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学翔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人事部,甘肃 兰州 730000)
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为加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指明了方向。党支部政治功能、组织力、战斗力,三者作为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统一于党支部建设实践之中。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党支部是政治组织,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政治功能是党支部的基本功能,是流淌在党支部中的红色血脉,灌溉着党支部的每个细胞,贯穿于党支部组织力提升、战斗力提高全过程,对党支部组织力战斗力具有统领性和规定性,决定着组织力和战斗力建设方向。党支部离开政治功能,组织力和战斗力就会丢魂失魄、迷失方向、行无依归。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就是要首先解决“我是谁”“姓什么”“为谁而战”的政治意识、政治责任、政治使命问题,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战斗旗帜,使每个党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一句话,这个堡垒必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堡垒,而不是其他什么政党的堡垒。通俗讲,党支部必须姓“马”、姓“共”。
党支部政治功能对组织力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党支部工作的性质、形式和方向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支部的核心职能,就是要聚焦党的政治领导,对基层治理各主体、同级各类组织、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具有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要突出政治训练,通过教育培训、政治生活、岗位实践等综合手段,着力培养信念坚定、本领高强、作风过硬、担当作为的党员队伍,及时把党员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完成中心工作的具体行动和工作成效。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要突出政治引领,走好群众路线,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相结合,用群众喜欢的形式、熟悉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和初心使命“飞入寻常百姓家”,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发乎于心地热爱党、听党话、跟党走。
党支部政治功能对战斗力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强化党员意识上。要教育每名党员时刻牢记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引导每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在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中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性观念、提高党性修养、锤炼纪律作风,自觉加强科学文化法律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为党工作和为民服务的本领,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顾名思义,党支部组织力就是组织党员、动员群众的能力。组织力是党支部政治功能的实践载体,是无形的政治功能转化为有形的战斗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增强战斗力的根本途径和价值追求。组织力,突出党支部的主体地位,侧重于党支部的组织行为,强调把个体战斗力通过有机组合,产生几何倍增和能量耦合效应,形成江河夺隘而出、雪山崩塌而下的雷霆万钧、摧枯拉朽之洪荒伟力。党支部缺乏组织力,政治功能就会虚无飘渺、魂无定所、效果不彰,党员群众也就人心涣散、四分五裂、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就是要从组织力的前提基础、组织力的关键力量、组织力的制度保障着手,着力解决“由谁组织”“组织谁”“如何组织”的问题,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像磁铁一样把党员群众牢牢地吸附在党支部这个红色星盘上,形成一呼百应、万众一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和磅礴力量。
提升党支部组织力,核心在于实现党支部政治功能。党支部设置要适应城市社区、农村自然村、企业车间班组、新业态领域楼宇商场、以及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生产生活工作方式新变化新情况新特点,做到哪里有党员和群众,哪里就有党支部和党的工作,让组织体系无时无处不在、经脉气血充盈畅通,让党员群众说话办事出门看得见、抬腿就能到。组织力量培养要抓住关键少数,着力选拔许党报国、勇挑重担、敢啃硬骨头、能接烫手山芋,有组织能力的党支部书记和支委成员,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和履职考核,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减少薄弱存量,扩大先进增量,把党支部班子和成员建设成想组织、能组织、善组织的一线指挥部和指战员。组织制度建设要能管人管事,“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制度,要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着力解决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的问题;学技练功、创岗建区、立项攻关、突击奉献、品牌创建等党内活动制度,要着力解决岗位能力不足、先锋意识不强、示范作用不突出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困难救助帮扶、民主议事决策等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要着力解决教育引导群众不够、联系群众不紧密、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让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最后一公里落实落地、在最后一棒开花结果。
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归根结底是为了增强党支部战斗力。要把握战斗力提升的规律特点,通过学习、组织生活等形式,经常性检视和查找组织认识、组织能力、组织实践等方面制约战斗力提升的因素,拓宽组织思路、改进组织方式、创新组织途径,提升组织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制定好战斗的目标任务,把党的政治使命和本单位本部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把长远目标和阶段任务结合起来,科学制定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作战任务书,细化作战方案,明确时间表,绘制施工图,挂图作战、期到必成。要确定战斗力标准,从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到每名党员都要建立起战斗力标准,党支部书记要党性强、业务精、作风实、威信高,党支部委员要政治素质好、岗位业绩好、团结协作好、表率作用好,党员要有信念、有纪律、有品行、有作为。
实战是最好的试金石,也是最好的磨刀石。战斗力即作战能力,其构成要素的核心是“人”。从党支部政治功能角度看,每名党员政治觉悟、政治立场、政治情感、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纪律、政治作风、政治品格等方面的气质特质,是党支部战斗力的魂魄;从党支部组织力角度看,战斗力是衡量和检验组织力的唯一根本标准,是组织力的目标所指和价值所在。战斗力缺乏政治功能的引领,将在方向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会在南辕北辙的错误道路上越跑越远;战斗力缺乏组织力的支撑,将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终属幻影难以成真。增强党支部战斗力,就是要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坚持培育结合,创新载体手段,着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民服务,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先锋队伍。
革命理想大如天。增强党支部战斗力,要从政治功能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用小米加步枪打赢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打退了美国侵略者,靠的就是解放人民、振兴民族、富强国家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当前,国际环境风云变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风险剧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强国的任务艰巨。这就要求各行各业各领域中的党员,都要通过党支部这个基础组织来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让红色基因在党的肌体每个细胞中充分涌流、奔腾不息。党支部要注重通过“三会一课”熔炉激发党员敢战意识,通过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激发敢战血性,通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激发党员敢战决心,让全体党员时刻牢记战斗任务、战斗纪律,保持战斗精神、战斗姿态,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任何条件下红色的基因不能改、红色的旗帜不能变、红色的阵地不能丢。
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能不能打胜仗,一靠精神,二靠组织。精神是动力、组织是基础,精神是铸魂、组织是塑形。增强党支部战斗力,要通过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把强大的组织力转化为坚强战斗力。要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集中办班、委外学习、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加大党员实战本领的培训提高,把广大党员培养成各行各业、各领域各系统、各专业各工种的技术强手、行业能手、作战高手。要通过先锋岗区创建、技术难题攻关、重点任务突击奉献等党内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在安全生产、经营创效、脱贫攻坚、抗震救灾、防洪抢险、抗击疫情等重大任务、重大事件、重大考验和关键时刻提升作战本领,锤炼敢战作风,检验能战成效。要坚持战斗力标准,加强过程培养,严格发展程序,及时将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吸纳到党的组织之中,为党的事业永续发展补充新鲜血液、蓄积崭新力量。