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富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7)
行政之要,重在落实;落实之法,贵在督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督查就没有落实,没有督查就没有深化”。随着铁路企业市场化转型发展,在管理实践中,一些干部不会担当、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问题不断凸显,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制度机制尚未健全,以及部分工作亟须加压实现超额或提速完成的现实需要,使得督查督办工作成为铁路实现保安全、增效益、转作风、促发展的重要手段。督查督办任务的主体来源于日常事务性工作,这些工作头绪杂、数量大、任务重、交错多,如果眉毛胡子一起抓,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甚至厚此薄彼、主次颠倒的现象,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必然会大打折扣。通过将颜色管理引入督查督办工作,创新企业督查督办工作体系,系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办公室参谋和助手作用有效发挥,企业决策部署高效优质落实,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新时代国有企业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科学融入颜色管理,扎实做好企业督查督办工作体系建设,为提高铁路企业管理效能,转变工作作风,推动铁路改革向纵深发展奠定坚实管理基础。
1.督查督办工作体系是推动企业决策部署有效贯彻落实的重要途径。企业决策都有明晰的规划目标,尤其铁路企业,高度重视计划性原则,严格按照五年规划、年度计划、月度安排、旬周落实的流程铺排各项工作,细分各项工作目标为各阶段目标。只有通过严密高效的决策执行体系,才能保证目标按计划落地。而执行过程中的每一步,均需要伴随强力的监督,才能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同时,正确的决策源自企业经营实践,只有通过深入实践开展督查督办,及时发现执行过程节点问题,总结成功经验,才能不断优化和发展原定决策。
2.督查督办工作体系是促进企业各级管理干部转变作风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铁路企业已经在纵向上形成国铁集团、各地区公司、站段三级管理模式,横向上形成运输、机辆、工电等各个专业系统的大联动机。各项工作需要多个专业系统协作、上下联动才能完成,因而容易形成结合部问题。敷衍应付、推诿扯皮、避重就轻乃至久拖不决等现象大量存在,通过开展目标导向、过程导向、问题导向的督查督办,加快推进节奏,逐步形成务实、担当、协作的良好风气。
3.督查督办工作体系是提高企业执行力和落实力的重要保障。督查督办工作既是决策、执行、监督、反馈中的重要环节,又是融入全过程的桥梁纽带。研究决策时提出督查督办要求,阶段部署时明确督查督办具体目标,决策实施后检查事项落实情况,督查督办贯穿了从决策立项、分解交办到跟踪督办,从过程催办、调研反馈到考核总结的全过程,保证部署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用督查督办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工作落实,让自觉落实成为提升企业执行力的新常态。
督查督办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督促检查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文件、重要会议决策事项及领导批示和日常交办事项贯彻落实。督查督办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要做好督查督办工作,就必须坚持抓重点、抓难点、抓热点、抓典型。通过在督办立项、事项交办、定期催办、调查研究、进展反馈、工作通报、任务总结、结果运用全流程中准确把握督查督办工作的规律特点、关键环节,找准切入点,统筹协调,发挥中枢作用,实现凝聚整体合力、提高工作实效、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
颜色管理是利用人对颜色天然的敏感和在特定文化观念中的象征意义,运用不同颜色来区别标识工作进展,反映工作质量的一种视觉管理方法,是一种高效管理工具。颜色在铁路行业乃至整个交通运输领域都有特定的含义,红灯停、绿灯行、黄灯注意已经成为出行的基本常识。基于此,将颜色管理引入铁路企业督查督办工作,运用不同颜色将各项工作进展进行标记,并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实时显示工作进展,一目了然区别正常推进、推进困难、进展缓慢、已经完成的工作。
将颜色管理应用到督查督办工作中,构建基于颜色管理的企业督查督办工作体系,即利用颜色层别法,强化督查督办事项分层分类管理,推动督查督办管理规范高效;健全督查督办分级管理体系,强化企业管理闭环管控;运用颜色意向规律,强化督查督办工作过程控制,实现企业管理精准化运作。基于此,实现督查督办工作流程再造,创新督查督办形式,完善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创新和丰富督查督办方法,建设“政务工作督查督办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督办系统),形成高效的企业落实力管理模式。
