就需要我们从国家、社会以及家庭等多方位的角度对公民进行培育和引领。我们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为公民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在家庭层面,要引导子女从小向善向上,尊老爱幼,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总之,我们要让劳动者在劳动中体会到快乐,在劳动成果中有获得感、幸福感,真正展现“自由自觉”的类本质。
第四,为了避免消费异化的蔓延,必须树立健康的绿色消费观。消费异化,其实就是需求异化。马克思在讲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很明确地指出生产和消费具有同一性。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通过劳动产出劳动产品,在流通领域又实现了转化,使劳动产品满足人的需要后,劳动者继续生产产品,以此类推。这体现了生产与消费的循环发展。但是,生产力发展以后,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消费方式呈现出异化的状态,如攀比消费、盲目消费、奢侈消费、炫耀消费等。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早已背离了原有的特点。目前我国的生产力发展还不均衡,人们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还很大,但是不健康的消费观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角落。因此,全社会必须提倡健康的消费方式,鼓励人们以绿色低碳的环保意识去消费,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