1.建立督查督办事项分类管理体系。一是准确把握督查督办工作源头。围绕中心工作、领导关注的重点问题和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督查督办,这也就决定了督查事项主要来源于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文件和重要批示、领导交办事项以及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二是严格按流程开展督查督办。凡是纳入督查督办中的事项,首先要立项分解,根据决策和要求明确事项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完成期限等;其次要交办,编印《督查督办通知书》并通过督办系统交办责任部门;然后要跟踪督办,根据工作进展,分阶段盯控责任部门组织研究、制定措施、推动落实;现场调研责任部门推进进展及问题,核验真伪;最后是销号总结,形成专题报告并开展考核。三是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督办。利用书面形式开展专题类、全年性的工作督办;利用电话形式开展时效性强的事项督办;利用现场调研形式开展需要实地验证的事项督办;利用与专业部门联合的形式开展专业性较强的事项督办;利用系统督办的形式,开展普遍性的事项督办。四是细化分类督办事项。为了提高事项督办的针对性,将督办事项按安全生产交班会、专题会议和现场检查调研、领导批示进行大类区分。在此基础上,根据事项业务属性进行二次分类,分为安全生产、货运增量、客运提质、铁路建设、经营管理、后勤保障等类别,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断优化分类。
2.健全督查督办分级管理体系,强化企业管理闭环管控。运用督办系统,改变了以往纸质专报时效性差、系统性差、整理周期长的现状,使深入盯控成为可能。为优化流程、提高督办效率,将系统角色分为盯控主体、督办主体和落实主体三级。盯控主体指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主要关注督办事项落实情况的静态盯控。在督办系统中为每位领导单独设计盯控功能界面,可实时查询汇总分析牵头工作落实情况,让盯控主体从信息汪洋中解脱出来。将领导抓落实的过程融入督办系统,强化了督查督办工作权威,各部门形成围绕督办重点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保证各类督办事项迅速落实,推进措施层层落地。督办主体指集团公司办公室,负责所有督办事项动态维护。对集团公司领导布置的所有重点工作,按照分解立项、任务下达、跟踪督办、办结销号等流程,通过督办系统、电话了解、现场调研等多种方式进行督办,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对责任部门反馈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筛选、辨别、汇总,承担盯控主体的“编组站”功能,根据督办事项进展,分开端、中期、收尾三个阶段定期向领导反馈,为决策提供依据。落实主体指业务处室和局属单位,负责落实督办任务并及时反馈落实情况。对分劈到的任务,按照签收、落实、申请延期、销号的流程,通过督办系统倒逼推动落实。签收后领取任务内容和要求,研究推进计划,按照督办事项内容和期限等要求,高质量快速推进,并通过督办系统定期报告最新推进情况。如不能按期完成,则提前提出延期申请,按批准后的最新要求推进;如按期完成,则申请销号。
3.运用颜色管理强化督办全过程控制。对纳入督办事项,在督办系统从状态管理、落实追踪、督办过程等全方位融入颜色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督办管理精准化水平。一是借助颜色区分,实现督办事项落实状态的精准化管理。对所有督办事项的落实状态,按照已经完成、正常推进、进展缓慢、推进困难进行分类汇总,每一种状态用一种颜色标记,蓝色标记已经完成、绿色标记正常推进、黄色标记进展缓慢、红色标记推进困难。所有督办事项落实状态借助颜色精准区分和汇总,突出督办过程管控重点。盯控主体借助系统,宏观掌握整体进展,有的放矢盯控难点,辅助精准决策和部署。二是运用颜色递变,实现督办事项落实过程的精准化控制。为有效解决督办事项落实过程模糊难控,将整个落实过程进行细化,分为签收、落实、销号、逾期四个步骤,每个步骤对应一个颜色格,落实部门每推进一步,颜色格向前递进一格,类似手机电量提醒,督办主体借助系统,实时精准反映督办事项落实步骤,“落”的阶段更加具体化,“督”的过程更加明晰化,实现整个过程精准控制,推动重点工作高效落实。三是通过颜色贯穿,实现督查督办大数据辅政追踪。督办主体根据阶段工作重点,定期归类关键词,悬挂盯控主体功能界面醒目位置,实时将事项对应归类,方便领导查询决策。督办任务每一大类、每一小项均始终贯穿颜色区分、归集查询,根据颜色引导进行横向、纵向追踪查询,直至督办事项立项、推进、延期、销号的各个环节。在系统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根据领导搜索高频词,自动生成高频词分类,相应搜索结果自动归集其中。
构建基于颜色管理的企业督查督办工作体系,优化了角色定位,实施分级负责、流程再造、分类管理,利用颜色管理挑重点、控过程、抓追踪,形成督查督办工作全闭环管理,督办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依托信息系统,围绕立项精准、进度可控、落实有效、评价客观,全方位丰富督查督办工作手段,督办质量明显提升。始终围绕中心工作,将推动决策落实作为督查督办工作的核心,各级干部抓工作落实方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企业管理品质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